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新中国之新

火烧 2011-09-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探讨新中国美学特征,强调明晰、活力、睿智与开放的美感特质,结合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分析中国艺术创新与文化大革命艺术潮流,体现新时代的审美追求。

——美感的概念  

 2011-9-1 

真正的美感必定是具有清晰、活力、睿智、开放的特征。美术重在表达出生活中让人感受到灵动的惊世美感。

美感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渐进的催生。人们需要不断感动,感受到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变化,尤其是那些蕴含着人类优秀品质的风雅意蕴。使得人们在各种惊叹中,沉下心来追求更美好的新生活。  

白云没有明晰的轮廓线条、大山没有轻柔的感觉;如何能在无边的荒漠中感受睿智?那是不是就没有美感?

辩证法是哲学,辨证法则是物质力量的相对统一,美与丑是通过对比而具有价值意义。美的概念也是人们认知过程超越平庸生活的一种感受。

只有那些具有明晰、活力、睿智和开放的特质,才具有进入现代生活的能力。没有这些美感特质,进入现代社会进行创造就会很困难。所以,这些美感是启发世人的重要灵性。

西方社会对于“幽默感”很欣赏。这也是由于西方社会困惑需要突破的需要,于是,幽默感对于事物的超越,就显得更为灵性、洒脱。

现代性使得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充斥着“迷茫”。现代派的形象,往往是模糊的。立体派、野兽派、达达主义、荒诞派戏剧,无不表明西方社会的泥沼世态。

一种超级现实主义艺术,以绝对逼真的形态再现人们真正的精神意态,便登场亮相。有一种技术将人的私处展示出来,以消除“青春期萌动”因对它遮蔽形成的神秘性。这也是一种解放。但,这是不是一种艺术呢?

艺术,对于中国人来说,其价值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吸引人们的好奇目光,通过人们好奇的审视,使得人们感受内在的某些意蕴。神似,就是讲究笔意。

文人画,往往并不比“工笔画”有功夫,缺少素描的功力。但,文人却更鼓吹自己的一套标准,从而生产出文人市场的价格。“馆阁体”书帖,就不像文人的性格更为学者乐道。这是一种个人立场的显现。一种时尚或者主流思潮,只是统治阶级思想的一种变幻而已。美感无不是话语权的一种显示。这种显示在西方自由世界,又何尝不是一种统治阶级认可的意态呢?

真正具有领导世界人民统一到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美感,必然是具有明晰、活力、睿智和开放的意态。相对主义、颓废之风、消沉消费又怎么能引导人民统一力量,推翻统治阶级的压迫与疯狂霸道呢。

中国在1949年,迎来了新希望。新中国的艺术从此形成了古老文明新生的明快、宏大、硬朗和蓬勃之势。齐白石,黄胄,黄宾虹,石鲁,潘天寿等等与新木刻画一起,形成了以毛泽东诗词艺术为特质特色的文化高峰。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文化大革命艺术潮流。

中国结、中国红似乎有着鲜明的中国特征,红色象征火,是旺盛的色彩。中国每一次红起来,都是一次改朝换代,烧掉腐败,迎来朝气。新中国以“三红”小说为特点,红宝书为旗帜,曾经见证革命潮流的燎原之势。当然,更为可贵的是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战无不胜的旗帜下,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崭新的奉献篇章。

人们的思维应该是清晰的,有信仰的,有功效的,建设稳健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有着宽广的胸怀,容纳世界先进的文化和优秀品质,融合、共建一个新世界。

自信来源于实践带来的勇气,批判地继承世界各民族传统,创造出共产主义新的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政治、文化的美感特质更为鲜明,就像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那样明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必将为人类奉献更多的精神力量,这就是真正的政治美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