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谁在分食外汇储备大饼

火烧 2009-08-28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讨论外汇储备不应被众人瓜分,强调其为纳税人血汗钱,指出专家言论脱离实际,呼吁关注美元资产安全与改革活力。

大饼也称为玉米面饼,属五谷杂粮之类,它的营养丰富、口感香甜的性能被人们广为接纳。大饼这样贴锅类的好食品我倍受青睐,甚至达到执迷程度。

7月27日环球时报第15版刊登的梅新育的《外汇储备不是众人分食的大饼》是一篇难得的文章,如同大饼一样金灿灿吊人口味,吃得消或吃不消那得看谁有个好胃肠。

关于购买美国国债的议论从没有消停过,这是一个关乎国富民强的大问题。

谁在分食大饼 - 秦青 - 秦青

国以民为本,国家富强的动力全靠民间迸发的活力来造就。改革就是释放民间的活力,而民间的活力的方向就是改革成败唯一的尺标,透彻的说“实现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是衡量改革过程中成与败的坐标。

用外汇储备来购买美国国债的拍板定夺当属纳税人,这是因为这笔钱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他们有支配权。

我时常在想:那些被媒体忽悠的所谓专家、学者坐而论道似的不切合实际夸夸其谈,时下已经到了令人气愤的程度。这些“精英、高参”整天泡在象牙塔里,不见世面、脱离实际做学问,脑子里堆砌之乎者也,其研究结果如同空中阁楼经不起拍打。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凭空捏造想当然,刻意杜撰所以然,就像老太太裹臭布袋脚又臭又长。这样一群书呆子似的理论之理论、这样的研究方向毕竟走入死胡同,别说有什么活力,更谈不上理论的实际意义,虚夸之风盛行学术界,学术造假不仅是品德问题,而且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谓的学者远离实际生活,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心态麻木达到痛打的程度。

梅氏想要重点阐述的是“我们不能将外汇储备视为可以众人争食的大饼,中国社会一度热议的所谓‘全民瓜分外汇储备’之说,不过是处于某种意识形态动机却完全没有经济基本常识的倡议,这种说法居然能够堂而皇之提出走红,已经给中国经济学界留下了无法抹杀的耻辱,笔者个人衷心希望舆论界不要继续谈论这种说法,好给中国经济学界留点脸面”。好个脸面!常言道“死要面子活受罪”正好为这句话注释了全意。我感觉梅氏的话有些绝对不留余地,疑似居高临下、唯我独尊,别人皆醉他清醒的味道,更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救世者。有时我还在想:有人能够站出来替百姓说话、为百姓某幸福所遭受的阻力不可小视,因为这股势力阻碍了社会文明发展进程。

记得温家宝在今年初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曾经说过“用外汇储备来买美国的国债,这笔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们要十分珍惜,确保中国美元资产的安全”。7月27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哈在美国举行,中国方面谈论最多的也是最担心的是中国购买美国801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的安全。《环球时报》对25名中国专家就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组织了投票,其中涉及“中国美元资产的安全”问题有,有15人回答担心美元不安全,经理人文摘显示:中国大多数专家反对购买美国国债 http://digest.icxo.com/htmlnews/2008/10/13/1320884_0.htm极具说服力。

有一个比较道理:我们拿那么多的钱买美国的国债,稍微处于良心的问责,来反思一下美国一贯称霸世界,当世界领跑者的实际,他们可以用这些钱造大炮,造比较大的导弹来恐吓抑或是威胁全球其他国家的安全,对此一点的深思,我们实在是在帮倒忙,严重的说我们充当了刽子手帮凶,请问:世界的不和谐因素有我们的一半无可非议。

 我不敢相信美国的民众会同意国会出台购买中国的国债举措,如果是就不合这个国家的风格。美国之所以强大,这是因为美国是一个相当清醒的国家,他可以拿祸害驾驭他人的头上,用圆滑弊害来就轻的罪责,全力来争得自己的私立。

 美国的国会议员和老百姓都对于爱国是比较清醒,从来不胡来。

 美国人的观念是拿别人的钱某自己的幸福才是硬道理。

 我们不能拿百姓的钱来损害国家的利益。实际上国家的利益就是百姓的利益。老百姓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不可置疑。

 中国要强大不要靠张扬和虚妄,而是脚踏实地做自己的事情。

 用自己的劳动果实拿去填饱别人的肚子,不顾自己家还有人在那里过着食不果腹日子,不是缺少良知就是缺少民族自尊感。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前提是生存,没有生存就没有发展。现在有很多企业下岗人员过着饥寒贫困的生活,我们不能等闲视之、麻木不仁。帮贫解困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意识形态与经济基本常识在概念上具有同一性,他们之间是相互包容并不会发生冲突,说得清楚透切就是意识形态和经济常识都是人的主观对客观实际的反应,如同左手和右手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包容并不会发生冲突,说得清楚透切就是意识形态和经济常识都是人的主观对客观实际的反应,如同左手和右手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分他们工不同而已,这一点梅氏不能不明白。

让百姓持有外汇是可行的,这一点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不少国家做的非常的好,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给国内百姓购买外汇的机会,总比购买美元资产要安全的多了。百姓富强了,国家才能强大,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丝毫不能有所偏差。

附文:

环球时报:外汇储备不是众人分食的大饼

2009年07月29日 环球时报


  “外汇储备怎么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成为近两年国内舆论界最热衷的焦点话题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基本概念尚未弄明白就急急忙忙卷入了这场热火朝天的讨论,这就不能不使得许多说法令人啼笑皆非。

  这两年国内讨论的所谓外汇储备话题,实际上是讨论对外资产问题。一个国家的对外资产划分为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包括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资产)、储备资产四大类,其中前三类属企业和居民个人所有,系民间资产,储备资产则是政府持有的官方对外资产,储备资产进一步划分为四类: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储备头寸、外汇储备。因此,官方储备仅仅是一国对外资产中的一部分,外汇储备又仅仅是官方储备中的一部分。讨论外汇储备怎么用,仅仅涉及一个国家怎样调整它的外汇储备中各个币种、各类证券的比例构成;讨论官方储备如何调整,还涉及在黄金、特别提款权、在 IMF中的储备头寸、外汇储备四种储备资产之间如何调整安排;讨论对外资产结构,才涉及民间资产和官方储备之间的比例结构等问题,而这两年我们社会热议的所谓“外汇储备管理”实际上指的是最后一个问题,基本概念不清、不同口径数据搅成一锅粥的所谓“辩论”,注定只能沦为毫无意义的口水战,不可能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不仅如此,一国外汇储备并不是单纯的财富,同时也一一对应着中央银行的负债。因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较为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发放货币的主渠道是外汇占款,外管局管理的每一美元外汇储备,都对应着社会上相应数量的人民币;储备减少,通过这条渠道投放的人民币相应减少。所以,我们不能将外汇储备视为可以众人争食的大饼,中国社会一度热议的所谓“全民瓜分外汇储备”之说,不过是出于某种意识形态动机却完全没有经济基本常识的倡议,这种说法居然能够堂而皇之提出并走红,已经给中国经济学界留下了无法抹杀的耻辱记录,笔者个人衷心希望舆论界不要继续谈论这种说法,好给中国经济学界留点脸面。

  明确了上述基本概念,我们才能开始讨论对外资产结构优化问题。过高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已经是有目共睹,优化对外资产结构的方向是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等民间资产的比重,这也已经成为共识。这也正是中国大规模的对外采购和海外直接投资掀起热潮的原因。既然如此,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已经不是应该实施这种转变,而是如何才能平稳完成这种转变,保证副作用最小化。(作者是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