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其实大家也都懂

火烧 2022-04-1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动态清零政策争议,结合上海低重症率数据,探讨医疗资源分配与疫情防控策略,同时指出舆论博弈及信息误读现象。

  很多事情,我也懂,只是我没办法写,这个你们也懂。

  对经济大动脉这次很多魔幻操作,一些“业内人士”都表示看不明白,我自然也只能看不懂。

  说实话,我也不敢懂。

  关于“动态清零”的舆论争吵,还在持续。

  最近上海公布了重症人数,只有9例。

  在上海累计感染人数有30万人的情况下,只有9例重症,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奇迹。

  很多人基于这个数据,就在那边说奥密克戎比流感都不如。

  先不说这个数据。不过,我还是之前那句话。

  上海的低重症率,正是建立在严防严控的基础上,对无症状感染者隔离防护,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的时候,也会做全程管理和一些最基本的中药治疗防护,并且有医护人员观察,一旦出现症状就会及时收治。

  也就是,这是建立在动态清零的基础上,才取得的成果,结果被人拿来攻击动态清零,就显得很离谱。

  而且最关键是,上海目前是得到了全国医疗集中支援,上海本身医疗资源就好,在全国医疗集中支援的情况下,低重症率也是可以理解。

  毕竟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只要能饱和式治疗,死亡率确实很低。

  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全国其他城市、城镇、农村,远没有上海医疗资源丰富。

  并且,一旦疫情在全国大规模扩散,到时候其他城市、城镇、农村,靠谁来支援?

  除非全世界的疫情死亡率数据都在造假,除非奥密克戎特别优待上海。

  否则,上海的数据是很难复制到全国其他地方。

  这个我觉得应该很好理解。

  (1)舆论博弈

  关于坚持动态清零这件事情,其实最近官媒已经开始发力了。

  比如说4月9日这个新华微评,说得相当直白了,直接说“奥密克戎绝非大号流感”,并说“一段时间以来,“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论调不无市场,使一些人麻痹了思想,给疫情防控带来干扰。”

  还有最近新闻联播,也是连着说要坚持“动态清零”。

  但是呢,舆论上并没有因为官媒的发力,就不争吵动态清零,反而有愈演愈烈。

  还有就是一些,明显被刻意操弄的舆论战痕迹。

  比如说,前天围绕着世卫组织一份报告,就出现很魔幻的一幕。

  有官媒引用了世卫组织的这份报告称“尽管奥密克戎导致的疾病严重性有所降低,但其导致确诊病例大幅增加,出现了大量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例,给卫生系统带来更大压力。在一些国家,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人数与之前的峰值相似,甚至更高。”

  但是呢,不知道为什么,出现大范围在评论里刷屏回复引用这份报告里的另外一段话,意思是说“新增病例数持续3周下降,与一周前相比下降24%”。

  然后就出现一堆人,莫名其妙嘲讽官媒是在“乱翻译+断章取义”。

  但实际真相是世卫组织的报告原文里,确实有官媒引用的那段话,并且官媒的翻译是没有问题的。

  但指责官媒乱翻译的人,所引用的那段数据,同样也是来自于世卫组织报告里。

  实际上世卫组织那份报告的意思是,在“新增病例数持续第三周持续下降,与一周前相比下降24%”的情况下。

  世卫组织仍然在报告里得出“在一些国家,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人数与之前的峰值相似,甚至更高。”这个结论。

  所以,最早拿世卫组织报告里另外一段话,来指责官媒乱翻译的人,大概率是别有用心的。

  这就好比,一份报告里有A和B两部分内容,官媒翻译了A内容,然后有人拿着B内容去指责官媒乱翻译,这不是很离谱吗?

  然后很多人只看一些带节奏人说官媒乱翻译,就不加思考的跟风去骂。

  以至于到后面,我估计大多数指责官媒乱翻译的人,基本是没看过世卫组织那份报告全文的。

  否则看过世卫组织报告全文的人,应该不至于会得出官媒乱翻译的结论。

  这也说明,网络上很多人,缺乏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求证精神。

  很容易,听风就是雨。

  偏偏,他们就是不喜欢听官媒的话,就喜欢听带歪节奏人的话。

  这个当然也有我们媒体在舆论战里不给力,存在很僵化的一些老问题。

  但网友们容易被带节奏,缺乏求证精神,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很大的问题。

  最近网络舆论很复杂,很乱,很多乱带节奏的现象,很多故意唱反调,故意不想我们在动态清零这件事情上,统一思想,团结一致。

  他们就是想我们陷入无止境的内耗里。

  这次经济大动脉之所以疫情会失控到如此地步,根本原因就是思想不统一,存在左右摇摆的问题,甚至存在“向左打灯,实际向右转”的可能性。

  他们想让经济大动脉的问题,复制到其他城市,“使一些人麻痹了思想,给疫情防控带来干扰。”

  (2)讲科学

  再比如,经济大动脉的一些专家,对于宣传奥密克戎流感论很热衷,也很热衷辟谣奥密克戎后遗症。

  但我看专家的辟谣,也并没有列出什么数据。

  比如他敢说说,欧美国家感染奥密克戎后的一些后遗症研究数据吗?

  他什么数据都没说,就直接一句话“只要患者免疫功能正常,或者肺部没有非常严重的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后遗症很小。”

  这样没有数据的辟谣,这究竟是在造谣,还是在辟谣?

  反倒是我看其他一些网友,在分析奥密克戎后遗症的时候,会引用国外一些详细的研究,去论证。

  我们国内的专家,基本没看到有人对新冠病毒后遗症进行研究,这可能跟我们国内之前病例并不多有关。

  但国外对于新冠病毒后遗症的专业研究那么多,为什么国内的专家在“辟谣”的时候,不能先看看别人的研究?

  比如,英国国家统计署每个月都要搞一次确诊病例持续症状抽样调查,样本量大概三十来万人左右。

  这个拍老师也引用过,我这里也贴一下。

  这个是“英国新冠病毒感染后持续症状的流行率数据集”

  按照英国的这个统计数据,目前全英国有“新冠后遗症”的人数高达172.4万人,占总人口的2.7%。

  其中42.2万人是最近这3个月内出现新冠后遗症,也就是感染奥密克戎出现后遗症。

  总人口2.7%的人出现新冠后遗症,专家管这个叫做“后遗症很小”?

  而且英国还专门细分了一个子类是“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新冠后遗症人数是32.2万人。

  这个数量其实并不低。

  最关键是,这个会影响儿童,而不是只影响老人。

  还是英国国家统计署的数据,截止2021年12月底,英国已经积累1.1%的小学学龄儿童,出现“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新冠后遗症。

  这是什么概念,大家清楚吗?

  新冠病毒才出来两年,关于新冠病毒的后遗症研究,还处于持续阶段。

  对于新冠病毒后遗症的发生机制,目前也处于还没有搞清楚的状况。

  由于这类对后遗症的研究,通常都是要好几年的周期,去追踪海量病例在随后几年时间里的一个后遗症情况。

  所以,任何一个稍微有基本科学精神的专家学者,至少现阶段不应该贸然下定论“新冠病毒后遗症很小”。

  作为专家,你要下这样的结论,你至少要先有系统研究吧,我也没看到这些专家有写过相关的论文,也没见他们有相关的研究项目。

  躺平的英国,倒是有很多专家在研究新冠病毒后遗症。

  而坚持动态清零的我们,反倒没有专家去研究新冠病毒后遗症。

  这不得不说,也挺魔幻的。

  国内一些专家,不去真正研究新冠病毒的后遗症问题,就想当然的去做这类辟谣,这本身就很不讲科学,这类专家讲这样的话,不是基于科学,而是基于他们的位置在哪里。

  (3)守护我们的根

  其实我最近在看到英国那个儿童新冠病毒后遗症的数据时,我心里是只有一个想法,我一定要保护好小白。

  最近小白也从老家出来了,昨天文章发得早,就是抽时间陪他出去玩。

  小白现在很爱说话,也很爱笑,也很爱玩,他才两周岁,他还不能打疫苗,我能让他去承担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吗?

  这不仅仅只是小白,而是我们有大量婴幼儿,他们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我们一定要守护他们的笑容。

  说实话,最近看到各种蛀虫这样乱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控制住疫情,确实很难,压力也很大。

  说白了,现在还觉得美国人搞事情是阴谋论的人,真的是温室里的花朵,太天真了。

  我在2020年就提出过一个观点,哪怕美国之前没有把这个当做武器的想法。

  但在疫情大流行后,美国人不会放过这样一个低成本搞乱我们的机会。

  而对我们来说,确实面对美国这种险恶做法,我们是防不胜防。

  而且敌人付出的成本很低,但一旦搞乱我们,对我们造成的损失却是如此巨大。

  只有千里做贼,没有千里防贼的道理。

  这些道理,其实大家也都懂。

  我们也确实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但我们就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努力,就直接举起双手躺平吗?

  我最近一直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也许这就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长征。

  我今天因为有事情,下午去了趟厦门,下了高速,所有车辆都要被拦下了做核酸。

  虽然排队半个多小时,也多了很多麻烦,但大家都没有怨言,现场秩序井然。

  这一波疫情,我们全国有太多太多人,都在付出巨大的艰辛努力,奋战在一线,抗疫。

  而后方,却总有一堆人,整天在那边鼓吹躺平,这实际上就是在否定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意义。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但一群躺平的人在后面胍噪的整天跟你说你的付出是没有意义的,这不是在动摇军心是什么。

  在新冠病毒还有很多科学研究没有解释清楚的情况下,包括新冠病毒的后遗症问题,还有病毒仍在持续变异的风险。

  我们在还有得选择的情况下,不可能什么都不努力,就直接躺平了。

  尽人事,听天命。

  哪怕我们最后经过不懈努力,但因为美国这种低成本搞事情的存在,导致我们确实防不住疫情。

  那实在防不住是另外一说。

  但我们至少也要先努力了再说,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父母和小孩。

  我们的父母他们这一代人,受过太多的苦。他们为了祖国发展,付出太多太多了。

  现在好不容易到了他们享福的年龄。

  我们不可能跟西方国家那样去放弃老人。

  我们的小孩是祖国的未来,像小白这样不到两周岁的,还不能打疫苗,你让我们祖国的未来怎么办?

  保护我们的父母和小孩,就是在保护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这是在保护的我们根。

  所以,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努力,也要坚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