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狱党

火烧 2011-09-0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揭示狱党如何通过刑满释放人员掌控地方政权,反映刑满释放人员就业困境与地方治理失衡,探讨假酒产业与社会矛盾交织下的特殊现象。

某不毛之地,经济落后,民不聊生。其地酒厂甚多,造假酒而已,为当地之经济支柱。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民风败坏,善被人欺,恶则得势,民间乏有良善温和之辈,多无赖恶霸。恶人无所顾忌,为非作歹,犯罪活动历来猖獗。  

   

年年皆有人因犯罪被捕、被判。刑满释放后,刑满释放人员竟理直气壮上告当地政府,诡称冤枉,并以赴京、往省城等方式给当地政府施压。当地政府惧于当地假酒产业被搞垮,亦无可奈何。其初,不厌其烦苦,派车赶往京城、省城接回访民。然接回之后,虽好生安抚之,却因未能满足其欲而不能防其反复赴京、往省城。年复一年,接访路费竟至天文数字,几乎不可胜数。最后,迫于无奈,惟有妥协从命,安排就业。  

   

如何安排?酒厂所提供之就业岗位,着实有限。而刑满释放人员,个个好吃懒做,凶横野蛮,去往酒厂,事苦而力贱,亦非其所愿。酒厂不可,除机关外,亦无别处赖以安顿之。最终,领导们做出集体决定,将刑满释放人员安顿于机关。  

   

机关年复一年,加人无数。虽于经济方面,为沉重包袱,然机关人员随年递增之趋势,举国皆然,亦无可改变。既然无可改变,也就任其如此了,也算是一种顺其自然吧?  

   

此政一出,当地原计议读书改变命运者,竟至弃学犯罪了。  

   

自古中国,好讲究所谓乡谊,所谓年谊,以为交结朋友并获领导提携之契机。随狱友之增多,狱友中为党魁为领导者亦然涌现,狱友之相互介绍入党、相互提携、相互培养,一时间蔚然成风,沆瀣一气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为得势,自号为狱党。狱友赖狱党之契机,竟至发达者,数目甚多。狱党迅即宰执当地之政权,往往有非狱友即将获提拔者,狱党中出人头地者必然压制之,声色俱厉宣言:尔辈何德何能?不能反思初为何等资格入我府衙乎?  

   

狱党当道,其持政,竟至如此凶蛮。狱党之言,明示正规干部皆狱中来者。久而久之,当地机关,从各乡镇党委书记,到一般干部,皆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之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即如海外名校镀金归来之学者,如众星捧月般,迎来机关上班,此亦成当地见怪不怪之惯例。  

   

狱党之兴也,非止于当地。未几,当地兴办刑满释放人员改造成就展览会,竟至为宣传部树立之光辉典型,向全国推广。数十种严令各地政府给刑满释放人员安排就业之省级文件,旋即下发于全国。  

   

狱党遍天下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