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B 站审核岗员工猝死事件
2013 年,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曾在一本杂志上发表过自己对工作的看法。面对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格雷伯提出了一个有些毒舌的观点:他认为很多工作都是“狗屁工作”。
2018年,他把关于“狗屁工作”的理论整理成书,出版了著作《狗屁工作:理论》(Bullshit Jobs: A Theory)
1930 年,西方学者凯因斯预测 20 世纪尾声时,人类的科技将有长足的进步,所以像英国或美国这样的国家,一周只要工作 15 小时就够了。
从科技层面来看,20世纪人类科技缺失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却并没有实现那位学者的预言。人类的工作时间不仅没有丝毫的缩短,甚至还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中进一步增长。
格雷伯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人类硬生生制造出了很多完全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工作。伴随着技术和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工业、农业等生产性部门的劳动者数量剧烈下跌,但与此同时,公共部门行政人员、销售广告人员、法务人员、保险推销员、金融从业者、地产中介人员的数量却翻倍成长。
在格雷伯看来,这些工作其实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它们的存在,“简直像是为了让我们每个人乖乖上班,有一双幕后黑手造出不知所谓的工作来”。格雷伯把这些没有意义的工作,叫做“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
衡量一个工作是不是“狗屁工作”的标准,就是看它消失了之后,人类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一份工作被消灭之后,对社会没有造成任何的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正面影响,那么这些工作就属于“狗屁工作”。
格雷伯说:
你平时不会关注护士、垃圾清运员或技师,但若他们化作一阵轻烟消失,你会立即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后果。少了老师或码头工人,世界马上要遭殃;就只是少了科幻小说写手或斯卡音乐家,也会是更糟的世界。至于私人企业执行长、游说员、公开研究员、保险精算师、电话销售员、法警或是法律顾问,他们消失后人类会承受怎样的损失,一时半刻还看不出来 (很多人断定人类会变得更好)。
就比如前段时间的“双减”政策出来后,数十万教培行业的就业岗位没了,但我们这个社会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反而减轻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负担。这就说明教培行业的工作,就是毫无意义的“狗屁工作”。
其实,我们这个社会中还有很多行业,跟教培行业非常类似。
“狗屁工作”的存在,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它一方面表现为人类工作时间的延长(至少无法缩短),另一方面是让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无法感受到工作的意义感。格雷伯说:“所谓地狱,就是一批人个个耗费大把时间,做他们不喜欢也不特别擅长的差事。”
在这种状况下,很多人“把整个工作生涯都花在了他们认为不必要的事情上。这种情况对他们道德和精神造成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这甚至可以称之为我们集体灵魂上的一道伤疤。”
在工作过程中因为过劳猝死,这是当代中国职场频繁发生的悲剧。但更悲剧的是,他们是为一些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工作而死。
让我们为猝死的B站员工默哀,愿天堂没有“狗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