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象——从物价谈起
美国印象——从物价谈起
美国的物价可能是我们一行人感受最为深刻的事情。10多天时间内,一帮大男人几乎利用所有休息时间像女人一样疯狂采购,从保健品到名牌包包,从iphone到笔记本,平均消费近千美刀。究竟有何吸引力呢?做个相对的价格比较就可以感受到,美国人的生活,真TM轻松!
2009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大约为9000元(合美金约1400),美国居民人均收入4.2万美元,是中国的30倍。这样的数据之下,如果说美国的物价比中国便宜,在没去美国之前,我是怎么也无法想象的,但是,下列事实告诉了我们。
在美国,我们自费就餐最多的自助餐。所有餐厅的菜点总类繁多,各类生鲜、煎炸烤、汤汁、精美甜品齐全,不下两三百样,色彩丰富,让你眼花缭乱,绝对让你食欲大开。花费在10美元左右,人民币不到70元。在国内,同样的价钱绝对享受不到这么丰富的美食。而且在美国,一般不用担心地沟油、瘦肉精和染色馒头。
买东西无法比较的保健品就不说了。电子产品,同事买的佳能36倍变焦的佳能相机(具体型号忘了)399刀,加税折合rmb不到2800,我查了淘宝上港水也在这个价格,国内商场和电脑城肯定远高于此。其它如笔记本、iphone也有买的,基本都这样。服装类,lievis、lee牛仔裤25刀一条绝对不用担心是假货,国内200元也买是不到专柜正品的;做工非常考究精良的皮鞋(品牌一般不熟悉,不是高档品牌那种),一般在40到60美元,在国内,300元的皮鞋肯定没这好。一瓶50毫升的香奈儿5号价格60刀,据说国内专柜价格近千元。
说说汽车,陪同我们的一名美籍华人开的宝马325i大排量双门轿跑,价格不到5万美元,我查了汽车之家标准售价为54万rmb;一般美国人都开的2万到5万美金的车,基本和我们国内30万到100万价位车,所以遍街都是奔驰宝马。美国车的特点是皮实厚重、大排量,和他们的风格相同。另外2手车特别便宜,1000美刀完全能买到一个很不错的二手车,据我们遇到的一个华裔谈到,他刚到美国时,300美元买了辆二手车开了5年也没坏。
美国的油价让人想象不到,折合人民币不到5元一升。这样的油价让以前嚷嚷与国际接轨的中石油早已闭口不言,大家戏称,其实中石油根本不用自己生产了,把美国的燃料倒回中国买都能大赚其钱。
房子是大家最受刺激的事,我们去参观过上面提到开宝马的同胞在休斯顿郊外的豪宅(在国内绝对算得上豪宅,在美国属于每个中产阶级家庭都有的住宅,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主体,年收入在3—10万美金),加上花园和后院,占地约一亩,房屋建筑面积大致400平米,上下两有层。价格(精装修,国内绝对高档,含大部分家具)不到30万美元,约合200万rmb,在国内大城市,同样的价钱能买一套200平米的普通公寓房就不错了。我们另外参观了一家典型美国人的家庭,2人居住一200平左右的单层宅子,前后有大片花园,价格约18万美元。另外要说道,美国的房屋建筑基本都是钢木结构,钢为支架,墙壁为木材,保温抗震性能非常好,绝对宜居环保;环境非常优美,像是国家公园,而且治安良好,没有院墙,没有保安,这在国内也是很难想象的。
在美国,似乎不用担心会不会买到假货、次品或劣质商品。最初我们买东西时都有进行这方面的甄别,但后来经验告诉我们完全不用,你甚至想买假货可能也没地方买,因为正品都已经很便宜了。
上面说道的很多商品比如服装、电子、箱包等,其实大多都是made in china,但为何价格比国内还便宜很多,是大家都气愤不过,又感叹不已的。
因此,如果说一个4万人民币的工薪家庭,开2.5万的奔驰或宝马,每人花10元吃一海鲜顿大餐,25元买一条品牌牛仔裤,60元买一双高档皮鞋,18万买一栋花园别墅,这样的生活如果在中国,你能想象吗?但是,在美国,就是这样轻松。
如此低的物价水平,也导致了美国人的浪费,在美国胖子很多,大概源自于食品丰富廉价又可吃得放心;美国看不到低排量的车,最低一般都是2.5的,所以美国人在大量消耗资源,你叫他们开小排量的车或不开车是不可能的事。
为何会有这样的低物价水平呢?这要分析美国的经济结构。
美国人赚钱说起来简单,就是靠其从政治到文化到经济全领域的绝对无可撼动的优势剥削全世界人民的血汗,且看看美国是如何剥削世界的:
文化优势。美国文化的根源来源于基督教文化,但美国也是一个移民国家,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融汇交流,冲突演化。因此美国文化的形式其实是一种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而历史无数次证明,多元文化的背景最容造就文化的繁荣,美国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时期。要明白,美国社会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现象,但文化应该归为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虽说是多元文化,但从历史原因来说,基督教文化仍然是美国文化最为根本的源头。自由、平等、博爱、理性、宽容、自省、自律等主流价值观最终都可以从圣经中找到痕迹。
要从文化脉络分析美国的文化优势其实挺困难。其实只要从最终结果,也就是现有的文化繁荣就完全可以理解,为何美国对世界那么有吸引力,其实就是多元文化给所有人平等的机会。在美国,的确机会很多,虽然风险也很大,但在美国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约束体系,只要遵纪守法,凭本事和勤劳总会在此找到一个理想的收获。
政治优势。略
军事优势。这个无需我做更多的分析。其实,军事优势仅是一个很表面的东西,目前美国其极富扩张性的军事霸权其实完全靠齐经济上的垄断、政治上强权、普世文化的推行作为基础。
人才优势。其实在到美国前,我一直在以一种粪青的眼光认识那些出国留学而不回来报效的洋奴,对那些“食君之禄而不忠君之事”者的认识是非常负面的。2007年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比例仅27%,可以说,绝大部分留学的精英都留在了国外。而美国是中国留学生最大的目的地。美国究竟是如何吸引人才的呢?
历史原因是一战和二战时候美国作为中立国,成为大多数顶尖人才的避难所,诸如爱因斯坦一样的全世界顶尖优秀人才大量移民美国,形成了极具潜力的人才市场和人才发展环境。
政治原因是美国的移民政策可以使全世界的人不分宗教、不分种族、都可以在这里生活(至于种族歧视、宗教问题应该归结为一种过于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造成)
文化原因是,这里有宽松的学术环境,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和愿意做的事。
这些原因的综合,使美国在二战后技术高速发展,科技腾飞,生产力爆发式增长,在全球形成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的积累,使美国的人才战略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美国,只要你有被认可的一技之长,生活、工作都是非常轻松的事。
对中国人才更大的一个吸引,其实还在于教育体系,我们接触的几个华人,因为子女教育而留在美国的都占其滞美原因中很大的比重,对于此,要从中国教育体制中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分析,本人所学有限,系统分析难以达到,有时寒冰先生对中美教育进行对比分析的文章在此(附链接),不再赘述。
时寒冰.感受美国的大学教育(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2a21a0100fw22.html
时寒冰.感受美国的大学教育(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2a21a0100fxvi.html
技术优势。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的垄断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上。由于大量人才的集中创造出大量高精尖前沿科技,使美国在全球生产力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无可替代,显而易见,这些技术优势在一种恰当的政策环境下会形成一种综合竞争力,最终转化为经济上的不可替代的强势。而以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技术政策又有效避免高精尖的优势核心技术外流,同时还形成以技术为产品的庞大的专利市场,而技术这种产品,在别人无法攻克的时候,绝对是一种抢着要的香饽饽,是一种相对成本不高而价格高昂的高附加值产品,而且可以反复的买,有效期长。美国在这方面做得淋漓尽致,在美国经济中,输出技术产品占其经济总量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经济优势。虽然美国的经济总量远远领先于世界,但美国的经济优势其实主要还不在于其经济总量,而在于其经济的构成,也就是说,经济的含金量。用我们国家经济领域中提出的一个口号“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句话来描述美国的经济构成简直恰当无比,俺就纳闷,我们国家的智库们咋就那么有才,总结出了那么符合美国国情的语言。
前述技术优势显而易见的产生了美国高技术、低消耗、高收益的工业。不具备技术竞争优势(高污染、高耗能、高人力成本、技术落后)的工业美国一般都卖给别人或移到国外。因此美国本土相同成本的产业,收益率绝对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这种收益不是说全被资本家获取,而是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将资本家的暴利拉来被国家和人民分享,这就是高收入阶层的高税率和劳动力的高报酬。在美国,有钱人上的税高得惊人,高消费也会纳高税,而普通收入阶层税率很低的。
对于美国的资源消耗现状,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美国其实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资源消耗者,但美国人对自己本土的资源一般很少使用:石油主要来自中东、矿山来自非洲南美和澳洲亚洲、连木材美国人都不砍自个儿的,全靠从南美以及亚太地区进口;有人说美国人精,先把全世界的资源消耗掉。其实某种角度讲,他们不得不这样,为什么呢?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一般都是高人力、极易造成环境问题的,在美国,人力成本和环境保护这两种成本都会高得让一个公司无法承受。所以,美国的企业把来源瞄向国外,他们不惜大费周折从千万里外运回石油、矿石、木材。按我们通常思路,把这些东西不远千里运到美国,可能豆腐都会搬成肉价钱是吧?但是,我们想错了,美国人的另一优势使得他们可以非常轻松廉价的得到上述极具战略意义的资源。这就是下面要讲到的——金融优势。
所以,就企业本身的竞争力而言,中国远远不是对手。什么时候可以拼一下?中国的领导们很乐观,至少目前给人的感觉就是祖国形式一片大好,超英赶美的时间不远了。但说实话,我很悲观。没有核心技术,没有优势人才,你凭什么能够领先?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头跑,将别人施舍或贱卖给的过时的技术当宝贝,全靠劳动力堆起来的GDP的创造工作相对来就是挖挖煤、刷刷盘子、挣得的一点点血汗钱。有人说,我们可以自己研发先进技术,成为生产力的领跑者,可是目前中国的产业现状,有哪一个企业在安安心心的做开发?就算有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在某一些行业全中国人民都在挖空心思赚钱,连专门做研究的教授老师们都不安于本职工作下海赚钱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可能10本书都说不完,俺也不在这浪费时间了。
所以说“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似乎都说到了中国的痛楚,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换句话说,是“美国充分利用了中国廉价的人力资源”,中国人在沾沾自喜于“中国制造”的时候,人家已经悄悄攫取走了99%的利润,剩下的只是啃剩骨头上粘的一点荤腥而已。我们的经济学家们早就计算过,美国人在中国的工厂加工一双耐克,成本就9美元,中国工厂收取1美元的加工费,在美国本土一双耐克大约50美元,更可气的是,在中国,一双耐克居然要100美元以上。而中国成天价的还沾沾自喜。说实话,没见过这么把自己价格标得这么低的,难道不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金融优势。在美国之前,欧洲是全球金融中心,这一改变在一战后逐渐开始,二战后,全球金融中心彻底转移到了美国华尔街。关于金融的重要性和美国的财团通过金融手段掌控全球经济的办法在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一书做了详细的描述,郎咸平教授的谈话节目也曾多次对美国利用金融优势垄断全球资本,进而控制几乎所有一切战略资源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进行详细阐述。
综上所述,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其实就是一个法老,高据在全球利益金字塔的顶端——不是指个人,而是美国这个整体——整个美国就是一个剥削和榨取全世界的敛财机器,利用其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文化普世价值、军事和政治强权,以“合法”的手段榨取全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血汗和剩余价值。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强权表现在国际关系之中,对美国来说就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绝对凌驾于其高调标榜推行所谓“自由、民主、人权”之普世价值之上。
所以说,美国的“自由、民主、人权”之普世价值使得美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没错。但有个前提,这种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其通过国家行为强权掠夺得到的大量资源和利益之上。
也就是说,美国那种以“自由、民主、人权”之普世价值为基础得到的幸福生活,不过是凶残的强盗团体内部的一种公平合理的分赃体系,是不适用于全世界“普世”推行的!!
其实无数的事实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所谓的“民主国家”里,只要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经济或政治上是成功的,印度、印尼、南非、韩国、菲律宾。。。。内部都是乱象横生、许多可以说民不聊生。他们摈弃了“专制”,心甘情愿的走上了“民主”的康庄大道,几十年以后,是否过上了美国人那么悠闲的日子呢?印度?印尼?那一个是这样?道理很清楚,原因很明白,他们不是强盗集团的成员,或者说,他们的强盗力量根本弱小得无法与其它抗衡,只能在内部无休止的“民主”争吵中寻求永远也找不到或者实现不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