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推荐《江村经济》—一部雅俗共赏的学术名著

火烧 2007-01-06 00:00:00 读书交流 1036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教授的经典著作,兼具学术价值与可读性,适合各领域读者。本书深入探讨中国农民生活与社会变迁,提供现实问题的深刻见解,是学习社会学与写作的优秀范例。

推荐《江村经济》—一部雅俗共赏的学术名著

苏 昆

费孝通教授所著的《江村经济》( 英文书名:Peasant Life in China--《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年在英国出版,之后的几十年间多次再版重印,成为中国社会学者和国外对中国感兴趣的社会学者的必读书。 此书是费孝通的博士论文, 由其导师英国杰出人类学者布·马林诺斯基推荐出版,并亲自作序。序言中高度评价此书:“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此书1985年由戴可景译为中文出版。 译文的水准极高。我也在新泽西的一所普通的大学图书馆中看到过英文原著。实际上,至今英文和中文版都可以买得到。

《江村经济》是一本人类社会学专著,不过非专业的普通读者也可以轻松阅读并理解。书中生动地以科学和真实的手法描述了江南水乡农民的日常生活,社区关系,农业生产,工业与贸易和经济生活。它也完全够资格成为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学习写作和逻辑的范例。

最让我钦佩和惊奇的是一本“旧书”在今天读起来也丝毫没有落后和过时的感觉,反而解答了我以前很多不懂的问题,以及某些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民问题。作者论述了农业劳动力过剩后,应当如何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劳动力等问题。也解释了一些习惯和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变化。提出了新的法律体系不为乡村接受的原因。总结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经验和教训。甚至讨论了国际贸易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其中很多的结论经历史证明是正确的,不少建议简直就可以直接用于解决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

“作者的一切观察所具有的特征是,态度尊严、超脱、没有偏见”这种写作态度比一些耸人听闻的文风和义愤填膺的语气更易于向读者阐述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可以让外国人和出生在海外的中国人了解中国,也帮助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实际状态。

阅读《江村经济》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很多社会学的分析方法。有人可能会问:社会学有什么用?我不具备详细准确解答这个问题的专业知识。不过我倒是可以举几个以“功利”的例子:比如企业利用人类需求的社会学理论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书中用“三栏法”分析了农村手工业改革的可行性和困难,如果你在工作中面临一些组织和技术上的调整,这种分析方法是可以借鉴的。另外,书中用很多的篇幅介绍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一些习以为常的人际关系是有其成因的。北美华人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不同于中国和美国的通常情况,读了费教授的书之后,你对这种变化的家庭和社区关系是不是有新的认识。

书中反复强调社会变迁中的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并且建议应该减少社会变迁的破坏因素。据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社会变迁”课程近年都是以中国的变革为主要案例,并与苏东欧改革相比较。客观地说,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功中不是完全没有偶然因素。费孝通的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国外的经济和社会学规律可能不适用于中国。

费孝通是一位受中国文化影响极深的学者,同时他又受过西方良好教育训练。可是他的身上并不表现出强烈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江村经济》是他以西方的研究方法,分析他所熟悉的中国的成果。时刻都受时代变迁和不同文化影响的海外华人可能从此书中的到额外的收获。

我也愿意推荐《江村经济》给那些在美国读高中和大学本科的ABC,读中文版或英文版都可以。因为这本书比大多数介绍中国历史和现状的书更“鲜活”和真实,从“功利”的角度讲,它也更有实际和现时的作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