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救灾物资为何迟迟发不到困难群众手中?

火烧 2022-04-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救灾物资滞留火车站八天未发放,焦裕禄亲自组织发放,体现干部责任与担当。聚焦救灾物资发放问题,突出焦裕禄精神,揭示干部作风与群众利益关系。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是于谦借煤炭抒发对那些为人民,为百姓,为天下苍生无私奉献的人的渴望,讴歌。而在毛主席的干部中,就有这样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好干部,毛主席的好干部—焦裕禄。

  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常年的灾害,已经使得兰考的干部何人民群众失去了信心,流传着“灾区栽干部”,整个县上的工作,几乎被发统销粮、贷款、救济棉衣和烧煤所淹没了。有人说县委机关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供给部。那时候,很多群众等待救济,一部分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变兰考面貌缺少信心,少数人甚至不愿意留在灾区工作。他们害怕困难,更害怕犯错……

  焦裕禄到了兰考晚上睡不着觉,在严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们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许多逃荒的灾民扶老携幼拥挤在候车室里。他们正等待着国家运送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从这里开过……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同志们,你们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焦裕禄捡起车站地上人们扔下的结冰的黑面窝窝头,拿着它回到县委办公室,说:“……救灾物资已经到了,在火车站堆放了八天,却没人组织人手去卸货。明天组织人手跟着我把物资发给群众......”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焦裕禄带着人手,去发放救灾物资,自己带着干部深入交通不便的群众家中,送钱、棉被。终于将救灾物资发到了人民群众手中。

  老百姓挨饿,国家下发的救济物资却堆在火车站,八天没人管。焦裕禄在上任的第一次会议上就发飙了,紧急布置了救济物资的下发工作。

  而这次会议,一直主抓救济物资的吴县长没参加。

  第二天晚上,焦裕禄登门拜访,便有了焦裕禄和吴县长的经典对话。

  焦裕禄进门后笑着解释说,刚开始不知道救灾物资是吴县长负责,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工作。

  吴县长表示焦裕禄让他很难堪,接着侧面回答了为何没及时处理物资:

  “这几天,我一直在忙着筹办一个重要的展览会,省里有关领导非常重视,办好了还要在这里召开经验交流会。”

  焦裕禄马上回应:

  “救灾工作刻不容缓,我们的工作不是做给上面看的,群众满意才是唯一的标准。”

  吴县长直接驳斥:

  “你这话我不能同意,应该说党满意,群众也满意才是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

  焦裕禄笑了笑,表示这两者是一回事,说了一堆“为人民服务”的大道理。

  吴县长辩不过,表示这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今晚说不清楚。

  吴县长说:“不管怎么说,不得不承认“群众有时候觉悟不高,目光短浅,只看得到一时间的衣食温饱,而看不到长远的今后和将来。”

  焦裕禄听到简直震惊,直接站了起来,大声说,“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得上什么今后和将来啊!”“看到那些挨饿受冻,背井离乡的老百姓,我不得不这么说。”

  吴县长语重心长地说:

  “你刚来,有些情况你还不懂。“灾区栽干部”。之前很多官员就是因为拎不清,“被暂时现象所迷惑,栽了大跟头”。

  他话里话外在警告焦裕禄,别因为这些小事,断送了政治前途。

  焦裕禄大声斥责:

  “暂时现象?再发生逃荒要饭,饿死人的现象,你我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吴县长急了,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台词:

  “哎呀,饿死几个人算得了什么,关键是我们个人不能在政治上犯错误。”

  这就是当时兰考的干部,这也是就是导致当时上面发放给兰考的救灾物资,在火车站堆放了八天,都没有发放到受灾群众手里。

  焦裕禄想:“群众在灾难中两眼望着县委,县委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

  焦裕禄说:“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着今晚的情景,这样我们就会带着阶级感情,去领导群众改变兰考的面貌。”

  教员说: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是最低级的趣味,这不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则是一种高级趣味,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如果大多数干部能够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那末这少数干部就会被孤立,就可以改变官僚主义的习气。

  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为何灾难和困难面前其他领导干部,担不起这副担子?为何焦裕禄就能担得起呢?因为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到兰考县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更是带着毛泽东思想来的,是带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修养和使命来的,更是带着为人民服务来的。

  正如焦裕禄所说:“我白天到群众中调查访问,回来读毛主席著作,晚上‘过电影’。”“过电影”,就是指联系实际来思考问题。他说:“无论学习或工作,不会‘过电影’那是不行的。”

  在多年的工作中,焦裕禄善于从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汲取营养,他完全领会和实践了毛泽东思想所倡导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是多么重要!他决定发动县委领导同志再到贫下中农中间去,集中群众的智慧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他自己更是经常住在老贫农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他带着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群众的无限信任,在广大贫下中农间询问着、倾听着、观察着。他听到许多贫下中农的要求和呼声,看到许多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他在群众中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总结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群众的智慧,使他受到极大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他战胜灾害的信心。

  在焦裕禄眼中,人民群众是智慧的化身,是尧舜;而在那些官僚主义者眼中,人民群众则是缺乏觉悟、目光短浅的扶不起的阿斗!

  他深刻实践了毛泽东思想,他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兰考人民再次团结起来,精神振奋,实现了毛主席说的精神原子弹—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

  而关键时刻,焦裕禄书记在自己的岗位上病逝,当地数十万人自发为焦裕禄送葬。人民说,焦书记是为兰考人民累死的。 为人民服务,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内心要坚定,其次敢于排除万难,敢于和不正确的力量作斗争,敢于同自我斗争,敢于同困难斗争,敢于同思想斗争......

  焦裕禄精神再次证明毛泽东思想战无不胜!按照毛泽东思想的引领,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一条经验,更是一条规律!

  他死后,人们在他病床的枕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