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特色”的“主义”

火烧 2022-04-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探讨当前农村经济现状,指出农民失去土地使用权,转向打工和零工,雇佣劳动成为主流,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本人只是一介草民、井底之蛙,见识非常有限,所以只能从自己眼见的非常有限的现实看问题。

  我所生活的这个村子,如今基本上没有完全靠种地为生的农民。田地都被征去办厂了,农民能耕种的土地面积很小,大部分人家只能种些口粮。而所谓的征地补贴显然不能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所以村子里大部分年轻人都是或者在外地或者在附近打工,年纪大些的人也是在自家附近断断续续地打零工。除此之外,村民中还有一些人则做些小生意,开个商店门市什么的。

  如今显然是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几乎每个成年人的头等大事都是赚钱。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这也无可厚非、情理之中,谋生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没了钱靠什么生存呢?可是,“人人为自己”,未必就有个“上帝为大家”,辛苦谋生之余,也不妨谈论一下“主义”之类的大问题。

  显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而社会主义有两个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按劳分配。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本身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因而农村社会的经济性质取决于农村社会主要的社会经济形式。在我这儿的农村,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打工的收入,因而可以说“雇佣劳动”是这儿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在这儿已只占很小比重。虽说土地表面上仍然是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但由于大部分土地已被资本家征用建造工厂或者私营农场,不再用于农作物种植业,土地的这种形式上的集体所有制已不再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方面。因而在农村,曾经的小农已不是主要群体,实际上这里的农村居民已经逐渐失去了主要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成为失地农民——无产者。可以说,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经济已成为农村主要的社会经济形式。

  也许有许多阴谋都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或者大概也并非什么阴谋,只是由于自以为是,凭着主观臆断,为着自己的私利去做事情,导致事情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然而当真相、事实已渐渐水落石出的时候,始作俑者及其他们的追随者究竟有没有反思自己曾经言之凿凿、自以为是、信誓旦旦地选择的政策路线的勇气和能力呢?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不过,无论如何,总会有一个小孩或者“天真汉”会对自以为穿着华美圣装游行的皇帝说出,“你其实什么也没穿啊!”这样的话来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