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想:恩格斯计划
生产与再生产
任何企业都需要劳动者进行生产,也要消费者进行消费从而进入再生产,扩大生产。
任何企业缺了生产和消费中的其中一环,都无法正常运转。
假设真有,那应当全球推广,全世界的劳动者和消费者都会支持的。
工人运动的两种方式
因为,任何企业都不能缺了生产和消费这两个环节。
所以,对抗资产阶级方法也可以由此分成两类。一类,是阻断生产的经典罢工;另一类就是相对少见的抵制购买(市场斗争)了。
对于前者,一般的其行为主体人数相对少(某一企业或某一行业),关系密切(同一工作场所或同样的工作感受),且利益联系紧密(自己的利益受损害,争取的是自己的利益);对于后者,一般的涉及到的人数远多于前者,且成分复杂(各行各业,持各种主张),很难有共同利益。
暧昧的“劳动所得”
首先,先考虑一个理想的情况,假设掌握了的知识是自己的,当一个人仅靠自己完成生产,且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劳动成果,那么显然他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他的劳动所得。
但当生产由多个人参与时,再想找出每个人的劳动所得就很麻烦了。
以种地为例,假设原本独立劳动,每年收获1单位粮食,有人培育了优质粮种,用此粮种每年收获5单位粮食。
但是,使用了新良种,也改变了原本的劳动(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强度等发生了变化),那么比原来多出来的4单位粮食,有多少是因为劳动的变化所带来的,有多少是新粮种带来的?
哪怕不需要改变原来的劳动,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新增加的4单位粮食都是培育粮种的劳动所得?而对于原本种地的人来说,如果使用与不使用新粮种,其劳动所得都一样的话,那么他是不是不使用新粮种也行?那培育粮种的,为了有所收获,需不需要让步?让到什么程度?算不算让步?
那么现实中更复杂的生产呢?如何才能给出一个所有人都满意的劳动所得的划分?
因此,在我看来,“劳动所得”就是一个暧昧的概念,而暧昧模糊就意味着,可以夹带私货。当“各个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应当是多少”的问题被抛出时,劳动者之间是不是就要产生矛盾呢?所以,当没有一个合理的“劳动所得”的定义时,妄图通过理清“劳动所得”从而摆脱剥削是不明智的。
当代恩格斯与“私企”
假设存在一位虽是资本家,但确确实实支持无产阶级的解放,虽然他掌握的企业确实捐献大量资金给无产阶级,但是他的企业确实是由他所拥有,即确实是私企。
那么现在再把一个公有制企业放这,那么如何区分这两个企业呢?用什么?名称?管理制度?与同行业中工资待遇的比较?或者所有权?
当然,更直接的问法就是,如何将一个伪装成私企的公企和一个由当代恩格斯控制的私企区分开来?
如果我说,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或多或少的都暗中进行着一个“恩格斯计划”,即通过让信仰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伪装成当代恩格斯,打入资产阶级内部,分裂资产阶级,和外部的工人运动里应外合,打击与其竞争的私企,壮大恩格斯企业,并将之美化成平息工人运动的成功举措,逐步成为资产阶级中的决定性力量。
这项计划的优点是显著的,一方面通过工人运动的起伏,进行明暗的资源交换,改善无产阶级的待遇,另一方面,麻痹资产阶级及其支持者,同时取代资产阶级,接过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还能让资产阶级处于敌我难辨,无法团结在一起的状态。至于缺点,是失败了就保持现状吗?
那么如何证明我所说的“恩格斯计划”是虚假的?或者真实的?要怀疑每一个给无产阶级捐过款的私企吗?要怀疑任何所有权不清晰的私企吗?要怀疑每一个不对无产阶级强硬的私企吗?要怀疑每一个不对无产阶级动刀动枪的私企吗?还是说不用怀疑,不用证明,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正大光明的行动
对于工人运动的第二类,市场斗争,其最大难点就在于共同利益,抵制购买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却没有多少好处可言的话,那么抵制购买对于大众就很难达成一致,市场斗争自然就是空中阁楼。而能给几乎所有人都带来共同利益的,自然就是宣称属于所有人的公有制企业了,任何人虽然不能直接从其中拿钱,但说一句“这有我的一份”,总不会有人扫兴,跳出来反对吧。如果没人愿意出来认领那么自然就是所有人都有份了。
当然,考虑到这钱不能直接提现,又“饿着肚子也要进行市场斗争”应当是少数。所以“市场斗争”只在基本不影响到工作生活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那就对公有制企业提出一个既难又不难的要求,难在要和竞争对手不相上下,不难在有石头可摸。和竞争对手不相上下后,所谓的“抵制购买”,实质上就转化为,“在质量、性价比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择另一个替代品”这种很平常的行为
而且,事实上如果一个私企公开宣称其利润一部分永远属于消费者(无产阶级),那么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取代公企的作用。而这种宣称,是不是有点像资本主义极度发达,竞争激烈下的不顾后果的竞争呢?通过这种宣称将竞争对手占据的市场抢到手,即使要分出去一部分利润,但只要有得赚的话,何乐而不为呢?饮鸠止渴又怎样?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绕过资产阶级政府,将答应让出的利润直接用于无产阶级,以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
那么,只要资产阶级存在一个背叛阶级的叛徒,就可以进行这样的宣称,而无产阶级只要不是全体背叛阶级,那么自然也能配合,毕竟所谓配合也只是一次次再平常不过的购物选择罢了。
所以这光明正大的方法,只要“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 ”是对的,且所处行业属于低门槛,广受众的,那么“不相上下”的要求和无产阶级的支持力度也能够保证,再加上公企的特点“公企赚人民亏,人民未必真亏;公企亏人民赚,公企未必真亏”,或者说“买家和卖家都是我的人,凭什么输”,哪怕大打价格战也很难输,要输大概就是内部贪腐腐败了吧。但再怎么输,了不起就当它一直是私企呗,对于正常购物的群众来说亏在哪?
简单地说,如果确实没有好的办法将伪装成私企的公企找出来的话,那么无论是切实的制造“恩格斯企业”,还是单纯放烟雾弹,都可以迷惑资产阶级。
如果,“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是正确的话,那么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总能找到一个背叛资产阶级的资本家,和多数喜闻乐见的无产阶级,将资产阶级竞争推向白热化。
总结
说了这么多东西,实际上对于个人来说,虽然可以弄清楚,但是没明白也没事。
对于个人而言,首先要正常工作,因为这又不是罢工,其次正常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是市面上多了许多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企业的商品罢了。而当两种商品都能满足自身的要求,且价格差不多,那么偏向于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一方不是自然而然的吗?而且,这完全可以由自己的心情决定“偏心”的程度,既可以完全不偏不倚就看品质和价格,也可以只看品牌,开心就好呀。我觉得这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或者没法做到的困难的事呀。
而对于企业,只有山寨到位,不求全面超越,只要别落后太多。然后打好广告,最后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标明标志标语,表明身份。剩下的就看消费者(股东们)出力了,慢慢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坐等竞争的企业破产,然后低价接盘就完事了。
整个流程非常的市场经济,广告打得好,消费者喜欢,顺理成章的拿下市场份额,竞争的企业商品和服务卖不出去,裁员倒闭,而在竞争中获胜的企业接收其员工和资产。当然如果有垄断嫌疑,那也没事,了不起就罚他企业收入的百分之九十或者企业利润的百分之九十,想必他肯定害怕,主动请求拆分吧。
或许很多人还有很多问题,但为什么不把这一切当成是私企正常的竞争呢?我觉得市场经济在这方面挺好的,市场无形的大手还是挺有用的。
最后,或许有些劳动者会被误伤,失业等。但是,你赚的时候,大伙没道德绑架叫你分一分,现在你亏了,想让大伙给你点补偿?
至于一些个体户和微小企业,如果你的邻里乡亲也想进这一行赚点钱,那你说说他们能不能进入这一行业呢?
而这一切的意义在于,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并没有付出什么惨痛的代价,正如我之前所说,这本质上就是正常的购物选择而已。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并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是“资本家”变得更乐于反哺社会罢了。当然如果“资本家”反哺社会不好,那也可以是“资本家”更热衷于“贿赂”官员,然后贪污腐败的被发现了,“赃款”被没收后用于社会民生。这不都是很平常的事吗?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