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学家李稻葵为何在五道口经济论坛遇冷?
今天意外读到一微信:《由“清华五道口论坛”李稻葵发言事件想到的》。
"在今天的‘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的发言把经济发展和生命价值联系起来(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均寿命极大增长是因为经济增长了),从这个角度说明现在的防疫和经济发展要均衡。而且李是先特别肯定了抗疫的绝对正确,也引用了复旦学者‘完全躺平可能死亡150多万的论文’作为论据。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表达经济增长同样的重要性。这样的意见是理性客观的。李同时的一个观点也有道理:我们现在严格的封控实际上是在争取时间,有时间让高风险人群更多接种疫苗;也抢时间争取有更为特效的药物出来。赞同。"
在我听下来的理解中,李稻葵的重点其实应该是后面“要兼顾经济”,毕竟这是在一个经济学家论坛;但是为了意见更容易得到接受,所以需要前面加上很多本不属于经济学范畴的发言。
可是后面各种的解读开始五花八门。看到有大媒体只谈李前面肯定抗疫的内容,更有一些自媒体造出“集中赢”的字眼大肆嘲讽而获得10万+流量,因为李提到复工复产时提了一嘴可以让工人集中隔离住宿返工(实际上上海也是这么在操作的)。
会上还出现一个挺有意思的小插曲。大约也是不太认可李的发言,一位余姓经济学家发牢骚说:"我已经连续做了十几天核酸,现在有弹窗。我得出去和他们交涉了,很抱歉用这个当结束语"(大意)。李有点尴尬,说:这个具体我不好说。我只能说我们这种小小的不方便是为了更大的利益做贡献吧(大意)。
把以上情况说成了“事件”就有点夸大了,李稻葵遇冷倒是真的。
第一,他说假话。李稻葵的发言把经济发展和生命价值联系起来(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均寿命极大增长是因为经济增长了),从这个角度说明现在的防疫和经济发展要均衡。这个假话太大。没有数据证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寿命比新中国30年多少,但新中国30年人口增长一倍就是事实。从4亿到了8亿5。除了出生率、成活率增加,人的寿命增长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人口出现负增长也是事实,生育率似乎是成了一个严重问题。显然,李稻葵说假话。因此,余永定就直接给李稻葵塞蚂蚱,讲他对防疫不的满。核酸检测外包成了一些公司发财的机会,一个小区就有多家检测机构,做这么多检测,确实是有问题。
第二,李稻葵是搞金融的,还是人民银行货币委员会的委员,没有几个,地位很高。那么李稻葵为什么不讲金融呢?因为他没法讲了。他那一套就是照搬美国金融,已经被严重诟病,问题很多,以前的观点讲不出口,又不能否定自已,索性就不讲了。在这个论坛上,原重庆市市长黄帆奇就讲人民币不能再锚定美元,这是人民币近期大幅度震荡的原因。这实际上是对李稻葵这些人的理论的批判。
第三,清华大学误入岐途。五道口论坛清华大学的一个论坛,作为清华大学的教授,李稻葵算是东道主,不被 待见确实异乎寻常。清华大学是理工科大学,搞芯片、汽车、飞机等,却主搞金融,是不务正业,也是对中国制造业和中国经济的误导。清华五道口这个学院房的是金融学院,专业是金融、证券、投资、P2P等。记得去年马云就是在五道口经济论坛上发飚,“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今年的论坛,鲜有人讨论金融,讨论金融也多有批判。风向变了,受冷落的不只是李稻葵。
老徐(微信公众号:易经实修)对李稻葵这些人搞得美国金融很不感冒,持反对意见。道理很简单,中国经济要赶超美国,是不能学习美国跟在美国屁股后面跑的。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永远追 不上。中国必须走自已的道路。
老徐对李稻葵的直接批评是2018年美国对华贸易战时。李稻葵说,中国应对美国贸易战的困难,必须掀起改革开放的新浪潮。那么什么是改革开放呢?
针对中美贸易战,李稻葵说“美国的要求90%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
李稻葵的改革开放就是向美国投降,按美国人说的做。
中美贸易战以来,李稻葵就不活跃了,因为他那一套被 大家鄙视。这一次不被待见也是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