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故主席像下作 1978年
云霞蔚起赤城标,禹鼎黄书未寂寥,
功盖九洲人绝世,湖湘终古激新潮。
2,毛主席纪念堂瞻礼 1979年
千秋大业起农工,山立师干遂总戎。
胜算善能恢武德,韬钤余事整文风。
史书开国元勋定,人唱东方晓日红。
遗貌深宁犹照世,玄堂光气已摩空。
这两首怀毛主席的诗收在梵澄晚年多次删定的《蓬屋诗存.卷四》,两首诗的题目一首为“毛故主席像下作”,另一首为“主席纪念堂瞻礼”,仅从先生的两首怀毛主席诗的题目我们就能很明显得看出先生对主席的感情绝非一般与普通的感情,而是怀着一种无比的崇敬与虔诚的精神,这两首诗也是在这样的一种崇高精神的道德与感情下所作的。
在一代圣哲徐梵澄看来,作为他们的湖湘人毛泽东即是像大禹这样的三代圣王,功盖九洲人绝世。正如先生诗以“云霞蔚起赤城标,禹鼎黄书未寂寥。”二句开启,我们都知道禹与尧舜同是历来备受颂扬的圣王,但又有独特之处。人民除了对禹,除崇敬仰慕之外,又有亲切之感、感激之情。他治理洪水的功绩,后人追怀缅想,由衷赞叹感激:“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龟乎!”想想西方列强对于我们华夏子民不是比洪水更无情可怕,而我们的毛主席一生所做的伟大功绩在人民的心中不也是如大禹一般,毛主席一生对人民最为亲切,人民由衷的感激赞叹毛主席,正如先生诗云:“史书开国元勋定,人唱东方晓日红。”微主席,吾其龟乎!
在先秦诸子时代,墨家即效法大禹,日夜不休,艰苦救世,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而毛主席不同样曾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样的话,禹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具有感召力量。古语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虽然主席并不曾立言,但在徐梵澄看来,毛泽东正是如夏代大禹这般圣王立德立功之大人君子。先生后来曾在晚年《陆王学述》这部著作中再次谈到:“毛泽东教示中国永不应在世界上称霸,是明于霸、王两道之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先生一直认为毛泽东所行的政治为儒家王道政治,我们在在第二首诗中即可以看出毛泽东即是作为儒家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之说,正如先生在诗中所云:胜算善能恢武德,韬钤余事整文风。
附录:徐梵澄先生在《陆王学述--系精神哲学:为何与如何》中所谈到的毛泽东为儒家王道政治的那部分
这里附带说近代一史实。抗日战争起,大部分学者迁入四川。素谈宋学的马一浮,便恢张其“复性”之说,办起书院讲儒学。介乎儒释之间的熊十力,也偏重儒学了,后下还大论张江陵。讲了一生佛学的欧阳竟无,也大讲《论语》、《孟子》等,编其《论孟课》等读本。皆是感觉到了民族的生死关头,还是孔、孟之学有益。若干人奔赴国难,无形中是遵循了孔、孟之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孟子》一书,开篇便阐明义、利之辨。毛泽东教示中国永不应在世界上称霸,是明于霸、王两道之分。……这些,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宋、明诸儒,“讲之精矣”。是其学之实行一面或应用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