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一个网友在文革时期所受的教育

火烧 2006-12-24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记录了文革期间小学阶段的生活与教育经历,包括停课期间的游戏、收集毛主席像章、背语录、看小说等,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时尚与日常。

我在文革期间受的教育

  本文只是介绍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文革期间受到的教育。不是说文革这件事对我的教育,而是文革期间我在中小学受到的教育。

  文革开始时,我已经上到小学四年级,那时候一般的小说都能看,算术能做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然后开始夺权斗争后,学校就停课了,停了一年多。当时我上的是南昌市育新小学。南昌是武斗的重灾区,有一段时间成天枪声不断。

  停课期间的生活,很象王朔写的小说“看上去很美”中描述的。许多小孩那时候都游手好闲,不用上课。那时候一是做各种游戏,如攻城,打梭子,女孩子跳猴皮筋,丢沙袋。还有一些收集活动,如收集和交换各种毛主席像章。此外,小孩子们还收集香烟盒的纸,女孩子则收集糖纸,集邮也有人搞。有一段时间做忠字牌。就是一个象扇子一样的东西,上面写一个忠字。有一段时间又兴挂忠心,就是一个塑料制的心形的东西挂在脖子上。还有就是军装及军帽成了热门货,当时的人们外出时都戴帽子。当然还兴跳忠字舞,唱歌颂毛主席的歌。还有到处去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演出,这些演出有的在礼堂,有的就在大街上演。总之,当时的各种时尚非常多。其实,人们一提到文革就好象大家都在那里斗来斗去。而照我看,斗来斗去的还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在那里搞着各种时尚活动,并不是一天到晚开批判会,批判会其实一个月都不一定轮上一次。此外就是背毛主席语录,背老三篇,这些在当时我都背得滚瓜烂熟。还有就是兴唱毛主席语录歌。

  还有时间,就看各种小说,当时许多小说都成了大毒草,但是大家还是借来借去的看,借书的时候就说:“借给我批判一下。”象许多苏联的小说,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国内的小说,如“镜花缘”,“老残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平原枪声”,“战斗的青春”,“苦菜花”,等等等等,非常多。当时大家都成了小说迷,只要见到小说就两眼放光。还有各种革命斗争回忆录,“星火燎原”我就看了许多集。还有各种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家庭日用大全等等。

  当时许多人都有玩一种乐器的时尚,如练小提琴,笛子,二胡,等等。还有时间可以去看各种大字报,还有各个造反组织印的红卫兵小报,看街上的宣传车边开边用扩音喇叭喊,一边撒传单。

  还有去挖野菜,并不是没有菜吃,其实当时南昌市的供应很好,菜和肉都买得到,挖的野菜叫齐菜,一说地菜,包饺子非常好吃。还有养鸡,当时城里家家户户也都养鸡,我们家里有六只鸡。通常是春天买一大批小鸡,或者自已家里母鸡孵出来,当长到半大不大时就有一大批鸡瘟死了,剩下的就有了免疫力,母鸡就可以用来生蛋,而公鸡不要那么多,就有的被阉了。家里还养了猫,养了八哥。八哥是到外面掏鸟窝捉回来的。

  后来复课了,但每个人只发一本毛主席语录作为课本,很快就毕业了,我被分到南昌二十一中学,但立即就有战争危险了,于是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迁厂迁校运动,我们中学也迁到了距南昌二十五里路以外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部梅岭。

  我的头一年初中也是没有任何教材,而且没有任何课程。先是请共大总部的人介绍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办史和艰苦奋斗史,怎样在一片荒山野岭中开辟出片片果园。当时我每个周末回家时都要经过满山遍野的果园。我们当时也就是学毛主席著作,开批判会,军训,还有许多时间就是搞演出,排节目,还有更多的时间就是上山劳动,主要是植树造林。

  在1968年我们全家搬到了山东德州市,我就转学到了德州一中上学。头半学期也是没有教材,也是有许多军训,排演节目,学习毛主席著作和两报一刊社论的时间。当时工宣队已经进驻学校,工宣队长是一个退伍军人。军宣队也进驻学校。当时也经常有劳动,如抗旱,就要全校学生背上背包走上几十里路到农村住上两个星期进行抗旱。麦子熟了和秋收,还有冬季的搞水利建设,我们都参加。后来教材下来了,总算有了一些数学,外语,化学物理方面的学习。但是课程名称,数学和英语还是不变,但另外两门课程就叫做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

  当时学校贯彻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毛主席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是要注重实践,他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吗?那就要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因此,搞工业的就要投身到工业实践中去,搞农业的就要投身到农业实践中去,如果要搞导弹,当然也是要亲手做一做。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而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当时学校是想方设法弄到实践的机会。比如说数学,我们一开始学的是度量,就是能够计算一些实际的问题中的面积和体积。比如在抗旱中,我们就测量大堤的高度,计算工程量,争取在这中间学到数学知识。到校办工厂了解机床的工作原理,尽量把数学知识用上,还有在军训时学习射击的原理。所谓的学化学也是研究怎么做出化肥。这么一联系实际就有一个结果,就是实际应用中题目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当然大家学起来就觉得很容易,一些几何难题我只是到文革结束后才发现,咦,原来世界上还有这等难题。而学得容易的结果就是自信心很高,联系实际的结果是对知识非常感兴趣。

  当时也有考试,但大家可以互相抄,这是毛主席说的,学生自己不会做可以抄别人,在做题时也可以相互商量。考试有分数,但不起作用,因为不存在留级问题,也没有升学问题,当时没有高考。当时的学生中也有好的和差的,如果学习成绩不好,也算一个方面差,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当时还是强调又红又专,只红不专不行,只专不红更是走白专道路,也不行。那么怎么对付后进学生?大家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开展谈心活动,由先进的同学去努力帮助后进的同学,大家一起前进。当然,一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想到什么爱情啊,流氓啊这样的事情上去,已经有一些小说就是这样编的,现在的作家们流氓成性,我也没有办法。但事实上当时大家很单纯,可以说连性知识都不大懂,同学之间完全是纯洁友谊。当然说到这里反共分子又会说文革怎么压抑人性啦啥的。但是我觉得那样一种纯洁的同学感情要比现在的一些中学生早早地谈恋爱上床要好得多。

  但总的来讲,学习课程的时间还是很少,当时每天也就上午三节课,第一节是天天读,就是学习毛主席著作,两报一刊社论,这是非常枯燥的事,但是大家都是在心里这么想,并不说出来。因此只有两节课学其它。但各种活动很多,活动一来,上课就必须让路,这叫政治挂帅。

  一个活动就是宣传毛泽东思想,也就是排各种节目上演,就在街头演。我们一个班就是一个宣传队。后来就是宣传六二六指示,有一段时间是针炙热,大家都热衷于你给我扎针我给你扎针。后来又是中草药热,于是几个同学就去野外挖各种中草药。当时游泳是少不了的,每年学校还要组织大巡游,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还有军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搞拼刺刀热,就是用木枪相互拼。全校还比赛。后来又兴拉练热,大家背起背包行军,一走就是七八十里路。还搞防原子,防化学演习。还有就是到校办工厂实习,我当时就会开刨床,但是车床我就不会,我也羡慕其它的学钳工的同学,因为当时说车钳冼,没法比的。

  我觉得我当时上的学校,各种活动非常多,让人感到不枯燥,不单调,非常有意思,喜欢上学,没有高考或者考试的压力,是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如果再过一遍童年和少年,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选择文革时期,真的非常有意思,并不是成天打打杀杀或者你斗我我斗你,而是有许多有意思的活动。我被耽误了吗?现在的工作能力比别人差了吗?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些年新毕业的许多大学生,让人的总的感觉就是越来越无能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