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723车难:不仅仅是悼念,不仅仅是真相

火烧 2011-08-0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723车难事件,探讨媒体封锁与真相揭露,反映社会冲突与阶级矛盾,强调新闻自由与公众表达的重要性。

723车难:不仅仅是悼念,不仅仅是真相

无论天多黑,黎明终会来临;无论多沉寂,呐喊终会迸发;越是冰冷的压抑,越是炽热的反抗

[email protected] 水寒 中国劳工论坛(chinaworker.info)

假如这个社会还有一个人身处苦难,那么苦难就是全社会的苦难;假如这个社会还有一丝希望,那么希望就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希望。

7 月27日起,当局收紧媒体就723温州车难事件进一步进行报道。据网络反映,中宣部至今据传已三度下达针对温州动车组追尾事故的报道禁令:“鉴于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事故相关报导要迅速降温,除正面报导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再做任何报导,不发任何评论。”

这进一步引起了广大媒体从业人员和网民的愤怒,自由派南方报业集团的一名资深编辑说,“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

数百家报纸被迫临时撤换稿件,但为了表示对当局新闻封锁和镇压的不满;不少报章罕见地以开天窗和头版全部为广告的方式表示抗议。在1949年前,国民党统治大陆训政时期,不少报章应为报道无法通过审查而采取这一手法;但是,自从1949年后在一党专制条件下,还没有如此大规模媒体集体开天窗等方式表达对新闻控制和封锁的抗议。有的媒体头版中部开天窗处特别注明,“说谎会长鼻子”。

事故发生所在省的浙江的《钱江晚报》7月27日头版头条留白,抗议临时撤稿全版广告。全国共有百多家都市类报纸或以开天窗,或以留白和加黑框的方式表示抗议,其中包括《华西报》、《上海青年报》、《东方早报》、《新京报》和《中国经营报》等。

而在网络上,网民更是纷纷制作各种题材的节目纪念723车难、悼念死难者和斥责无耻的专制官僚集团。其中包括网民自己制作的各种短片和歌曲。

中国劳工论坛(chinaworker.info)坚定地支持媒体和网民捍卫新闻自由和表达自由的权利,没有群众如排山倒海般的压力,那么当局的新闻控制和审查就不可能有丝毫松动。但是,无论多少布尔乔亚式感情的宣泄,中产阶层与小资产阶级的哀鸣与恐慌也已经无法挽回死者的生命;在中外垄断资产阶级的资本铁轮下,小资们发现自己原来和底层一样弱势而无所凭依。在社会冲突与阶级矛盾如此尖锐的今天,在全球化资本运作无孔不入的今天,中间阶层早就如马克思所言日薄西山,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政治力量正在衰亡;他们中少数也许可以跪着乞求做好大资产阶级的恭顺奴仆,而多数则必然在经济上日益成为无产者,而最终自愿或不自愿地加入到无产阶级的阵营中。

所以在小资们的一片哀鸣中,我们要坚决反对铁路产业作为全民所有公共交通的私有化企图;并明确指出在今日之中国,任何产业私有化的结果只会使工人和消费者成为双重受害者,而资本家与权贵独享其利,无论是矿难频频的血煤、震惊中外的毒奶粉案等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真正掌握社会生产的是工人阶级无产者,要真正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必须将生产计划置于工人工会和工人组织的民主控制下,废除一切官僚体制和控制,并由铁路工人、消费者和沿线社会代表组织委员会安排整体运营。也就是说,只有由工人阶级自己管理的铁路才可能真正满足绝大多数人民的安全需求和出行需求。而且,远非铁路运输如此,社会福利体系公共医疗和教育等皆是如此。

无论天多黑,黎明终会来临;无论多沉寂,呐喊终会迸发;越是冰冷的压抑,越是炽热的反抗;亿万双渴望的目光,如林般举起的拳头;那一天到来之时,社会的主人必将重新声张自己的权利,这不仅仅是权利,更是责任;这不仅仅是责任,更是希望。

假如还有希望,希望就在无产者那里。——乔治-奥威尔 《一九八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