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伊当局绞死萨达姆引爆政治炸弹

火烧 2007-01-10 00:00:00 国际纵横 1027
萨达姆被绞刑处决引发伊拉克逊尼派强烈不满,因行刑时间与方式引发争议,同时总理马里基在处决后举办婚礼,加剧政治矛盾。

伊当局绞死萨达姆引爆政治炸弹     

撰文 Sami Moubayed    

大马士革 --- 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墓碑上,写著这样的铭文:“这里长眠著烈士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共和国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兼总统。愿真主永远保佑他。1937年诞生,2006年成仁。骑士既倒,安息吧,英雄!”


“烈士”和“英雄”,是萨达姆的家人和支持者对其一生的评价。他在12月30日被绞刑处死,消息传出后,伊拉克乃至整个穆斯林和阿拉伯世界一片哗然。


萨达姆被处死前后发生的事,令伊拉克的逊尼派大为恼火。首先,选择在伊斯兰教重大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处死萨达姆,已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引起不满。而行刑人员在现场偷拍、显示萨达姆曾遭羞辱的录像,随后在媒体和网上广泛传播,更严重刺激了伊拉克和阿拉伯民众的感情和尊严,在国际社会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同样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萨达姆被处死的几小时后,伊拉克总理马里基(Nuri al-Maliki)就满面春风地参加了儿子的婚礼。马里基的政府得到什叶派反美武装领袖萨德尔(Muqtada al-Sadr)支持,而马里基是签发萨达姆处决令之人。


在处死萨达姆前几周,曾有一些迹象表明,逊尼派似乎会与萨德尔旗下的什叶派武装达成某种谅解协定。自从2006年2月,什叶派最神圣的清真寺阿里.哈迪清真寺(Ali al-Hadi Mosque)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炸毁后,就引发了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严重武装冲突,令伊拉克陷入几近内战的乱局。


不过,逊尼派和萨德尔一派均承认彼此有著很多共同点。首先,他们都持有反美立场,希望美军制定撤离伊拉克的时间表;同时,双方均对马里基与美国总统布什11月29日在约旦的会面表示愤怒。两派还都反对伊朗插手本国事务,不满伊朗扶持的“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SCIRI,萨德尔阵营以外的最大什叶派组织)领袖哈基姆(Abd al-Aziz al-Hakim)。此外,他们也反对按人口总数,重新划分伊拉克的行政区域,并反对建立一个自治的什叶派地区。


从2003年起,就有一些迹象显示,逊尼派与萨德尔旗下的武装可能会结为联盟。例如,在美军2004年4月围攻费卢杰期间,萨德尔就为陷于包围之中的逊尼派武装送上人道援助和武器。2005年,“穆斯林学者协会”指责什叶派控制的内务部,利用伊拉克警队清算前朝的逊尼派,萨德尔也从中进行积极斡旋。


2006年11月,马里基政府对逊尼派学者达里(Harith al-Dhari)发出通缉,指他挑起国内宗派冲突,但萨德尔却选择支持达里。他说会反对政府的通缉令,前提是达里劝诫逊尼派切勿入基地组织,并呼吁他们帮助重建阿里•哈迪清真寺。


对萨德尔来说,逊尼派的穆斯林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地组织成员、第二类是萨达姆支持者,第三类是独立的逊尼派。他憎恨第一和第二类的逊尼派,但为了实现将美国人赶出伊拉克的目标,他愿意与第三类人合作。


考虑到萨德尔在伊拉克政府中的强大影响力,美国著名的中东史学家、什叶穆斯林专家科尔(Juan Cole)曾写道,萨德尔完全有能力拉拢不同的势力,构建一个利益团体。在伊拉克议会的275席位中,什叶派的伊拉克团结联盟(UIA)占据了128个而成为多数派;而在这128个席位中,就有32个处于萨德尔的控制下。要是他与拥有44个席位的逊尼派联手,就能建立一个拥有相当政治资本的新利益集团,与伊拉克团结联盟分庭抗礼。


可是,萨达姆如今被绞死了,合作的机会已化为乌有。12月30日萨达姆被处决后,所有逊尼派穆斯林都变成了萨达姆的支持者。他们指责,萨德尔处死伊拉克前总统的方式,充斥了羞辱和宗派门户主义。


在广泛传播的偷拍影像中,可以听到当时有行刑人员高喊著萨德尔的名字。随后萨德尔办公室迅速回应说,当时行刑人员的做法全都出于个人,并未得到萨德尔本人授意。可是,之后有消息称,萨德尔曾戴著面具进入行刑室,沙特媒体甚至指执行死刑的刽子手其实就是萨德尔本人。(1999年,萨德尔的父亲死在了萨达姆的屠刀下。)


有来自巴格达的消息说,行刑者已把绞死萨达姆的索套交给萨德尔,作为报仇雪恨的象征。据说,一位富有的科威特商人看上了这段颇具纪念意义的绳索,正在和萨德尔讨价还价。之前,这名商人也曾买下了美军攻陷巴格达时,被推倒的萨达姆塑像。(萨达姆曾在1991年入侵科威特,引发了第一次海湾战争,并造成了10万科威特人死亡。)


目前,萨德尔的处境比较尴尬。他几乎失去了身边所有人的支持,包括马里基在内。对伊拉克总理来讲,萨德尔的行为及其领导的民兵“迈哈迪军”的暴行,已越来越成为一种负累。


2006年11月30日,马里基不顾萨德尔的警告,执意与布什在约旦会面。这其中所传达的信息很明显:他希望萨德尔退出目前的联合政府。最后,萨德尔决定暂停参与政府的运作。


执政“伊拉克团结联盟”的其它成员(包括哈基姆在内),都非常憎恶萨德尔。哈基姆2006年12月访问美国,并受到了布什的接见。这一切都表明,一个反萨德尔联盟呼之欲出。


不过,萨达姆被处死改变了这一趋势。面对伊拉克及阿拉伯世界不断高涨的反什叶派情绪,什叶派日益意识到内部团结的重要性,拉拢萨德尔一事,因此被提上日程。萨德尔的确是个拖累,但他在巴格达平民中的影响力不可轻视。


就日前的局势来说,“拉拢”萨德尔对伊拉克团结联盟有利。无怪乎,伊拉克团结联盟的一位高级官员,在上周向萨德尔发出了重回政府的邀请,萨德尔则表示,如果与马里基再度合作,前提就是要有美军撤退的时间表。


马里基在萨达姆处死前,曾在一次记者访问中表示无意连任。他说:“我原本就不希望坐这个位子,只是出于服务国家的目的而痛下狠心的,但我决不会答应连任。”


或许,马里基根本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逊尼派不会接受这做法。事实上,当下正有一些逊尼派的部长正打算辞职,以逼使马里基提早下台。


这些部长打算辞职,未必是出自对萨达姆的爱戴,但却是为了保证逊尼派立场一致。他们包括副总理祖鲍伊、国防部长奥贝德、高等教育部部长阿吉利、人权部部长施布莱。高等教育部2006年11月被什叶派武装人员袭击并有百人遭到绑架,早已令阿吉利恼火不已。


为应对这一局面,马里基需要与萨德尔及其它什叶派组织团结起来。伊拉克的阿拉伯语报道《Al-Zaman》写道,马里基接替者的问题已开始讨论,而最有希望的两位继任者,分别是前总理、世俗的什叶派人士阿拉维(Iyad Allawi),以及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的副主席迈赫迪(Adel Abdul-Mehdi)。


无论二人谁当总理,都必须在议会中赢得至少138张选票。阿拉维曾参加过复兴党,如今又奉行亲美路线,似乎很难获得议会支持,因为他与萨德尔武装及其它伊拉克团结联盟成员的关系很僵。不过,鉴于逊尼派可能会给予支持,他仍有可能上台,成为萨达姆倒台之后,最精明、最强扞的领导人。


为维护与萨德尔、哈基姆之间的联盟关系,马里基一直容忍著各地什叶派武装(例如萨德尔的迈哈迪军、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的巴德尔旅)的暴力活动。要是阿拉维上台,相信他会愿意、也有能力恢复伊拉克的社会和法制秩序,剿灭各地的武装。


作为2006年政府选举的总理候选人之一,迈赫迪接替马里基的可能性更大些。不过,他需要与萨德尔一派达成和解;而且,因为他所属的“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主张清算前朝逊尼派的旧账,预料逊尼派人决不会支持他。也就是说,若他当选的话,伊拉克将引发更多的混乱。


无论是阿拉维还是迈赫迪敲响马里基“下课”的钟声,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新分歧,已在所难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