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信润之,只能说明你没水平”——纪念陈毅元帅逝世50周年
50年前的今天,1972年1月6日,中国.共.产.党.员,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著名军.事家,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上海首任市长——陈.毅同.志,不幸在北京病逝。

4天之后,毛.主.席临时决定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当时,他只穿着睡衣、睡袍,外加了一件灰色大衣,就急匆匆的冒着天寒地冻赶往八宝山。
陈.毅夫人张茜见到毛.主.席后哽咽着问:“主.席,你怎么也来了?”
她说:陈.毅不懂事,过去反对过毛.主.席。
毛.主.席打断她的话说:不能这么说,也不全怪他,他是个好人。
毛.主.席还勉励陈.毅同志的子女:“要努力奋斗,陈.毅同志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是作出贡献,立了大功劳的,这已作了结论。”
陈.毅同.志的追悼会,周总理致悼词,毛.主.席站在前排,袖子上还带着黑纱,静静地听着悼词。毛.主.席还和大家一样,向陈.毅同志的骨灰盒行三鞠躬礼。
可又有几人知道,因为受了冷,毛.主.席在离开八宝山时,已经无法迈开脚步自己上车了:腿肿得弯不过来,没有力气了!
这是毛.主.席生前参加的最后一次追悼会,这次追悼会以后一个月零两天,毛.主.席曾一度失去意识休克了,经过抢救才恢复了过来。
毛.主.席晚年战胜病痛的折磨,身穿睡衣出席陈老总的追悼大会,展示出两位革.命战友的深厚感情。
毛.主.席用自己的举动,向世人昭告:陈.毅同志毕生坚信马.克.思.主.义,坦荡无私、爱憎分明;无论是放弃富贵家庭远渡重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还是在苏区艰苦卓绝地坚持游击战争,抑或是在红四军中主动认错请回毛.主.席,这都体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无畏;从黄桥战役到孟良崮战役,从淮海战役到上海战役,他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为争取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和世界革.命群众的伟大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陈.毅因领.导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发动著名的争回里昂中法大学的运动,与蔡和森等一起被押上邮轮,遣送回国。他眺望祖国,在《归国·杂诗》中写到:快看,快看!西北的半天已红,愿这只火把,温热了你全身的冷冻!
陈.毅在写给自己心上人的信中曾说:“马革裹尸是壮烈牺.牲;从容就.义是沉默牺.牲,为了革.命,我们就吃下这杯苦酒吧。”
陈.毅同志为了党的利益,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奉献了所有!
1928年,陈.毅与毛.主.席初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毛.主.席表示: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
后来,面对朱毛的争论,陈.毅为了维护团结,采取了折中主.义的方法。毛.主.席的言辞激烈的说:“我平生精密考察事情,验证督促工作。这是陈.毅主.义的眼中之钉,陈.毅要我做八面美人四方讨好,我办不到。我不能够随便回来。”
后来,陈.毅受周.恩.来委托代起草一封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来信”,决定朱、毛两同.志仍留前委工作,并明确毛.主.席“应仍为前委书.记”。
陈.毅同.志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诚恳地向毛.主.席作了当面检讨,毛.主.席当然也就释怀了。陈.毅表示:“打倒陈.毅主义可以,但陈.毅不能打倒”;“陈.毅还要帮作你,同你一起革.命”!
在革.命斗争中,在与毛.主.席的争论中,陈.毅越来越认识到毛.主.席的伟大,越来越服膺于毛.主.席。
比如,1932年“宁都会议”后,有人曾以军.团政.委和省委书.记为诱饵游说陈.毅,要他好好检查“苏区的缺点”,带头做所谓的“自我批评”。陈.毅愤然回答说:“你们要我抹煞苏区成绩,编造谎言,我陈.毅不干。”
项英发现陈.毅写的毛笔字特别像毛体,就很不高兴地说:“你这个人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迷信毛.泽.东,为他吹嘘,连写字都学他!”
陈.毅不客气地回敬说:“你说我迷.信毛.泽.东,你为什么迷信博.古啊?你们就是排斥毛.泽.东!谁不听你们的,动不动就给戴上‘反国际’的大帽子”。
说罢,他还对着项英补上一句:“你不信润之,只能说明你没水平。”
1948年,毛.主.席计划让粟裕率领三个纵队过江,陈.毅和粟裕则认为这样做意义非凡,但是难度和风险也是相当大的。于是,他们面见毛.主.席,要求发起战略总决战,在长江以北消灭蒋军的主力。毛.主.席在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后,欣然同意,这才有了后来了淮海大决战!
小兵以为,这是毛.主.席和陈.毅合作的一个经典案例!
建国后,有一次陈.毅在天.安.门上谈起历史上曾有两次与毛.主.席的意见相反,毛.主.席爽朗地说:“你就是第三次反对我,我也同你合作!”

1949年,陈.毅率领大军准备解.放上海。
国民党在撤退前曾扬言:“大上海就是大染缸,让共.产.党红着进来、黑着出去,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帝.国.主.义者也曾预言:“共.产.党进了大上海,不久就会发霉、发黑、腐化、烂掉。”
怎样解决上海的问题,毛.主.席曾指出“不仅要军事进城,而且要做到政.治进城”。
这就要求我们解.放.军,不仅要“瓷器店里打老鼠”,宁肯多流血牺牲,也不使用重武器,从而保全上海的工业基础和人民群众的安全;还要赢得上海广大市民和民族资.本.家的支持。
于是,作为上海解放后的第一任市长陈.毅多次强调:“我们是解.放上海、改造上海呢?还是被上海人撵走?我们是红的大染缸,要把上海染红,我们不要红的进去,黑的出来!”
1949年2月,陈老总在指导起草第三野战军《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时就特别交代:去找些历史书查一查,看上面有没有军队进城“不入民宅”这句话,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
当有些干部不同意 “不住民房店铺”这一条意见时,陈.毅拍着桌子,斩钉截铁的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天王老子也不行!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于是,就有了中国革.命史上感动人心的一张照片:一排排的人民子弟兵,为了不骚扰上海居民,躺在了冰冷的水泥地上睡觉。
这张照片,感动了宋庆龄先生北上;感动了荣毅仁下定决心让工厂赶快复工;感动了海外的留学生;也感动了全世界的正义群众,让他们知道了,被国.民.党抹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来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的、文明的部.队!
陈.毅为解放军入城特意制订的这一条纪律,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对此毛.主.席曾连称四个“很好”。
陈.毅市长还雷厉风行,积极团结群众力量,有效开展了“保卫大上海、改造大上海、建设大上海”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对党内出现的贪.污、腐.败、渎.职、犯.罪分子,陈.毅更是绝不留情!当年“法院判法官死.刑”的新闻,曾极大地震动了上海滩,上海人民无不拍手称快,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威望如日中天。
1951年11月开始,陈.毅元帅下令上海开始禁娼。他面对世界大都市中娼.妓人数最多的城市——上海,以“杀开一条血路来”的巨大勇气说:将来在中国的词语中,‘妓.女’这个词必将成为一个历史!
198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专门研究娼妓问题的女学者到上海访问,其调查后感叹万千:像上海这样解决娼.妓问题,全世界没有先例!
毛.主.席也曾在经过调查后严令北京,一夜之间消灭娼.妓。
解.放后短短几年时间,新.中.国公.娼、暗.娼、变相卖.淫全面彻底消灭,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壮举。这个“彻底消灭”,就是让娼.妓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就是要彻底根除卖.淫活动存在的社会基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上行下效气氛非常浓厚的国度!
人民领.袖毛.主.席,曾经严禁在自己的办公地菊香书屋摆花;陈.毅同志也曾把讲台上的“花瓶”小心而幽默地请下台,这些细微的举动,无不体现了那一代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对正在抬头的“讲排场、摆阔气”的警觉,对“两个务必”的身体力行!
在严峻的经济困难时期,曾经有高.层领导要求下马原子弹的研制,作为外交部长的陈.毅支持毛.主.席的意见。他说: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1966年,陈.毅外长曾对国.防科研人员兴奋地说:“你们把导.弹搞出来了,我这个外交部长说话也就硬喽!”
陈.毅元帅珍贵影像,记者会直斥美.帝:敢惹中国就彻底消灭它!
1965年,陈.毅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金句频出,处处闪耀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本色、中国的国.际主.义道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光芒和一个革.命.者所具有的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他说,我们等候美.帝.国.主.义打进来,已经等了十六年,我的头发都等白了。如果美.帝打进中国大陆,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打败它。
他说,是美.帝穷凶极恶,欺人太甚,他欺侮中国人、朝鲜人、越南人、高棉人、老挝人、印度尼西亚人、刚果人、多米尼加人。连它的盟友法国也受它的欺侮……
他说,中国的政策要由中国决定,不能由赫.鲁.晓.夫x.正.主.义者决定!
他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陈.毅同志的讲话,当时轰动了全世界,对世界上真正的好战分子,起到了相当的威慑和实际的震慑作用,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帝.国.主.义们胆战心惊,望而却步。
当毛.主.席听到了陈.毅答记者问的录音后,高兴地夸赞说:讲得好!陈老总这个外.交.部.长,是个真正的外.交.部.长;这一下外国人也晓得了,我们这个外.交.部.长不大好惹哩!

其实,早在1961年,陈.毅元帅在外.交学院发表讲话时就说过:“毛.主.席为什么让我当外.交.部.长?对敌.人,我是元.帅;对朋友,我是诗人。”
陈.毅同.志不仅是善战的军.事家、外.交家,而且是大战略决策的思想家!
1969年,苏.联发动珍.宝.岛事件后,又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面对险恶的国际局势,毛.主.席提议由陈.毅等四位老帅一起“研究一下国际问题”。随后,他们向毛.主.席提交了《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和《对目前形势的看法》这两份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中、美、苏三大角的关系,认为中苏矛.盾大于中美之间的矛.盾,而美苏矛.盾又大于中美之间的矛.盾。美苏两国都想缓和同中国的关系,因而中国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陈.毅元帅这时,还更具体的向毛.主.席提出建议:适时打开中美关系对我们最有利。
是的,在历史上,我们不应该忘记,中.美.建.交的背后,陈.毅同志也是有大功的!
今天,我们重新回顾陈.毅和毛.主.席当年的那些重要决策,那铮铮铁骨的声音,难道不依然发人深省吗?
毛.主.席当年领导中国人民的那种政.治格局和政.治智慧,今天看来,不依然令人叹为观止吗?!
谨以此纪念陈.毅元帅逝世50周年!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