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养猴故事两则

火烧 2022-05-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讲述两个养猴故事,朝三暮四体现老头的狡猾,楚人养狙则揭示权术奴役与民智觉醒的重要性,强调统治者若不收敛压迫,终将失败。

  第一个故事叫做“朝三暮四”

  说得是先秦时期,宋国有个老头养了一群猴子,因为经济困难,家中粮食有限,需要限制猴子的口粮。老头先提出了一个方案,早上吃三颗果实晚上吃四颗,猴子们不满意,纷纷起来闹事。

  老头有点进退两难,蛋糕就这么大,他不想给猴子们分得太多,但是不满足猴子的需求,他们又要闹事,不利于和谐。

图片

  老头冥思苦想,计上心来,把“朝三暮四”改成了“朝四暮三”,这样一来,猴子们便开开心心地接受了。

  人们看完不免会心一笑,感慨猴子的愚蠢和老头的狡猾。

  另外一个养猴的故事叫“楚人养狙”,是刘伯温写的。

图片

  说是古时候楚国有个老头以养猴为生,名字叫狙公,“狙”是一种猴子的名字。

  他驱使猴子们进山采摘果实,并把收获的十分之一给他。如果猴子们偷懒,老头就狠狠地惩罚他们,鞭打他们、辱骂他们,甚至把它们关起来。猴子们都很害怕,不敢反抗。

  老头管理猴子的秘诀,除了棍棒政策,还有“愚猴政策”。

  老头特别注意宣传“人和猴子和谐相处”、“是老头养活了猴子而不是猴子养活了老头”、“猴子要懂得感恩”、“为了老头和猴子共同的幸福,猴子要努力奋斗”等等。

  但是有一天一个小猴子发出了疑问:山上的果子,是老头种的吗?

  众猴答:不是!是天生的。

  小猴又问:没有老头的同意,我们就不能采果子了吗?

  众猴答:不是!谁都可以去采摘。

  小猴又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听老头的指挥呢?

  话还没说完,众猴纷纷醒悟。他们乘老头睡着的时候,毁坏仓库,拿走粮食,逃回了森林再也没有回来,养猴的老头不久就被饿死了。

  刘伯温感慨道,“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没有法度的人,不就像养猴的老头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的确如此,猴子被奴役驱使,甚至还被朝三暮四的游戏嘲弄。但一旦他们觉醒,就将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愚弄驱使猴子的人,则落得个饿死的下场。

  刘伯温敢于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愚弄,但他终究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希望统治者有所收敛,不要压迫人民太甚,以防人民被迫起来革命。

  但可惜的是,楚人养狙的故事还是一再上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