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补贴该给谁?
近日,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公布了《关于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的若干规定实施办法》,“实施办法”规定,跨国公司在京新设立或新迁入京的地区总部,最高补助1000万元人民币,租用办公用房第1年补助30%,自建或购买办公用房每平方米补助1000元人民币;对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地区总部,最高给予10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对地区总部1位主要负责人以市政府名义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人民币。同时,高管人员办理北京户口,可不受学历、年龄等限制。(6月29日《法制晚报》)
当前,各国政府都在施展拳脚,出台各种刺激经济政策,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在我国出口和消费两驾马车疲软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果断提出了“扩内需,保民生,促发展”的指导方针,特别是以政府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活动等各种惠农政策;加强信贷向中小企业的倾斜,支持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
然而,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与中央“扩内需”的指导方针背道而驰,难见厚爱国内中小企业之心,却青睐于外资巨头之情,竟许诺给予进京的跨国公司最高千万元的巨额补贴,这样的大手笔真是让人咂舌不已!
黑居易不禁要问: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操盘纳税人的钱,不是为“扩内需,保民生,促发展”而服务,而是找个名目向跨国公司示好献媚的吗?他们动辄补贴千万元的大手笔,是否经过了纳税人的同意和许可呢,是否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与授权呢?如果没有,如此借花献佛的方式岂不太儿戏了?如果所有的招商工作都采用这种“补贴先行,钞票轰炸”的套路,那是不是太没技术含量了呢?再说,即便政府部门舍得花血本,千万元娶个洋媳妇进门,值么?当地政府的软实力能否同步跟上呢?
俗话说的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肆虐的今天,我们的政府部门不应该继续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却对国内中小企业的困难视而不见,而应该聚精会神扩内需、想方设法抓就业,全心全意保民生,这应该成为一种共识,否则难免“劫贫济富”的嫌疑,也难免误入南辕北辙的歧途,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须知,有太多的科技含量高、增长强劲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须知,有太多的教育、环保、医疗等国家公共事业的欠账,需要财政补贴来弥补;须知,有太多的生活困难的低保户、为找工作发愁的大学毕业生等弱势群体正在嗷嗷待哺,需要政府慷慨解囊。
千万补贴该给谁,不是明摆着的吗?
黑居易 2009.6.29 晚 草就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