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上海,请立即全面封城管控:感染突破1万例,外溢18省59市,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实行“非必要不封控”!

火烧 2022-03-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上海疫情严重,新增感染者突破1万例,无症状感染者占比高,疫情外溢至18省59市。专家呼吁全面封城管控,防疫政策需调整。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上海作为中国最强调“精准防控”的城市,一直以来都做的不错。

  除了当初的武汉疫情,上海在全国率先实行封城外,其余时刻,均没有再做过封城措施,而且上海地区即使有病例,也可以做到精确到街区的点状精准防控。

  上海一直以来,也因为这一点而感到非常骄傲。

  但是最近一周,上海疫情的严重程度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根据新闻报道:上海近一周内报告新增的本土感染者已突破10000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最为突出,达9915例,约为新增确诊病例数量的57倍  

 

  3月24日,上海报告本土新增无症状感染者首次超1000例,达1580例,约为当日确诊病例数54倍;3月25日,上海本土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约为当日确诊病例数59倍;3月26日,上海本土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约为当日确诊病例数58倍。  

 

  自从2019年12月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两年半了,上海的疫情,还从没有像这一次那么严重。

  一周多之内新冠感染人数突破1万例,这一数字已经非常可怕了。

  不仅如此,因为上海疫情,由上海疫情带来的外溢式全国疫情的严重程度,也已经到了一个可以衡量的临界点了。

  据福建“南平发布”3月24日统计,“截至3月20日,上海疫情已外溢15省54个城市”(冷按:截至今天,目前已经外溢18省59市),相关地区均已升级了防控措施,开展全民核酸以及局部的出行管控。  

 

  其实这几天,全国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本轮上海的疫情已经如此严重,为什么上海的疫情防控措施还不实行全面封城管控呢?

  冷月的一位体制内的朋友今天对冷月说:“上海的疫情已经非常严重,到现在还不实行封城,我们这边体制内的人都理解不了。”

  冷月的这位朋友所在的省市最近也遭遇了上海疫情外溢带来的多名感染病例,并导致最近这两周,这个城市的各级政府部门不得不连夜连轴转,“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2-3点,即使这样,大家还是不敢有一刻放松的心情,因为你不知道会突然从哪儿又冒出病例”。  

  两年半的新冠疫情防控,国内某地一旦有新冠感染病例出现,的确非常让人感到时刻紧张,不仅身体受累,心理压力也很大,这一点,全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都深有体会。

  上边福建省做出的的那个上海疫情外溢省市的统计,实际上已经说明了问题。

  福建作为兄弟省,自然不可能直接对上海的防疫政策提出批评,但已经委婉的指出了上海防疫政策,是时候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变了。

  然而面对这种目前全国其他地区的人民都已经形成的共识——上海应尽快封城管控,上海地区的疫情防控相关负责部门是如何回应的呢?

  今天,微博热搜榜第1和第5分别被“上海为什么不能封城”和“上海承载全国乃至全球重要功能”两个话题占领:  

 

  这两个话题都源自今天上午10点举行的上海防疫工作发布会,上海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吴凡的一段发言。  

 

  对于包括上海市民在内的很多国人关切的问题“上海为什么还不封城”,吴凡表示,“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这个城市还承载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

  这段陈述跟3月初,香港的特首林郑月娥解释“香港为何不全员核酸、为何不限制市民出行”,在逻辑上如出一辙,林郑月娥所强调的同样是“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不能让国际金融资本对香港失去信心。

  总之吴凡的意思就是,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地位非常重要,是龙头,采取封城损失很大,不能随便采取强调封城。

  有网友在情绪激动之下,对此做出愤怒的评价:  

 

  当然网友的这话说的有些过激了,激动之语,说出来也可以理解,不应该过分解读。

  其实,上海目前疫情如此严重,之所以还不采取封城措施,主要还是和此前大家一直争论的是否要与新冠病毒“共存”有很大关联。

  这几天,上海有关医学专家声称上海正在“探索一条新路”。

  但是这是一条什么新路呢?如果新路对目前的防疫效果没有作用,甚至起到反面的作用,试问这种新路的探索,有何种意义呢?

  有人指出:上海医学专家声称的“探索一条新路”,所谓“新路”的本质,无非是到底是向欧美“与新冠病毒共存”看齐,还是向中国大陆坚持“动态清零”看齐。

  就在今天,上海的吴凡刚刚解释上海为什么不能封城的时候,“新冠病毒共存派”针对吴凡的发言还在进一步的“拱火”。

  今天,在上海某大学当老师的某前南都周刊媒体人,就跳出来力挺上海“特立独行”了:  

 

  并且这位与病毒共存论的知名媒体大V,还将上海的疫情防控措施与深圳的疫情防控措施相互对比,并得出深圳的疫情防控措施总体上没有上海“成本更低”的“结论”。  

 

  但关键是深圳市采取全面封城措施,目前已经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和发展,而且已经重新开放,上海却越来越严重。

  需要指出的是,上海“精准防控”政策,一直是“精准流调+局部核酸及封控”。这样做首先是得益于上海相对国内其他地方,具备充足得多的医疗资源的快速响应,优势特别明显,使得每次防控受影响的人都不多,只有局部暂停;再加之高风险人群高密度、高频次的核酸,就能把病毒传播消灭在萌芽状态。

  然而进入2022年3月份以来,上海已经出现了大面积、多点散发的社区传播,加上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无症状感染病例大幅度上升,上海之前的那套“精准防控”其实已经不太适用了。

  有人形象地说:当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不是一个“地鼠”露头,而是一百个“地鼠”同时露头,并且这些“地鼠”最初还会隐藏,就算别的地方只有一把锤子、上海有十把锤子,也是远远不够用的。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上海还要一味地坚持目前的“精准防控”措施,就相当于是拿上海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去拼消耗战;这样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上海的各级政府部门人员和医护人员各处转战、连轴转,最后全累趴下!  

 

  冷月记得,2022年3月25日,一直主张与新冠病毒共存论的张文宏医生,在上海新闻发布会上信心满满的指出:

  “就上海来讲,我们采取的不是封城策略,我们不断在做滚动筛查。目前上海坚持走的这个防控策略,使得整个传播指数级的上升趋势已被打断。”

  “同时,上海不断在做的滚动筛查当中,非管控区人的筛查比例,特别是非管控区域筛查的比例不断下降。如果这个比例持续下降,最终拐点必定会出现。”

  然而张文宏医生说的话,有什么科学的依据吗?

  我们还是来看看上海地区最近两周14天的疫情感染数据吧。我们用数据说话,而不是用理论假设说话!  

 

  从以上的统计数可以看出,上海的疫情还远远不到疫情拐点:封闭区内感染持续增长,封闭区外新增感染持续百人以上,还未能有效控制传染源。

  也就是说,本轮上海疫情过去14天的数据显示:

  上海的隔离封控区内,无症状感染者人数持续暴涨,说明感染正在封控区内扩散;

  上海的隔离封控区外,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持续百人以上,说明传染源仍未切断;

  可以设想,假如上海在14天前能够痛下决定,实行封城管控,那么今天上海应该可以基本解封了。

  本轮上海疫情目前越来越严重的事实,也已经表明:企图与新冠病毒共存的论调是错误的!

  而按照与病毒共存论的思路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必然也会存在出现疫情可能失控的风险。

  西方欧美的与病毒共存论的防疫措施,已经清晰的表明了这一点。所以他们现在只能“躺平”。

  上海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大城市,不会也绝对不可能与新冠病毒共存,更不可能躺平。

  所以,面对日趋严重的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上海应该明确大是大非,立即采取全面封城的管控措施,而不是还在那儿谈什么“上海的重要地位”!  

 

  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再重要,也不可能比下面这句话更有地位和份量:  

 

  上海,请分清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的疫情防控任务,从全国一盘棋的大局着想,尽快采取封城管控措施,遏制新冠疫情蔓延之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