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身先士卒谈何易!——有感于伪矿长带班下井奇闻

火烧 2010-10-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32
文章批评广西河池矿场伪矿长带班下井,借‘找人替死’逃避责任,反思领导干部应身先士卒,强调安全监管与传统精神的重要性。

身先士卒谈何易!  

——有感于伪矿长带班下井奇闻  

马望野  

============================  

近几个月来,或者说,近几年来,我国矿难频仍,许多矿工兄弟因之丧失了宝贵生命,让我们无比悲痛。虽然安监部门一直在极力设法补救防止,但是事出有因,源头的病灶复杂严重,并非一个业务部门所能独力化解排除。何况,安监部门的指令,也不能不遭到阳奉阴违,收获了“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猫腻呐!最搞笑的就是广西河池冒出来的“找人替死”的馊点子。这里,咱们就把它掰揉碎看看到底是啥玩意儿吧!  

事情说来也很简单,国家安监部门新近有了规定,各矿必须派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可是地处广西河池的该矿,却另外任命了7名矿长助理,让他们代矿长带班下井。那借口无非是本尊工作太多太忙,其用意无非是让别人去冒矿难的风险罢了*。所以,老百姓很不客气地称之为:找人替死!这种行径,当然是很恶劣,很卑鄙的。前几天,已经被国家安监部门明令加以纠正**。  

安监部门原来的用意也是煞费苦心,说白了,不过是想恢复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采用亲自带头的老办法,让主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掌握实情,解决问题,保证安全罢了。不料,而今已非昔日:办法虽好,却不被接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懂得“身教重于言教”***:首脑说十遍不如给下属做一遍。所以,一直提倡“身先士卒”****。这个优良传统,在我党我军的继承和发扬,淋漓尽致,功勋卓著。因为毛泽东主席也曾经一再用这种精神教育我们的党员和干部。抗日战争刚刚结束、解放战争尚未开始之时,在他亲身深入虎穴,到重庆和蒋介石谈判之后回到延安,就对大家说过:“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那些地方的工作是很艰苦的。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态度。有的同志不是这样,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这种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我们都要学习。”(《关于重倾谈判》1945年10月17日,见《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61-1162页)而这种共产主义精神,就一向在我党我军发扬光大,遍地开花。记得,十七岁参军之后,我所听到的来自连长、指导员嘴里的“跟我上”的声音,真是数不胜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的故事,也是传不胜传。每次战斗结束之后,部队政治机关接到各单位的请功报告里,几乎很少不写到这种情节的。后来,在研究前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现在我已记不得,是在爱伦堡,或西蒙诺夫,还是波列伏依的战地报道中,曾读过一个生动感人的例子。说的是:有一个少尉还是中尉,每次投入战斗之前,必定把自己的军帽转半圈,让帽徽朝后。有人问他,是不是防备德国鬼子的狙击手?他说,这是为了让战士们马快认出自己来。在冲锋的时候向前看,见到了帽徽就知道他在最前面;在退却的时候往后看,看见帽徽就知道他在最后面。可惜,我现在忘记了这位红军军官的姓名,但是他的英雄气概却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了。当然,那印记是和我们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后来的解放军、志愿军的“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的“身先士卒”的形象,是和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甘苦与共、生死相依”的“血浓于水”的心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在我看来,那“找人替死”的行径,是应该大曝其光、大出其丑的!因为它不仅有悖革命精神,而且有悖为人道德。当然,与此同时,也应该查一查这种恶劣言行及其当事者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甚至历史根源,以便后人作为鉴戒,下不为例。不过,这已经不是我,不是安监部门的力量和职责所能彻底完成的了。所以,对此很不甘心的在下,只好留下几句顺口溜,聊以结束这一篇短文。  

——马氏子曰:  

身先士卒谈何易,  

吓坏苍蝇未足奇。  

我有对策应政策,  

欺上瞒下添副职。  

   

无非借光小金库,  

遇上矿难请替死。  

吃喝玩乐在井上,  

长命百岁是老子。  

   

呜呼哀哉好传统,  

从此世间无勇士。  

贪生怕死哪里来?  

以权谋私本性资!  

(2010/10/02)  

   

[注]*  9月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广西河池朝阳煤矿突击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而包括矿长、副矿长在内的5名主要领导却稳坐在办公室里。突击提拔是为应付国务院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的23号文件。  

(《北京晚报》2010年9月23日张 丽:《关于领导下井的脑筋急转弯》)  

[注]** 新华社电(记者 熊红明)广西河池朝阳煤矿提拔7名“矿长助理”带班下井被媒体曝光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派出调研督导组对广西矿山企业矿领导带班下井情况进行调研督察。今年9月5日,广西河池一煤矿7名中层干部担任“矿长助理”一职,与矿上其他领导轮换带班下井,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为此,国务院安委办特别派出调研督导组对广西矿山企业矿领导带班下井情况进行调研督察,结果发现位于广西横县的和昌(广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将11名采矿车间值班人任命为“值班矿长”,并承担带班下井任务,且这11名“值班矿长”均无安全资格证书。为此,广西横县安监局已经责令和昌(广西)化工有限公司撤销关于“值班矿长”的任命通知。此外,从10月1日起,安监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将连续7天对辖区内的矿山企业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情况进行检查、督察。  

(《北京青年报 》2010/10/02  新华社记者熊红明:《广西国庆七天 督察矿长下井实情  

》)  

[注]*** [身教重于言教] 以身作则比口头上的教育更为重要。  

[注]**** [身先士卒] 身,亲自。先,走在前面。作战时将帅亲自冲锋,带头走在士兵前面。南朝·梁·沈约《宋书·檀道济传》:“率励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魏书·宇文福传》:“福拘鞍示众,身先士卒。”《北齐书·斛律金传》:“光擐甲执锐,身先士卒。”《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卒,早定关中。”亦作“身先士众”、“躬先士卒”。  

(以上两则均见《中华成语辞海·修订版》刘万国  侯文富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