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思维来解决城市顽症
今天又看见警察城管联合执法,在马路上取缔黑三轮黑摩的,来维护城市的交通秩序,保障居民出行安全,这当然是件好事。因为黑三轮黑摩的屡禁不止成为城市的一个顽症,但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屡禁不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的城市在不断地扩大,政府虽然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但是无法做到让每个居民出门就能乘上公交车或轨道列车,因此,在站点与居民区之间出现空白地带。这段距离步行呢路有点长,每个上班族都是急匆匆赶路的,去时怕上班迟到,回来要急于做家务,有小孩的更是惜时如金,所以就产生一种市场需要,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黑市就填补了政府力所不及的地方,满足居民出行想方便快捷的需要,同时也产生扰乱正常交通秩序和会危及人生命安全的问题。
其次,从事黑三轮黑摩的的人多数是进城寻找工作谋生的农民,政府无法通过城市为这些人提供充分就业机会,而这些人又需要吃饭,养家糊口,形成矛盾。政府如果一直依靠强制力,通过取缔来消除城市这个顽症,就会影响到这些人的生存,想一想自己的饭碗被敲掉会怎样反应?城市中依靠这个黑市谋生的人不少,可以讲是个群体,在社会就业机会紧张时,这些人想方设法为自己制造饭碗,依靠自己劳动来生活,社会就应该给予同情。他们这样做总比去做医托、票贩子、三陪、贩毒等要有利于社会。社会的思路就是怎样把这无序黑市,引导到社会能够接受上去,变成一种符合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的正当行业,双赢。
政府要改变非白皆黑的思维方式,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不能用黑白对立的观念,来看待社会中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在黑与白之间产生一个灰色地带,来容纳这种不合法却是城市生活需要的、而依法执行会让城市生活产生不方便的行业。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部分农民离开农田,进入城镇变成非农业人;所以这些自己到城市来寻找饭碗的农民,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入城市的。而正是这些进城打工和自谋生路的农民,成就了我们今天繁荣富裕的城市生活,他们成为扛起城市生活的基础,社会则用低报酬让他们成为贫穷的弱势群体。如果这时再以严格执法的强势站在他们面前,避免得了愧疚吗。对他们宽容一点也是城市对农民工为城市作出贡献的回馈,避免城乡界限成为制造对立情绪的因素。所以,我认为对黑三轮黑摩的这个顽症,要换种新思路看待。
政府最好把这个问题摊到舆论上,还有流动无证摊贩等社会顽症,发动城市人和进城农民一道来讨论怎样看待,各抒己见,提出方案,通过辩论形成共识,有了共识,就会产生各方都能接受的折中解决办法,可以彻底消除黑市。人人参与总比政府独自决策更加科学吧。
在国际活动中提倡对话寻求共识,在国内更应该提倡对话寻求共识,政府要摆脱父母官的传统意识,把人人平等通过与民沟通协商体现出来。不要遇到事情就拿出法律规章制度当做尚方宝剑,法律规章制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今天我们的社会会怎么样呢。
在法律规章制度外,还有舆论作用,许多社会问题,包括黑三轮黑摩的,相信都能通过舆论找到解决办法。用社会共同意志的力量治理社会秩序,应该比单纯依靠强制力,更有效果,更能得到民众的支持。民众产生舆论力量,舆论力量又反过来约束民众行为,增强民众是非观念,推动社会向文明发展。而政府能通过民众自觉意识,减少社会秩序管理成本的支出,减少强制力的使用,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让我们的社会多些依靠对话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舆论能够成为法律规章制度之外、产生规范秩序力量的灰色地带,就让它发挥作用吧。
【完】
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