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蒋跃飞|乌克兰危机面面观---演变与特点

火烧 2022-02-1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与主要特点,探讨俄美欧之间的博弈与安全威胁,聚焦地缘政治与国际局势变化,为读者提供深度解读。

  

4a1aa969f2e00e115785fffcbf9a88ef.jpg

  乌克兰危机面面观---演变与特点

  

  【作者按】当前,乌克兰危机是举世关注的国际热点,此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发酵,近一个多月来渐入高潮,目前仍在持续当中。期间,欧盟、美国、俄国围绕乌克兰问题都在进行着激烈的博弈,可谓波谲云诡,跌宕起伏。笔者从去年开始就关注和跟踪这一局势的发展和演变,观察着各国的表现,从中体味着国家间博弈和国际政治斗争的智慧和残酷。目前,局面的整体轮廓已初步显现,笔者开始将自己看到的和体会到的认识与感悟进行整理,打算形成若干篇分析评论文章跟大家分享。这是第一篇,接下来还要随着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和事件的演进陆续与大家见面。欢迎多提意见。

  乌克兰问题其实并不复杂,看看欧洲地图就很清楚了。1991年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地处欧洲的加盟共和国绝大多数都陆续归顺了西方并且陆续加入了欧盟和北约,现在与俄相邻的国家只剩下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除外)。乌国内的亲西方势力也一直努力加入欧盟和北约,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一直没能如愿。2019年2月,在时任总统波罗申科的主导下,乌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实现国家获得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资格的战略方针”。泽连斯基大选获胜上台后,更加积极地投入西方怀抱,去年下半年以来,欧盟和北约也明显加快了接纳乌国的节奏,这就在客观上给俄罗斯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果乌克兰一旦被北约收编,则在陆地上北约就基本形成了对俄的闭环包围,相当于把武器直接顶到了俄国的脑门上。于是去年末,俄国向美国和北约提出了保障其安全的“三个条件”,即:“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北约不再东扩及不在俄边界部署进攻性武器;北约组织成员恢复到1997年的状态。”美国和北约不但对此或置之不理、或虚以委蛇,而且还怂恿乌克兰对乌东部自治区进行武装挑衅。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俄国开始在俄乌边界部署军队,这就造成了俄乌之间的紧张状态。

  进入到2022年,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热点是乌克兰问题的持续发酵并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危机。先是1月10日,美俄在日内瓦举行了新一轮战略稳定对话会;1月12日,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会议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1月13日,俄罗斯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对话会在维也纳举行。三场会议越谈越僵,对方与俄立场严重对立,互不相让,最后都是无果而终。同时,进入2月份后,美国总统拜登及其幕僚极力渲染俄国要入侵乌克兰,并积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用以对抗俄罗斯。法德两国主要领导人马不停蹄地来回穿梭于美国、俄国和乌克兰间进行外交斡旋。据悉,马克龙已面见了普京和拜登,朔尔茨也面见了拜登和普京,但都没又取得预期的成果。2月8日,德法和波兰领导人在柏林举行号称是“魏玛三角”会谈,应该说,这次会谈象征意义较大,因为此时他们分别为:德国是七国集团、法国是欧盟、波兰是欧安会的轮值主席国。三国都希望尽一切努力确保欧洲不会发生战争。当地时间2月10日下午,德国、法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四国的政府有关负责人继1月26日巴黎会谈后,再一次在德国柏林举行新一轮的“诺曼底模式”四国会谈,以进一步调解乌克兰危机。会谈再次达成了俄乌遵守“新明斯克协议”的一致立场。11日,拜登与西方国家和北约的视频会上说,普京已决定武力入侵乌克兰,将在16日发动攻击。他提醒各国立即从乌撤离外交人员和侨民,以此进一步渲染紧张气氛。到16日,已有十多个国家的相关人员从乌撤出。12日,应美国要求,普京与拜登又通了一百多分钟的电话,形同鸡鸭对话,无果而终。据报道:近几日,因局势紧张,乌克兰有120亿美元的资金抽逃国外,多国来乌航班停运,乌国内许多富豪和公务员出走国外。今天,泽连斯基宣称乌国内局势平稳,安全是有保障的,他呼吁在乌外国机构人员保持镇静;要求本国离乌人员24小时内返回国内。

  总的看,美英等极少数国家铁了心要挑起战争,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包括俄乌直接当事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反对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这次挑起的乌克兰危机,由于极其不得人心,看来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16日已到,却传出俄罗斯已开始部分撤军的确定性信息,俄乌并无战事。美国一个时期极力拱火企图引起战事的企图已阶段性宣告失败。回顾这一阶段的乌克兰危机,有以下特点:

  1,极限施压,把美国和北约逼到墙角。俄国为了确保自身的战略安全,一出手就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逼美国和北约出具具有法律意义的书面材料予以保证。这就是上文提到的“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都很具体使得对方必须明确表态而无法模糊处理。因此,尽管美国几次口头说会给俄国一个答复,但每次都是推诿塞责,不敢直面问题。客观地说,对于这三个条件,美国和北约真的不可能答应,否则北约就得解散了,这是要命的条件。对此,俄国当然知道他们不能直接回答,就是要通过这种极限施压把他们的真实胆量逼出来。果然,被俄国的这一记“壁咚”,拜登立马就没了脾气,急忙表态说,他们绝不派兵进驻乌克兰,更不会在欧洲与俄国打仗,但如果俄入侵乌克兰,他们只能给予严厉的经济制裁。俄国的策略则是形成压力,但是要压而不乱。

  2,大军压境,把乌克兰逼到绝境。从去年12月以来,俄国在俄乌边界部署军队和进攻性武器,到目前驻军人数已超过13万,且有大量的坦克和火炮,对乌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乌总统泽连斯基赶忙向美国和欧盟求救。美英向乌提供了一些武器,德国拒不提供任何武器,只是给了5000个头盔。其他国家基本没有反应。本来泽连斯基指望借此机会让美国和欧盟帮助他收复东部地区,甚至收复克里米亚半岛呢。结果没想到现实是如此的骨感,美国除了提供极有限的一点武器外,却让乌克兰独自直接与俄国对决,欧盟更是躲得远远的。拜登不但表明美军绝不进入乌克兰参战,而且还极力挑动俄乌动手,这真是让泽连斯基感觉生无可恋,极其绝望。因此,德法等欧盟领导人与他会谈时,他都明确表示遵守“新明斯克协议”,并无进攻乌东地区的打算。至此,泽连斯基才如梦方醒,原来这些列强都是在利用他,没有人真心帮助他。所以,泽连斯基打算借西方的势力收复乌东和克里米亚不过是一场猴子捞月亮的幻想。经过这件事的折磨,泽连斯基应该清醒了,自己虽然占据着极其有利的地缘优势,但是如果找不到正确的国家方向,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历史的道路都摆在了面前,下一步乌克兰该如何抉择呢?现在还看不出苗头,作为一个喜剧演员,演总统能够演的很好,但是真的当了总统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能否当下去,存疑。

  3,美国调兵遣将,假戏真做,企图震慑欧盟,祸乱欧洲。可以不带任何偏见地说,这次乌克兰危机完全是美国一手导演出来的。先是暗中怂恿乌克兰对乌东地区武装进行挑衅,制造紧张局势,让泽连斯基以为美国能够帮他收复乌东地区,甚至可能一举收回克里米亚,因此泽连斯基还亲自到前线视察鼓劲。这样的举动必然激起俄国的警惕,于是普京就向与乌东毗邻的边界派出了军队。这时,拜登又不失时机地宣传俄国提出的保障安全的三个条件,并大肆渲染俄国要入侵乌克兰,同时开始向波兰和罗马尼亚调兵部署军队,军舰也开进相邻海域以增加紧张态势。这样,就不仅使得乌克兰感到紧张,整个欧盟也都跟着紧张了起来。于是才有了各类安全会议和德法等国的领导人穿梭外交和拜登与普京的频繁通话。这样以来,乌克兰危机就爆发了起来。这期间,美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也多次叫嚣俄罗斯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将在未来的几天或几周内随时入侵乌克兰,这就使得局势不仅愈益紧张,而且更加扑簌迷离。直到11日拜登亲口说,16日俄罗斯要进攻乌克兰,把紧张气氛推向了高潮,导致许多人逃离乌克兰,导致美欧等多个国家的股市下跌,油气价格上涨。至此,欧洲上空战云密布,乌俄大战仿佛一触即发。

  4,欧盟上窜下跳,晕头转向,空忙一场。对于日益紧张的乌克兰局势,欧盟领导人,特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最近一个多月来心急如焚,异常的忙碌,马不停蹄地穿梭于美俄乌之间进行调解,企图稳定局势,为可能发起的战争灭火。笔者认为,谈到后来他们可能才弄明白,除了美国竭力想挑起俄乌战争外,没有人想打这场仗。美国也不想亲自参与战争,只是挑唆他们两国单打独斗。但是更加吊诡的是俄乌两国也都没有同对方开战的想法。搞了半天,法德等欧盟国家白忙一场。

  5,中国隔山打牛,气定神闲,笑看美欧表演。对于这场危机,中国是何态度呢?用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我们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其实,我国政府的态度很简单,就是要求当事方俄乌两国回到遵守“新明斯克协议”的共同立场上去,也就是在乌东地区停火,不得生乱生战。这样的要求主要是针对乌克兰说的,它能稳下来,俄国没问题。这是表面的,我国的力量在背后。普京2月4日来北京参加冬奥会开幕式时与习总书记进行了会谈,两国发表了足以震撼世界的《联合声明》,签署了十多项经贸合作大单。这一举动使中俄两国的合作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不是结盟胜是结盟!在这次危急中,看看普京为什么能够这样从容不迫,底气十足?尽在不言中。

  这次危机的产生,从根源上说是北约扩张势力范围和美国遏制打压俄罗斯的结果,其演变是美国借机削弱欧盟势力,挑动地区矛盾,制造地区动荡,促使美元回流,缓解其国内经济金融问题的常规套路。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极其复杂,需要深入到其国内的矛盾运行中去思考才能正确把握。这些问题,待笔者后叙。

  本文写作于2022年2月16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