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了百姓怎么不幸福?
据报道,6月11日,中国社科院与首都经贸大学共同发布的《中国30个省会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中说:30个省会城市(拉萨除外)没有一个城市的居民对生活质量感到满意。
根据设计,城市居民对于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得分值50分为“一般”,“满意”是75分。30个省会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指数平均值为49.71,排名最高的海口得分仅仅为55.08。根据上述调查报告,尽管自1978年以来,人均GDP平均每年以9.2%的速度增长,但是居民并不感到幸福。根据主观感受的满意度测算,全国30个省会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感受的指数平均值为49.71,尚不及格。
参与调查和研究的专家表示“非常震惊”。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不震惊,但我们表示疑惑。我们都知道判断改革成败有三个标准:①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这三个标准中前两个只能由政府部门做结论,第三个标准却要由百姓来做结论。对这个“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应该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依据。有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端起碗吃肉”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依据,如果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怎会端起碗吃肉?可是为什么又会“放下筷子骂娘”呢?这就涉及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观评价。我听一位朋友说,如果是猪,肯定就会满意于“端起碗吃肉”。可是人不是猪,人是有感情的,有爱憎的,有是非观念,有理想有追求的,猪吃饱了就会快乐的哼哼而不会骂娘,人却可能要骂。这就是人和猪的区别。何况,目前的中国百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端起碗吃肉”,还有数以亿计的人连温饱都成问题呢。昨天刚看过一篇关于自贡下岗夫妻因生活无着双双上吊自杀的消息,面对这样沉痛的事人们只是骂骂娘而已,难道也不行?
中国的经济确实发展了,有足可夸耀于世的GDP为证,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是无人能否认的事实。然而,中国的GDP并不能给百姓直接带来幸福。这种靠低福利、高污染、高能耗透支后世子孙、以及让美国人优先享受而换取的GDP,不能给百姓带来相应的幸福感也就不足为奇了。据“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2005至2009年),全球最幸福国家排名,在155个国家及地区中,中国大陆位列第125名。这和中国社科院与首都经贸大学共同发布的调查报告是吻合的。有学者感叹道: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真是沉痛至极。
参与调查的专家说:“经济高速稳定增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也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然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却在那里担心“过度福利养懒汉”。有这样的官员,中国百姓会幸福吗?让这些官僚继续把持政策,我们即使马上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百姓的满意度也不会增加。
百姓不满意,改革就不能算是成功;百姓极端不满意,改革只能算是失败,这还有什么话好讲?
新闻链接: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3&treeView=1&view=2&id=110071881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view=1&id=109970611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4852957.html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