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孤独酸涩,实践承启农业曙光!
穿越孤独酸涩,实践承启农业曙光!
——新时期农业创新实践略录
题引:纪念一例“担忧引航”的社会实践
许是如当前般垃圾过剩和意识涣散甚为严重的时代,真就容易使人烦躁、愤怒更甚至极端化,自从今年5月由“湘南理疗基地” 彭忠义 先生(该基地主要倡建者之一)听闻“新土地革命”(大意:变荒地为良田,变荒芜为鸡、鸭、狗、兔、牛、羊、鱼、猪、马、驴、蛙、鸽群起欢腾的农场,雷同毛主席晚年提出的“大农业”)这一举动后,最近几年总感觉社会有什么不对劲的我,几乎没费任何思考性周折就一根筋地迷上了她——任妈妈、哥哥、舅舅、姨妈姨父及其他“好心亲友”如何“循循善诱”又或如何“黑脸怒斥与恐吓”,也没有发生哪怕一丝一毫的根本性改变……
以上表述堆积出的后果是:2008年7月12日,我再次到达了“湘南理疗基地”,并且以“新时期农业创新实践”为名义在那停留至今。
如今,近3个月80来天过去了,我曾经想象得“很是那么热火朝天”及“总是那么令人心神荡漾”的“新土地革命”实践,在这段时间里到底产生了些什么东西,确实像极了“因心血来潮而去和泥巴打交道的小姑娘”(行前一亲友评语)的我——在这些日子里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是以,在自觉有了一点“共享社会”的必要和价值的今天,特撰文“考究”并“回味”下前文言及的那段日子,以借纪念本例纯属“担忧引航的社会实践”表自重,同时示善意、责任、理想和能力于天下!
[ 孤独的求索满含酸涩 ]
谈到农业创新实践的“孤独”,可能即便常年深居简出于北京、上海类大城市“空调房”的儒们(如儒商、儒官、学者、教授、专家等角色)也会不停地点头。因为农民们大多去城市打工了,很多田地都荒芜了,关于农业的创新实践又或“科学实验”已经越来越如笑料了……如此等等,这些都已随各舆论源的蔓延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因此,关于本文要解剖的相关实践,其孤独就如那野草浩荡的荒田荒地,是无须任何粉饰的。
然而,只能说料到了其孤独,但却没料到其无尽的“酸涩”:既辛酸,又枯涩。很多次,向来少有心事的我都忍不住对着空荡荡的山谷洒下缕缕忧愁,偶尔还半夜醒来对月沉思可谓浅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由田地间本来就已经少得很有些可怜的农人身上,我们已经几乎看不到任何的热情、活力、满足和希望——因为思维的机械、性格的怯弱、形态的孤僻及声色的无奈,他们总难免让人感觉既像奴隶,又像小偷、太监和劳改犯。总之,当下的农村,让人感觉十分地压抑。
为免被骂“无病呻吟”,还是用一些具体的行为和数据来说明其“酸涩”吧:现在往返于农村至集市的车辆和物品,95%以上与农药、化肥、饲料和种子有关;和一个有一定熟悉度的农人相处1小时以上,你会听到95%以上的话是对物价的抱怨、对命运的默认和对社会状态的冷漠;你往某个大点的村子走一圈回来,印象里一定95%以上都是愁眉紧缩的苦脸又或者是病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就客观存在而言,现在的农村社会让人感觉起来实在酸涩。
由上述关于农村的见闻、体验和思考,可能自我意识强点的朋友会武断地否认之,并将其理由明确为“你本人过于悲观”或者是“你的体察依然浮于表层而不够深入”。如果这样,为免误导社会我在这里再简述下我本次关于“农业创新实践”的历程:
2008年5月16日 ,我开始思考农业相关议题;
2008年6月13日 ,我决定了终止被雇佣生涯,将自己的命运与农业创新相连;
2008年7月12日 ,我带着麦子及其他一些农作物种子到达了农田和山岭包围的“湘南理疗基地”;
2008年7月14日 ,因身处北方而不识水稻种植的我,开始买来一些鸭子。至 2008年8月22日 ,共买进500余只供饲养的小鸭,以期通过有机切入南方农业产业链求得创新原点;
截止2008年10月3日的80余天里,我没有一天不置身太阳下、风雨里及田地间5小时以上,或观察各阶段的农作物成长特征、或观察其水质变化、或记录各生物与农作物之间的诸种关联……
[ “原生态”与合作化昭示曙光 ]
前面说了,本文成实的前提是“自觉有了一点‘共享社会’的必要和价值”。为不浪费读者诸君的宝贵时间,我接下来直率地坦承好了。
按照当下农村的经济活动惯例,当下种水稻的农户每亩化肥大约150元、农药大约50元、种子大约30元、工具或油耗类生产附加费大约20元、人工大约每天70元,以亩产850斤(杂交品种均产量)每百斤市场价95元计算,每亩不计人工大约可收入550元,计人工则可能只有甚至低于400元(播种、犁耙、定植、管理和收割每亩最少需3个壮年人工)。
除了水稻,农村目前主要的农作物不外乎烤烟、香芋、萝卜、玉米和红薯。相比之下,烤烟、香芋的经济效益要好些(其成本与效益都相当于水稻的3倍,但风险系数也同比增高了3倍)。按目前“单干”即私有化这一基本生产关系,以上品种都种几乎不可能,能同时种两项且能种好就已经很不错了。
以上农村的实际情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我以为这几点是十分明显的:一、当下农业已被资本牢牢控制。就其作用而言,农民的作用已经远远小于“金钱”在其中的作用;二、中国的农业已由支柱产业变成了依附产业,依附于农药、化肥及杂交种子等农资产业。依附的结果则必然是物价疯长农民的作用价值及生存空间则愈弱,土壤特质愈差直至耕地全面破坏;三、由于当下知识、信息、基础材料和资金都已被资产阶级高度垄断,农民耕地的条件和能力将会逐步丧失。
老实说,上述客观得处处充满着“铜臭味儿”的中国农业现状是十分令人失望的,调研及实践过程的前半段时间我的心情都十分地沉重。如不是出现了这样两个可谓“大转折”的因素,我可能真就要绝望了:一、我到当地后,当地不少人都主动来和我交流,他们对我这样的大学生从农有些兴趣,对我做事论理的思想方法也觉新鲜,到后来很多人都隐约流露出了“想要合作”的意思;二、实践开始一个月后,当地人陆续给我从水稻田里抓回来一些“被迫放养鸭”(开始那几天跑出去一直没能抓回来的部分‘野鸭子’,具体见后附报告),且该类鸭子的成长速度十分惊人(比全饲料喂养的都要快1/3左右),该基本未施农药的稻谷长势又比其他的要明显好很多……
是的,千真万确,那些“想要合作”意思,其实就是需要“合作化”,与鸡、鸭、鱼、田螺等食用物种最佳成长环境相契合的水稻种植方式,也即当今社会动力之源泉,依存于其“相辅相存,相得益彰”原理——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原生态农业”,是综合效益、质量都最佳的农业发展模型,她们也就因此而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希望!
※※※※※※※※※※※※※※ 附:较为详细的实践报告
原生态与合作化,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希望!
——新时期农业创新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由于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持续,进入21世纪后,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独大”且“癫狂”的世界格局特征愈发明显,从而使得世界产业结构价值过于虚空(只消耗不产出的“幽灵”产业占了大部分),工业产品绝对过剩数量日趋增大,经营价值度愈低的农业则日趋萧条,无产者的生存压力愈大,“粮荒”、“饥荒”及“生存恐慌”日渐临近……
二、实践目的
(1)了解当前农业的社会结构
(2)探询农业的积极新政方向
(3)实验农业创新,带动农村社会风气好转
(4)为城市工人类无产阶级成员的生存与发展良性探路
三、实践主体
事务统筹:吴芳(新时期农业创新践行者)
资金支持: 高 先生(江汉油田工人)、 陈 先生(怀化一公务员)、 李 先生(重庆一公务员)
政策及理论支持:彭忠义(独立经济及人文分析学者)
事务协助:小才(当地学生)、小丽(当地学生)
建设及运输支持:老谭(当地农民)、老黄(当地农民)、老李(当地农民)
四、实践过程
2008年6月22— 7月14日 ,基本建设阶段,盖了一定量的雏鸭居舍,打扫了工作人员住房。
2008年7月14日 开始购进雏鸭,实验“野菜喂养”(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代替粮食饲养鸭子)。
2008年7月19日 250只雏鸭开始下水,由于长时间干旱造成的水源不充足使得鸭子四处逃散,部分鸭子进入定植大约20天的稻田开始其“被迫放养”生涯(一直无法抓回)。
2008年7月25日 “野菜喂养”实验宣告失败。因为野菜量有限,营养成分也不足。
2008年7月30日 剩下的180余只鸭子移至荒芜多年的“洼田”进行半放养实验。
2008年8月4日 抓回一只“被迫放养鸭”(被狗咬伤后由当地农人送回),已长至1斤,其他鸭子则不足半斤。
2008年8月15日 “洼田半放养”实验宣告失败。换毛时节死伤过大。
2008年8月16日 抓回两只“被迫放养鸭”(谷子进浆时分农人主动实施干田),已长至约2斤,其他鸭子则不足1斤。
2008年8月23日 抓回一只“被迫放养鸭”(稻田已全部干了),已长至约2斤半,其他鸭子1斤左右。
2008年8月24日 开始“自主寻食”实验(喂养数量极少,放出自主觅食)。
2008年9月19日 “自主寻食”实验宣告失败。因为营养不足成长过慢:“被迫放养鸭”(前已归队)最多3斤,其他鸭子不足2斤,基本都没怎么长。
五、分析及结论
因为中国社会自80年代初重新实行私有化后,各阶级的人员大都曾钻营于财富,社会上渐渐已形成这样一条“鸭经”:大得快,全饲料;长得好,让它撑个饱。
以上舆论充分说明:保守喂鸭主要靠喂,极其依赖资本、消耗粮食。不少人算过,即便成活率保证在90%以上,其周期饲料、粮食成本也会达到甚至超过11元/只(按今年不足6元/斤的鸭子均价,每只鸭子的效益空间并不大)。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靠喂的“保守喂鸭”法是依附于农业产业链的,对农作物只有消耗却无贡献,可以说也没有任何社会意义,不适合推广和效仿。
不能不承认,尽管在“相辅相存,相得益彰”这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础知识指引下,本次实践邂逅了综合效益、质量都最佳的农业发展模型——“原生态农业”(与鸡、鸭、鱼、田螺等食用物种最佳成长环境相契合的水稻种植方式),并因此而看到了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希望,我们还是没有沾沾自喜,对其发展前景我们同样也不敢过于乐观。因为本次实践在揭示有关农业的自然科学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合作化”这一真文明基石:单干状态下,每个人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条件局限,即便累得吐血也难完成“原生态农业”环境建设的!
所以,鉴于“原生态农业合作化,人类空前跃进的阶梯”这一标志科学与新文明的规律,已被本次实践证实和充分地揭示,而当下又是一个奉行“私有化”、“单干化”的社会状态,笔者于此也只能秉着“求真务实”的治学原则将之通报社会,并呼吁社会各界一起来为促进其实现而努力——或斗争、或援助、或鼓呼!
新时期农业创新实践者
伟人学会(www.cnhelper.com/bbs)主持人:吴芳
2008年10月3日
友联及责联:
13939862004(三门峡)13469367634(湖南)
E-mail:[email protected]
QQ:2827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