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新冠病毒检测的主力军,这绝不可以!

火烧 2022-05-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新冠病毒检测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部分机构被曝存在违规行为,引发对行业监管和所有制性质的关注。

  这个标题是我从《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今日头条上最新发布的文章《15分钟“采样圈”背后,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迎大爆发》一文中发现的一个重要结论。

  文章说:“东兴证券研究员胡博新认为,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新冠病毒检测的主力军。比如,在疫情期间,武汉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中,ICL检测量约为80%,公立医院检测量约为20%。”

  应该说这消息我看到后是颇为震惊的。

  当然这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是我听说进行检测的居然是私人所有的检测机构。

  《中国企业家》介绍什么是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又称独立医学实验室,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临床检验或病理诊断和服务,并能独立承担责任的医疗机构。”问题是这些所谓的独立医学实验室是公有的还是私人的?这是问题的所在。

  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网上开始陆续报道出这些检测机构开始玩猫腻了。

  文章介绍说:今年1月,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通报,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张某东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实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已被禹州市公安局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随后,金域医学回应称,正在调查具体情况。如今四个多月过去了,调查结果还未出炉。

  这个消息当时可是很热门!

  当然,网上公开的消息都远不止这一家。

  随着5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出,“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这也对各地的核酸检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包括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广州、深圳等地均已推出了常态化措施,持有2~7日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成为进出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必备“通行证”。《中国企业家》这篇文章介绍很是挣钱的。这当然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现在很多上市公司正是要进入这个行业了。

  据本文介绍,目前截至2020年3月,国内在业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共有1570家。但最近两年,新增了多少ICL,并没有公布新的统计数据。记者查阅企查查数据发现,目前国内的医学检验相关现存企业共3.8万家,主要分布在湖南、山东、广东、江苏等地。2020年新注册相关企业近3500家,2021年新注册相关企业近2500家。截止到5月12日,今年共新注册相关企业380余家,其中4月份新注册最多,共110余家。

  我想这些绝大部分都可能是私企性质的。

  这篇文章还介绍了一个重要的数据:尽管进行医学检验的企业数量众多,但据广发证券研报统计,目前ICL行业龙头企业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达安基因,这四家累计市场份额已占国内第三方医检市场的70%左右。可见,这么长时间河南金域还没有出结果,不是没有原因的。龙头的性质决定了整个行业的所有制性质,因此,这个行业目前无疑是掌握在私人手中的。

  这是个基本的判断。

  如果短期的问题,我觉得这还可以接受,但是长期化是不能忍受的。

  首先,无可否认,这种没有科技创新的,纯粹服务性的业务被私企拿下,就意味着无形中我们要用纳税人的钱培养一个已经十分肥硕巨大的私营阶层。进一步说,如果没有这个阶层从中拿走一部分剩余价值,我们为基层抗疫的拨款肯定要省去很多。

  《中国企业家》介绍:到了2021年,三家公司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金域医学营业收入为119.43亿元,同比增44.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89亿元,同比增长47.03%;迪安诊断营业收入130.83亿元,同比增长22.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44.83%;再次递交招股书的艾迪康,则在2019年~2021年分别实现收入17.29亿元、27.42亿元、33.80亿元,年内溢利(净利润)分别为7044.3万元、2.89亿元、3.23亿元。

  这些所谓的利润不过是完全可以去除掉的国家投入的成本——作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拿走了而已!

  我们看:2021年纯利润:金域医学21.89亿元。迪安诊断11.63亿元。艾迪康3.23亿元。三家合计是36.75亿元。也就是说这是完全可以省去的钱!而且这只是三家。全国大规模的投入,被资本家拿走不知道有多少!

  救命钱,这么花,简直就是浪费!是犯罪!

  既然是服务性的,业务稳定的,我们的公立医院、国有资本去哪里了?要知道这种行为一旦可以大规模化,就意味着国家通过体制可以运作管理了。而这过程中省去了一个被盘剥的阶层,自然是要剩下很多钱的。这既是经济帐,也是政治账。

  其次,我们要清楚的是,从技术角度看,抗疫的基础是检测核酸。如果这个层面总是出问题,我们的抗疫可就会没有头了。而资本控制的检测机构怎么能够不以追求无限的利润为导向呢?目前爆出的一些消息,其实都是这个利润导向的必然结果。因此,从尽快消灭疫情的根本目的看,私人资本的检测机构也不该成为主力军。否则和美国有什么区别?

  再次,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抗疫是人民战争。这是由当下的全球性的疫情本身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和群众的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当我们的抗疫的基础是被私人资本控制的时候,我们的抗疫就不再是人民战争,而是成了资本战争了。

  人民战争必然意味着广大参与者是无偿的付出劳动的,因此,人民战争一方面固然意味着广大群众参与到运动中来,但是,还同时意味着是被党有组织地参与到运动中来,不是乌合之众的结果。自然的结果是,人民战争的成本是非常低廉的,因为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参与的活动。比如我们看当年的林县的红旗渠工程,我们延庆地区的白河工程,都是发动了广大群众参加义务劳动的结果。因此,抗疫基础的核酸检测被私人资本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就改变了我们抗疫的性质,增加了抗疫的成本。成了资本在领导抗疫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高层必须警醒!

  抗疫的人民战争,是我们取得伟大抗疫胜利战争的根本。这么大规模的疫情——有人更爱从生物战争角度思考——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是完全不行的。可以说人民战争才是抗疫取得胜利的根本法宝。一切偏离这个思想的都应该被取消、被改正。可是,我们现在的尴尬就是私人资本控制着基层的核酸检测。最近北京有个几天就成立的公司就开始参与了核酸检测了,据网上介绍,就是最快也该20多天!

  资本掌握基层的核酸检测,第一切断了党和基层群众的联系,让抗疫的人民战争性质大打折扣,第二,一旦我们的钱不够了,财政没钱了,这个貌似庞大的检测队伍就会如鬼魂一样,看到太阳,听到鸡叫,就在造成的薄雾中消失了。而各地的财政是比较紧张的。这是我们知道的。我们这种大少爷模式抗疫还能持续多久?令人担心。第三,资本的参与,怎么能不打全国老百姓的救命钱——医保的钱的主义呢?我们这个保命的钱包怎么禁得起他们盘算呢?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第四,还要考虑某些境外的势力会起的坏作用。这我就不多说了。

  从长期看,而且必须从应对大规模的生物战争的考虑来看,让私人资本把控核酸检测的方法是绝不可取的。必须改正。

  我们要利用建设基层医院的机会,让这样的大规模的检测工作放在以医院为领导的公立体系中。私人的分额,我觉得不能超过百分之五。

  我的设想是这样的,最终的技术、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培训等工作都是以基层医院、社区医院、乡镇医院为核心来领导,而需要的服务的志愿人员则由基层的乡镇,社区的居委会的党委、党组织和基层政府机构来协助组织。这样可以形成一支长期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

  对目前的处于龙头的私人资本的检测机构,我建议直接接管公有化,立刻补充国家队伍。这是涉及到国家命脉的特殊行业,必须由国家来掌握。

  基层医院之上层层递进,最后总的抗疫的工作由国家卫健委来统一领导,形成一个严密的党领导的抗疫体系。

  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让抗疫体系和我们的党组织、政权紧密结合起来了。

  这是一支医疗队伍,但是也是一支抵御可能发生的大规模的生物战在的队伍。

  而这种防御生物战争的军事性质的组织则是私人资本的雇员所不具备的。一旦我们的疫情结束,他们就会被解雇,人员就会流散。根本起不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目的。而由社区居委会,基层的乡镇村组织起来的这些人都是本地人,是不会轻易流失的,是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投入战斗的。

  我想抗疫的长期化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我们以私人资本为核酸检测主力这个不可继续的模式。这个模式短期可以,长期是绝不可以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