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田忠国:无阴谋论者只是为了同美国合伙搞阴谋

火烧 2011-05-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无阴谋论者实为与美国合谋,揭露其推动华盛顿共识导致经济主权丧失,强调改革标准与价值颠覆的深层政治目标。

田忠国:无阴谋论者只是为了同美国合伙搞阴谋  

----兼致陈奎元先生书  

田忠国  

中国有一种现象,越是著名的学者,越说美国控制中国主权经济不是阴谋,越说“华盛顿共识”是中国改革的圣典。反之,越是揭露美国的经济战、金融战阴谋的学者,越是被边缘化,比如说杨斌、黄卫东、张宏良等先生。也就是说,谁揭露真相谁被边缘化,谁掩盖事实真相,推广“华盛顿共识”,并以“华盛顿共识”为中国改革的唯一标准,谁就越著名。  

从逻辑上说,这一现象本身就证明是个阴谋。  

所以,我们认为,无阴谋论者的理论逻辑,本身就证明,无阴谋论者只是为了同美国合伙搞阴谋。当然,我们捅破这层窗户纸,某些人可能又恼羞成怒,发动“三炮部队”成员骂我们了。不过,我奉劝“三炮部队”还是拿出点水平来好,比如说,有人为美国撰写的武装侵略中国的发言稿,那才上档次。当然,文字功夫上了档次,其身份地位也一定有一定档次的,所以,对于上档次的“三炮部队”的大作,国家安全部门是不是有责任盯紧一点?当然,可以把高水平的“发言稿”放出来,我们可以不知道“三炮部队”在哪里,国家安全部门还是应该知道的,不然,“三炮部队”换了真炮弹扔出来了还不知道人在哪里,是不是有点太搞笑了。这些问题是国家安全部门的责任,不提。继续我们的分析。  

以“华盛顿共识”为价值标准和改革标准,必然导致两个颠覆:  

一是价值标准、价值目标的颠覆。  

二是经济制度的颠覆。  

价值标准、价值目标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也即,政治上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和政府权力的价值目标,或者说是权力的奋斗目标,和人民大众政治权利的定位与排序。经济制度则是上层建筑的基础。换言之,经济制度决定政治制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无阴谋论者两个颠覆的政治目标了?这还需要我们直说出来吗?数年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叫“警惕经济学研究背后的政治阴谋”,我们就是从价值逻辑的角度,洞悉了某些著名学者的必然逻辑的。直到去年,陈奎元先生才严厉警告,不要借改革的名义篡党夺权。可惜中央发现得有点太晚了,因为,中国主权经济已被美国控制21个了(总共28个主要行业),而到了目前,我们转载陈奎元先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文,“xx论坛”也一律删除了。这一事实证明,能够包容异质思维的今天,“x是论坛”也无法容忍陈奎元先生的非异质思维了。  

从逻辑上说,陈奎元先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文不被包容,超越了某些人规定的异质思维的范畴,而辛子陵的“当前任务与形势”才是他们的同质思维。在这种情况下,陈奎元先生,继续文质彬彬显然更加危险了。您说对吗,陈先生?  

如果我们不是眼光仅仅盯在国内,而是把世界格局放到平面上,就不难发现,其实美欧齐汇利比亚之后,两支暗箭式的箭头,一前一后正在朝中国袭来(张文木先生称之为狼群)。再看看美国成功颠覆了中国的价值标准、价值目标和经济制度后,在加紧对中国主权经济控制的同时加快了媒体控制的步伐,而网络上的“三炮部队”,正在为美国制造武装侵略中国的理论依据。与“三炮部队”相互配合的,是某些政治和知识精英,在理论创新和改革的名义下,联合制造社会事实,为“三炮部队”提供论据。面对这么一个巨大的阴谋,只能证明无阴谋论者是美国的同谋,大家说对吗?  

其实,陈奎元先生“不要借改革的名义篡党夺权”这句话的后面,还应加上不要理论创新和改革的名义颠覆国家。这才能全面而又准确的构画出无阴谋论的精神本质或者说价值目标。我们研究政治经济问题比较晚,发现有人借理论创新和改革的名义颠覆国家同样比较晚,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该反击颠覆了。  

很显然,薄熙来是第一个用行动拿起反颠覆的武器向颠覆者表明其基本立场的,因此,眼看着全面实现颠覆目标的颠覆者非常振怒,把矛头一直指向薄熙来,恨不得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当然,我们也发现了加在薄熙来头上反颠覆的紧箍咒,即,否定文革。从国家安全战略学的角度说,文革无疑是反颠覆最佳武器,但有人为了取信美国,禁止使用反颠覆的武器了。  

因之,历史的悲剧必然导致悲剧的历史。  

我们曾经一再说,如果为政者和主流知识精英,一旦从个人利益的维度思考问题,治理国家的智慧立马消失,代之而起的掠夺欲的狂舞,进而颠覆整个国家。或许,这才是有人热衷于以“华盛顿共识”为唯一标准的改革的原因。  

2011-5-2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