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招聘大学生村官,党员该不该加分?

火烧 2015-04-2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大学生村官招聘中党员加分引发争议,是否公平公正?文章探讨加分政策与岗位匹配性,指出地域歧视和加分条件影响公平,呼吁公开招聘体现公正。

 2015年北京大学生村官选聘报名将于今日17时截止。截至昨日下午6时记者发稿,已有6067人报名。相比今年计划选聘总数的1500人,考录比已超过41,较去年的竞争态势有所缓和。(2015424  新京报)

大多数区县都在选聘条件中明确:“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回原籍优先录用。”据昌平区大学生村官办,相关工作人员解释,优先录用就是面试完后,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

顺义区则将“优先录用”明确为具体的加分细则,加分分为36812分四个档次,最高一档加12分,条件有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市级及以上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

在考录比已超过41的情况下,有加分条件的考生考生无疑占了一定优势,如果是党员身份,就要加12分,加的分值也较大。

在一个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职位上,首先应该体现的是公平公正

。用人单位经常在招聘中固定一些条件,目的是更有利于招到到合适的人选,当然,这些固定的条件须是和岗位相匹配的。大学生党员,我们都知道是在大学中表现比较优秀的才能入党,也许这些优秀的党员毕业生在踏入大学生村官岗位中更能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但是谁又能否认,不是党员、不是优秀学士干部的毕业生在村官这一职位上又干不好呢?

就大学生村官这一职位来说,有符合相关的学历,有为农村服务的理念,有为农民带头致富的信念,有能匹配这个职位工作的能力即可,其他条件就应该一概公平,才能体现出公开招聘的公正。

在招聘中,今年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的13个区县都明确要求,北京户籍的应届毕业生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而朝阳、海淀、丰台明确要求,北京地区普通高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也看出了地域歧视,有北京户籍就是优势,其他地方的考生只能望北京户口兴叹了。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无论从教育、就业、司法等都要要倡导公平正义。大学生村官招聘只是就业中的一个小视点,然后其招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地域歧视和加分条件也体现了当前就业中公平还没完全落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