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哈尔滨警方再回应男子烧伤身亡案,真相彻底反转

火烧 2022-05-16 00:00:00 网友时评 1030
哈尔滨警方公布曹某涛烧伤身亡案最终调查结果,确认其自行点火并洒汽油,否认涉黑及绳子绑手说法,强调执法局到场执法,案件真相逐步清晰。

  今天晚上10点整,哈尔滨警方就曹某涛烧伤身亡案发布最终调查结果。

  精简版如下:

  第一,烧伤事故有两人伤亡,死者是曹某涛,伤者是“大和子”老婆。

  第二,执法局确实到场执法了,起因是死者父亲占道经营,但死者及其父亲却怀疑是同行“大和子”举报。

  第三,大和子与网传的大河子不是一个人。

  第四,视频和支付记录显示,是曹某涛买的汽油和打火机。

  第五,是曹某涛点的火,也是曹某涛自己将汽油洒到身上。

  第六,是死者曹某涛的母亲教死者说的“临终遗言”。

  第七,没有所谓的绳子绑手,网传的“绳子”为烧焦的衣服残留物。

  第八,不存在所谓的涉黑情况。

  针对这则通报,我没有什么好补充的。

  因为,我先前强调过的诸多舆论关切都得到了有效解答。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起舆论事件,我将先前两篇文章的重点部分摘录出来,方便大家再思考面对此类舆情的正确应对方式。

  1、“哈尔滨洗车老板被烧死”,为什么上不了微博热搜?

  虽然调查需要时间,但舆论的枪声已经响起,躲也躲不过去,那么,最起码的技术性回应还是要有的。

  还是那句话,在舆论场上,表态往往意味着不包庇,不包庇就是在做切割。

  不是说不表态,负面舆论的热度就会迅速散去,官方来不及又或是不想表达的事情,总有人会代替官方做表达。

  总而言之,就这起事件而言,哈尔滨方面必须尽快回应,因为人已经死了,而涉及生死的舆论往往会发酵剧烈。

  须知,舆论的终结从来都不是舆论上的终结,而是在现实里有了解决。

  不回应,又或是堵嘴封口,从来都是最差劲的应对措施。

  面对滔天巨浪,不仅要回应,还要快速回应,回应得越快,翻盘的几率就越大。

  2、警方回应哈尔滨男子烧伤身亡案,距离真相仅一步之遥!

  综合各方发声,我们可以发现整件事情的核心落点,其实在于当事人到底有没有被绑住手腕。

  虽然警方的通报看似否认了这个说法,但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撑。

  此外,与官方紧密联系的执法队收走死者水泵,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巧合还是有关联?执法局究竟与大河子有没有关系?

  以上这些,都值得官方好好回应。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这件事情的影响过于恶劣,警方应该公开诸如监控视频、尸检报告等关键证据。

  虽然当事人的隐私需要保护,但我还是之前的观点:既然已经点名官方,要想彻底洗刷疑点,还是得公开证据,不然的话,对官方的指摘就不能停。

  总之,还是得确立个原则。

  如果不涉及舆论,相关证据不公开;倘若涉及,警方可视情况公开,当事人不得以侵犯隐私为借口投诉。

  归根结底,任何借助过舆论的当事人,都应默认让渡部分隐私权。

  绝对不能煽风点火完就完了。

  舆论怎么构建,就要怎么解构。

  无论是谁,在应对舆论的时候,都要遵从舆论的规则,而不能自以为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