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项师兄,及火星男孩们商榷“我们建立了一套不完全的社会主义”
与项师兄,及火星男孩们商榷“我们建立了一套不完全的社会主义”
在读火星男孩的文章《对当前左派阵营中存在的几种错误思想的批判》时,读到“犯了左倾错误的同志,不仅不承认我们建立了一套不完全的社会主义,不承认是这种不完全的社会主义滋生了修正主义,更不承认中国经过了三十年的资本主义改革,中国的国家性质已经变成了官僚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官僚买办主义和官僚黑社会集团的大杂烩。他们的眼睛,还停留在三十年前的中国。结果,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顿时觉得这与项师兄的见解相似。
在之前读到项师兄这么表达时,因为看到他的整篇文章有许多可圈的观点,因此也不忍心就此而与他讨论起来,毕竟他有时也有不得不建立起这样的社会的表达。但现在在别人那里又读到这样的观点,我觉得有对这种说法完善的必要;不然,往往会产生错误的理解。
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地建立起来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直到共产主义社会,都是处在不断地完善于发展之中的。所以,我认为以上的“不仅不承认我们建立了一套不完全的社会主义,”
改为:我们还刚刚确立社会主义,还正处在社会主义的急需不断完善之时。
这样两种表述有什么不一样呢?
在对文字的直接解读上,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但如果深入思考下去,就会差之千里了。
请看这种表述:我们还刚刚确立社会主义,还正处在社会主义的急需不断完善之时。
仔细研究这种表述,会发现它正是对中国这样一个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地建立起来的社会的客观描绘。而中国社会的这样一种进程,正是符合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后的必然规律。
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或是在社会主义不断巩固与完善的过程之中,有时是利用政权先行建立一些制度,然后发展一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等,有时先发展一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然后形成与制定一些社会制度等,只要在运动与发展中能够求得平衡,在平衡时不失时间地推动发展,都是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想适应的,都是十分正常的。
至于为什么会能产生修正主义这个问题,毛主席与当时的党中央对此早就有明确论断:“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从旧社会脱胎而来,还存在着严重的封建主义思想,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发财梦,存在着帝国主义侵略、颠覆、扼杀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危险;存在着帝国主义在中国寻找代理人,搞和平演变长期与巨大的阴谋。而这些原因,在今天已经是应验了,能够看得十分明白了。只要政权一旦被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所掌握,那么社会主义就会被颠覆。
再看另一种表述:不仅不承认我们建立了一套不完全的社会主义。
根据这种表述,往往会给人这样的一种意思。即修正主义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建立了一套不完全的社会主义”,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我们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制度的话,修正主义的复辟就不会产生了:这是当时选择者的失误、或所犯的错误。那么事实是否是这样的呢?
我看事实并非是这样。
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然后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当时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而当时的经济基础是怎么样的呢?百姓还不懂社会主义是怎样的,他们的素质是大多数人还是文盲,一小部分人文化很低,他们不知道政治为何物,自己如何参加政治,生产能力还不高,大部分时间是用在劳动上。请问,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能够建立起、并能够保证实施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吗?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的制度只能逐渐地发展,只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级到高级等 逐渐地发展。后来的修正主义上台,正是由于这个经济基础在毛主席的培养下,虽有长足地发展,但还不足以适应社会主义制度所发生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搞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能是徒劳无益空摆设而已,不仅如此,还可能会产生极左的负面影响。
第二:事实是当时的制度已经有许多,都没有能力执行
当时的制度不是有四大自由吗?不是讲造反有理吗?不是有党中央文件传达到百姓的:“要搞马列主义,必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必要分裂;要光明正大,必要搞阴谋诡计”的三项基本原则吗?而结果就是在党中央的高层违反了,而人民大众却没有能力反抗。当时的党中央不是将邓小平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留党察看了吗?而结果却在没有改造的情况下当上的核心了。难道搞政变是党纪国法所允许的吗?从这一点上看,还是毛主席高明,从培养人民大众的素质着手搞建设。
第三:修正主义上台,所有的社会主义制度,都可以不执行,他们修改宪法,制定对他们有理的制度,这充分说明了,制度从属于权力,从属于势力。
总结:在过去的建设中,制度问题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关系;在今天,制度的作用是国家的权力与阶级的势力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左右着许多人的思维定势,因而特给予解析。
(以上解析如有不对,愿接受各位的反批评。希望项师兄理清其中含义,取得新的理论成就。又:我未曾撰文给你赞扬过,却多次在不同意见上给予指出,这在世俗看来有些对不起你的,在此表示歉意!如你并不介意,则我对你有高风亮节表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