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的最后一天我们都哭了
宗翰注:
自从有互联网以来我一直在查找宜宾县(不是宜宾市)的福林山,十多年来无数次查找,就是找不到,只有外省的福林山,就是没有四川省宜宾县(不是宜宾市)的福林山。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人们去世外寻幽的兴趣日增,我对宜宾县(不是宜宾市)的福林山的怀念也与日俱增。我相信那里由于偏僻和原始,开发难度很大而至今得以保存真正的纯净和绝对的与世隔绝,是早已不复纯净早已成了闹市的九寨沟无法比拟的真正的世外桃源。
可惜我问过非常多的宜宾人,就没有人知道,连听都没听说过。这更加证实了我的估计——那里是丝毫不掺假的彻头彻尾的原始森林。
《久远的回忆》
胡宗翰 2011年5月8日
胡宗翰学派经典舞蹈研究室
月亮出来亮汪汪
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
哥啊
哥啊
哥啊
山下小河流水清幽幽
你们到过那样的地方吗?你们体验过那样的情景吗?
我到过,我体验过。而且那情景经常来到我的梦中。
我念到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是1958年下半年,正值全民大炼钢铁的最高潮。宜宾市的中学全体师生都前往宜宾县冠英乡的福林山烧杠炭。四川话叫烧杠炭,普通话叫烧炭,就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说的那种木炭。
我们那时候全心全意地牢记着一个数字:1070。
为了在1958年的最后一天全国钢产量达到1070万吨,全国人民都沸腾了,就连周恩来都在西花厅架起了小土炉和邓大姐日日夜夜的打铁啊。
啊,那山真大,望不到边,天就像一个洞,四周全是大山,天好小啊。山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大树,主要是松树。我缺乏植物学知识,不甚明白具体是些什么树,反正尽是冬夏常青松柏树吧。
那时候没有什么环保意识,什么叫做无污染,什么叫做空气清新,没这些概念。反正就是人迹罕至吧,反正就是与世隔绝吧,反正就是除了山还是山除了树还是树吧。
至于鸟儿那简直是一点都不稀罕,一天到晚都在身边飞啊,一天到晚都听见鸟儿的歌声啊。有时候还会看见松鼠在密林里面钻来钻去。
老师和同学们都编成一个一个的小组深入到深山最深处去伐薪烧炭去了。我却被任命当通信员兼小报记者,任务是在各个伐薪烧炭点之间以及各个点和上级机关之间传递信息(那个时代哪有手机啊,哪有互联网啊,连无线电都奢侈到一个学校也没有一台啊)同时收集鼓舞人心激励士气的新闻例如好人好事特别是战果战绩写成稿件及时发表在战地小报上面,再把小报送到各个伐薪烧炭点。
顺便说一下,凡是有下基层的事情总是轮不到我。1965年下半年我在北京矿业学院念到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和全院师生一起参加了河南平顶山矿区的四清运动,老师和同学们都编成一个一个的小分队和更小的小组深入到基层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去了,我却被留在上级机关担任了政治秘书,负责把下面送来的进展情况整理出来,负责为领导讲话起草讲话稿,负责把中共中央和河南省委关于四清运动的文件摘要编辑出来作为学习文件下发,还负责从师生和当地群众中选拔文艺尖子排练节目演出,记得我那时抓了两个成功的节目,一个是《白毛女》的前半部分到大春参军为止,一个是表现矿工苦难的舞蹈。
话说回来。有一次我看见了大蟒。是在山脚下一条小河,那小河被密密麻麻的浓荫所覆盖,不小心几乎不觉得那里有一条小河,因为全部的视野都被不见天日的树木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所遮盖,除了树林和各种植物什么也看不见的。
就在那样的环境中,我忽然觉得面前不远处有什么东西在缓慢地移动,尽管移动的速度极慢,但是在无边无尽的植物世界,又不是鸟儿或者野兔和松鼠之类来去迅速,而是慢慢的移动,这反而让我吓了一跳。定睛一看,竟然是一条花花绿绿的大蟒,因为它太大,而那个环境又太拥挤(被树木和各种植物包括许多枯枝败叶挤满),所以它的蠕动极其缓慢。
虽然蠕动缓慢,毕竟还是在蠕动。也幸好它在动,如果它完全不动,那我就有可能走了进去,那么我就会遭遇危险,而我孤身一人,周围大山和原始森林的世界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即使我死在那里,也需要经过许多日子之后才可能有人发现。说不定当有人发现我的时候已经无从辨认我的尸骨是谁了。
我毛骨悚然地赶紧逃离了那个地方。
大山而又是大森林,所以多雨,加之又是秋季,经常是淫雨霏霏连日不开。脚下的路都是山中小路非常窄小而且泥泞不堪。穿雨鞋并不现实,既不防水而又很滑。现实的山中鞋是草鞋。但是草鞋耐磨性差,一双草鞋穿不了多少天就磨坏了。天气渐入深秋,苦矣。
我竟然看见了爸爸。
宜宾市的中学师生都去了的。我在宜宾四中,爸爸那时候在宜宾师范。我只知道爸爸也随同宜宾师范去了福林山,却不知道他在哪里。正因为我的工作就是满山乱跑,我去过的地方比谁都多,所以我有一次就来到了宜宾师范的地盘,不怎么费劲就找到了爸爸。大概是因为宜宾师范的级别比较高一点的缘故,爸爸 和几个 老师住在一个祠堂里。那可是我在福林山一带走遍了群山所见到的唯一的像个样子的建筑。详细情况我记不清了。
到福林山伐薪烧炭是1958年下半年。上半年呢?一面在上课一面在大炼钢铁:我们也搭建了小高炉,日夜不停地大炼钢铁。其实只不过是把一些收集来的破烂炼成一团而已。记得通宵有人值班,大家轮换着睡觉和值班。所以寝室里隔些时候就有人进出,睡觉倒也踏实,因为太疲倦。
就在那些日子我的心情却很好,而且忙里偷闲自学了识谱,无时无刻不在唱歌。我并没有觉得大炼钢铁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并没有觉得大跃进是大折腾,反而觉得新鲜有趣。这里记录了我亲身参加大炼钢铁的难忘岁月中的点滴片段,我们真诚地投身热火朝天的事业中。那千真万确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啊。
一九五八年的最后一天,人民日报头版以通栏的套红大字还有一串大红灯笼喜气洋洋地公布了那年全国钢铁总产量达到了1070万吨。
我们都哭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