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不折腾”?
何谓“不折腾”?
近年来,“不折腾”这一词汇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对此原本并不陌生,但用作政治术语,总觉得含糊其辞,不知所指,让我一头雾水。互联网“百科名片”有解:用北方方言“不折腾”来表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决心。这样一来,我就有点开窍。但深究一下,还有几个具体问题仍然不太明白:
从词义来讲,折腾属动,不折腾属静。强调静排斥动,是违背唯物辩证法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从运动学得知,往往是动起来能保持平衡,静则容易倾倒。有成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树挪死,人挪活”等说法,更说明了动的必要性。这些暂且不论。
“闷头发财”算不算不折腾?若按原意,当然算不折腾;但似乎与坚持社会主义不太合辙。因为干社会主义是共同战天斗地,不是闷头发财。但怎么坚持社会主义呢?搞社会主义本是新生事物,往往和“革命”二字联系在一起,是和资本主义斗,那就颇有折腾的嫌疑。
美国总在我国周边胡折腾,我们若针锋相对,算折腾吗?莫名其妙地在天安门广场立个孔子像,招得舆论一片哗然,算折腾吗?把政治小丑袁腾飞弄到央视“百家讲坛”现眼,算折腾吗?茅于轼、辛子陵之流,大肆污蔑毛主席,掘共产党祖坟,算折腾吗?若对他们进行反击,算不算折腾呢?各种看法可能不太容易统一。
最重要的是,继续革命,抓阶级斗争算不算折腾呢?大概应该算。因为总是显得不太安分,不是折腾是什么?如此说来,就不能继续革命了,就不能抓阶级斗争了。但我们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即正在制造阶级;而只要有阶级存在就有阶级矛盾,必然有阶级斗争。如果说不搞阶级斗争,那就是让弱势群体永远处于被奴役的地位。有些人多占点便宜还在罢了,竟然把大量资产倒腾到国外;不肖子孙吃得滚瓜流油,连屎都不愿意拉在家里,比蛀虫还可恨。因此,所谓“不折腾”,片面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是对既得利益者有利的,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南辕北辙,也就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是颠覆了一个秩序,又在竭力维护尔虞我诈的秩序。这让我觉得无所适从!
据资料介绍,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了0.5,中国贫困人口数按照国际标准测算在世界上仍排名第二。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它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这又让我特别担心,该不该求变呢?
毛主席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但早就有人不想玩活了,要充分享受了,所以形成了严重的路线分歧。当有求于毛泽东思想的时候,就拿出来用一用;而在坐稳当时就弃若弊履,显得很不厚道,也让人无所适从。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宣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讲得非常明确,但近8年来在媒体上这个声音却越来越弱,现在几乎听不到了,这是为什么呢?不久前,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了毛主席语录,被一位网友嘲为“迂腐”,匪夷所思。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那时对立的两派有打语录仗一说,那是各取所需,滑稽可笑。我现在引用毛主席语录,有可能用得不太恰当,但认为不是迂腐。迂腐,乃不与时俱进,拘泥古老的一套,不切实际。可是,毛泽东思想真的过时了吗?现在举旗,是不合时宜还是不识时务、不知高低、不知深浅?
我总觉得折腾和不折腾,有时很难说清孰是孰非。谁都知道,若不“折腾”,就不会有新中国,也不会改变中国的面貌。其实改革开放也很有“折腾”的味道,因为“改革”和“开放”都有折腾的含义;若强调不折腾,岂不是有否定改革开放之嫌?
查“百科名片”,声称“发现”了一句不折腾名言:“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又查“百度百科”,系“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又说:“‘扰’字疑为‘忧’字之误。如果将‘扰’改为‘忧’,则其义甚为明了:天下原本太平无事,而庸人却平白无故的担忧,自寻烦恼。”可见,无论“扰”字是误还是不误,这个成语都和“不折腾”关系不大,根本算不上不折腾名言。看来,做文章的随意性真够大的,张嘴就说。
“百科名片”解释说:“折腾,一般表现有三个特征:一是瞎折腾。目标不明决心大,情况不明干劲大,那些劳民伤财的瞎决策,那些变来变去的‘宏伟计划’,就属于此类。二是穷折腾。看看世界上某些贫穷的国家,大都是因为政局不稳,政变频仍,战乱不休,结果是越折腾越穷,越穷越折腾,国家风雨飘摇,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三是乱折腾。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以折腾为能事,他们见不得老百姓过几天安稳日子,见不得风平浪静的好气象,总要千方百计地生出些事来。”其所指就比较明朗化了。在这里补充一点:灭资兴无是大折腾!
“百科名片”在述说“历史上的折腾”时说:“历史上中国人民可谓饱受折腾之苦。在旧时代,频繁的改朝换代是折腾,血腥的军阀混战是折腾,派系的争权夺势也是折腾,闹得民不聊生,国破家亡。新中国成立后,又不幸经历了‘大跃进’的折腾,‘文化大革命’的折腾,闹得民生凋敝,经济几乎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历史经验已然反复证明,大折腾大倒退,小折腾小倒退,折腾不停,国无宁日。今天折腾人,造成内耗;明天折腾事,如同自残;后天又折腾‘理’,争论‘姓社姓资’什么的。这样下去只能是搅得人心涣散,军无斗志,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不能全心全意促发展。在今天,不折腾,就是不要开历史倒车,不要对改革开放三心二意,不要动摇改革开放大局,不要引起大起大落,不要过热、过冷交加。”
让我感到撰稿之人真是了得!短短几行字竟然概括了中国近现代史,分明是把一部文明史说成了折腾史。但不知推翻清帝统治、打人民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赶走蒋介石、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艰苦奋斗、治理洪涝灾害、大兴水利、战天斗地、向科学进军、研制两弹一星等等壮举是属于瞎折腾还是乱折腾,也应该加以说明。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大跃进”的“折腾”,“文化大革命”的“折腾”,果真“闹得民生凋敝”吗?“经济几乎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吗?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冲毛泽东去的。不知为什么对毛泽东有那么大的仇恨。但有一个问题不可不察:一大群开国元勋是否都没干什么好事,他们一直伴随毛泽东瞎折腾吗?——中国老百姓同意这些看法么?世界上有良知的政治家、理论家同情这些看法么?这样说事,用来对付70后、80后、90后还凑合;但50岁以上的人除了傻子恐怕没几个人相信。
好家伙,大干社会主义原来是瞎折腾、穷折腾、乱折腾!我等草民前半生活得有无价值便应重新审视。可是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其实还有折腾。比如,国有企业基本折腾光了;折腾得几千万产业工人失去了工作;三大福利也都折腾没了,人们虽然有饱饭吃,心里却总不踏实;折腾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到处谋生;折腾得民主二字都互换了位置,成为“主民”,不让问贵姓,就是明里姓社,暗里姓资。让人不知该如何作为;捞钱,闷头发财成了第一选择。
可以说,从上到下“不作为”是当前的一大顽疾,有人认为“不作为”是最严重的腐败现象;“不作为”和“不折腾”仿佛是孪生弟兄。如果这个判断并不荒谬,那就太可怕了,该怎么办呢?
(余罘 2011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