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就从“顺溜”说起

火烧 2009-07-1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我的兄弟叫顺溜》展开,反思主旋律影视作品对历史的淡化与扭曲,强调真实反映历史的重要性,探讨亮剑精神与东北抗日的真实背景。

  《我的兄弟叫顺溜》这部戏7号就在中央电视台播完了最后一集,这顺溜跑来跑去跑了这么多集,集神侠勇武狙击无影于一身,总算开枪啦,不过,不打日本军官,先打日本旗,再打日本将军的骨灰盒,你看,寓意着反对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和上层军阀呀,这顺溜,还了得?有大智慧啊,动机呢,却是为姐姐报仇!
  这剧呢,我没看几集,刚一入眼,见一个走路里倒歪斜的人进入画面,却穿着新四军的军服,一张嘴,可就是不着四六了,演员做派上明显往《亮剑》李云龙上靠,扎扎呼呼,就感到诧异,问边儿上的孩子,这是什么人啊?孩子就向一侧甩打着拇指,故作油气状儿的说,啊,新四军的司令!我的天,新四军什么司令能这个样子啊?我屏息往下看,你还别说,按剧情交代,这人还真是什么新四军六分区的司令兼团长,名字陈大雷。
  这顺溜呢,据说是喝狼奶长大的,而陈大雷呢,自称出生时霹雷下降,于是,大批的鬼子,团团的国民党军都吃不下这二人,只能兜着走。
  你说那冯小刚拍戏,《手机》啊,《非诚勿扰》啊啥滴就是个玩儿,商业性炒商业性做,有钞票拿大家乐,中间搞了个《集结号》,掌握的还不错,人家虽然拍戏是为了票房,可不隐讳动机,也没胡云。
  可再看现如今这些挂靠着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其淡化核心主旨的势头是坚决的,一致的!同时,却又死抓住这旧瓶子不放手,装进瓶子里的确是假冒伪劣的汤水儿,太讨厌了!
  一个新四军的战士,司令团长都不在话下,看不到同志关系,称兄道弟,想干啥干啥,学着前苏联影片里狙击手的样子,大背着步枪,满世界游走,窜房过户,一个人,一杆枪,追的日军哭爹喊娘嗷嗷叫,小孩子们看的直跳,兄弟我看了脸上都挂不住啦,为啥?这就是意淫吗,这就是脸大不知道磕碜吗!
  这一段以来,影视作品里类似的人物纷纷出炉,最火的当属《亮剑》了吧?你看那李云龙,瞪着个大眼珠子,沉着嗓子,言来语去,动辄老子,出言兄弟,喝大酒,娶媳妇儿,拿政治委员当一头蒜,原型却定在刘帅手下的团长,这团长可是有帐可查的啊,八路军当时只编为3个师的啊,这里面的团长可就不小啦!就是连长谁敢说就像李云龙那样的呢?
  再者说啦,你说80后90后的看罢这类演绎以为是真实的也就罢了,最搞笑的是啊,咱国内有艘船不是在索马里海域与海盗对峙了吗,海盗后来放弃了,国内就欢声一片,电视记者采访那50多岁的船长,这船长就抖抖擞擞激动了,说俺们靠的就是亮剑精神啊!
  上例且当做笑话听吧。
  问题是顺溜陈大雷也好,李云龙等人也罢,我就奇怪,就靠这种所谓的劲头,悍气,以及鼓噪一时的亮剑精神就能打败了日寇、蒋军和武装到牙齿的美李匪帮?
  《潜伏》这部戏拍的不错,没有太随意恶搞,可是,同一个问题,主人公余泽成忍死潜伏,忠贞不渝,为啥?戏里说啦,为左蓝一人尔!
  你看,都避开这一脉。
  不论是滥造的剧还是精致的戏,到了这关口,却都淡化了这最不该淡化的一层。
  日寇的铁蹄,当年肆虐一时,“九一八”不到3个月就吞并了东北,日本人最初动手的时候,全东北的关东军也就万把人,还包括一些四五十岁所谓的"在乡军人”,而单单北大营的东北军就有多少人?他们有没有“亮剑”精神?他们文弱吗?
  这单纯而来路可疑的“亮剑”精神抵挡不了兽性的日寇,而劣质的悍气不等火候到已经是提不起来了。
  这话听着不舒服吗?那么,仅就东北而言,沦陷14年当中,从1931年开始,义勇军高潮时,人数有30万,其中李海青大股曾经打到伪都现长春城郊,可是,旋即星散。最后与日伪厮打硬磕的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到日寇投降。
  凭的是什么精神?各位呀,咱既然以那个时代做背景,就要真实的反映那个时代,不要涂抹,掩饰,乃至一厢情愿或者别有用心的去修正。
  为理想,为主义,为阶级,这些,难道羞于出口了?OUT啦?
  今年是建国60周年,挂靠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如过江之鲫,纷纷而来下,一直说着的还有一部叫《建国大业》的片子吧,好像搞成了影视界大腕儿明星的一道大菜,都去票一把呀,这剧,不晓得又被诠释和戏说成什么样子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