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人民币汇率命运
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马上于本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预料金融议题特别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必将成为双方对话的最大焦点,为什么呢?美国不久前还盛气凌人志在必得要尽快宣布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尔后却“莫名其妙”地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召开之前宣布推迟作出决定,紧接着美国财长盖特纳4月初突然访华,之后,有关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似乎已束之高阁归于宁静,中国的官方及主流媒体也刻意淡化该问题在本论对话中的色彩,而一致认为中国的注意力将主要集中于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的核心利益,这实在大有转移人们视线的之嫌之虞。
然而切勿忘记,曾几何时,人民币汇率成为众矢之的,一度甚嚣尘上:
美国在2009年9月25日的20国金融峰会上一获取中国的“庄严”承诺,奥巴马立马反目:人民币汇率必须升值!
随着美国的一声号令——
10月2日,七大工业国(美、英、法、德、意、加、日)特意在土耳其发表联合宣言,要求人民币升值;
10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挺然附和”,要求人民币升值;
11月13日,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国“遥相呼应”,集体要求人民币升值;
11月30日,欧盟也“龇牙咧嘴”一番,要求人民币升值;
2010年新年伊始,七大工业国即煽动媒体“摇唇鼓舌”,再次要求人民币升值;
2 月5日,七大工业国又在加拿大“嘟嘟囔囔”,继续逼压人民币升值。
现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鸣锣开场,以美国的一贯作风必然会拿人民币汇率说事做文章,但美国又是举世公认的一向精明,在对话前夕不怎么鼓噪人民币汇率了,是为了更多地得到什么?抑或已经得到了什么?虽然冥想也不得而知,却有十二万份的理由值得我们深思。
上一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在金融领域,美方承诺将进行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以构建一个更稳定的金融体系,中方则承诺将推动利率市场化和消费融资,并加快审批QFII投资额度至300亿美元,然而,美国没有做到,中国却在不折不扣地执行,融资融券开闸了,股指期货也开笼了,换来的是一个难言的结局,美国变本加厉地朝人民币狠狠施压,重重地踹脚,人民币汇率满带血泪和伤痛挣扎着呻吟着。
中国的精英们为了本论对话的“圆满成功”,不仅在舆论上对美国高唱赞歌,宣称全球都在争相买入美元,大颂特颂美元的坚挺,而且在行动上也绝不含糊,3月份以来不断增持了数百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似乎领了“旨意”倒讳莫如深了,这是一个绝对极其微妙玄之又玄的信号!
透过中美汇率大战的滚滚硝烟,美国不可能就这样“良心发现”而“饶了”人民币汇率之命,正如美国财长盖特纳3月24日在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所说,未来三个月,美国将透过系列峰会,包括胡锦涛访美、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会议、以及5月底在北京举行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能促成中国汇率政策的改变。听起来是多么轻巧,略作分析就知道暗藏“杀机”,三个月时间实质是对中国下的最后通牒,在此时间之内,满足了美国那好说,没有达到美国的如意算盘,那么没什么关系,三个月后,咱们走着瞧吧!
依美国的强盗逻辑和霸权本性,人民币汇率的命运看来凶多吉少!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