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家乡的新闻和来自家乡的新闻---解读几则报纸新闻(24)

火烧 2009-06-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解读家乡新闻与来自家乡的新闻,涉及新乡市发展及城中村改造事件,结合半月谈与新闻联播报道,探讨地方新闻传播与现实问题。

  家乡的新闻来自家乡的报纸。来自家乡的新闻虽是家乡发生的事,却是在《半月谈》上读到的。《半月谈》不是报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的杂志。

  一、新乡市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科学发展的最大实践
  【正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昨晚报道
  四川双流、河南新乡、湖北宜昌、福建莆田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结合当地当前实际,突出实践特色,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产生的实实在在成效。昨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为题,对他们的作法进行了专门报道。
  报道说,河南省新乡市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科学发展的最大实践。他们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布局的调整,一批投资超亿元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平原晚报》2009年6月26日)
  【解读】报上说的“昨晚”应为6月25日。在昨晚《新闻联播》前,《新乡日报》己经登了《河南省新乡市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据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6月24日《新乡日报》头版头条有一篇文章,《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盛赞新乡》。这是很容易查到的。

  二、新村改造“瞎折腾”  百姓怒堵村委门
  【正文】端午节前夕,半月谈记者接到线索反映,河南省新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下称“高新区”)关堤乡以“城中村”改造为名,不但大搞拆迁,同时还计划占用当地为数不多的耕地建设新村。5月25日下午2点多,记者赶到事发地关堤乡东杨村。此时,数百名当地群众正聚集在村委会大门口,一条白色的横幅挂在门前,上面用黑体字写着“侵占耕地,国法不容”。情绪激动的群众同时还站成一排人墙,将从村委会门前经过的新飞大道阻断。根据记者目测,现场聚集群众保守估计在500人左右。由于新飞大道是新乡市主要干道之一,一时间受阻车辆较多,但也只能无奈纷纷掉头。
  被群众堵在村委会大楼里的关堤乡党委书记王振海告诉记者,按照新乡市的统一规划,到今年年底全市“城中村”改造将全部完成。东杨村……之所以要进行整体拆迁,一方面在于目前村庄房屋质量安全难有保证,另一方面村容村貌很差,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王振海同时表示,对于拆迁安置方案,目前多数村民都同意。“外面闹事的,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老年人造成的。”
  然而记者进入东杨村实地观察发现,所谓的“老村”其房屋多数为新修建的三层楼房,且坐落有序。宽敞的水泥道路纵横贯通,路边配有路灯,下设排水管道,村头不远处还建有一个垃圾中转站。
  村民赵景芦家的三层楼房建于2007年,造价16万元。房屋内部配有楼梯和抽水马桶,宽敞洁净。赵景芦说,“老村”的房子都是近3年内修的,根本不是危房,而且全村的基础设施投资就达1000多万元。如此一拆了之,实在折腾。
  听说记者前来采访,许多村民急切地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对“城中村”改造的不满。说起花费几十万元的房子面临拆迁的命运,有的村民声泪俱下。村民们还提供了一份反对“城中村”改造的名单,厚厚的一沓纸上,每页都有几十人签名,并按满了手印。初步统计显示,全村502户中,有480户不同意拆迁。
  (《半月谈》2009年12期)
  【解读】这篇发生的事在家乡报纸上不容易查。
  家乡的报纸两份,《新乡日报》和《平原晚报》,两份平日常读,不记得有这样的事。今日又从网上查了一月来的《新乡日报》,也没有。又查了几期《平原晚报》,还没有。其实,有没有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知道,身边发生的许多事报纸是不会有的。《半月谈》是外地刊物。
  正文长了一些,很多精彩却还漏掉,比如……

  【总评】两则新闻,不明真相,为避是非,不作评论。
  只是如实记载下来作为见证,今天历史的见证,历史宣传的见证。
  一位网友写文章:一句话、一个人、一个……等等……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不起眼的“一个”,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了一片、一面、一个人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
  这里的“一”,《半月谈》上的“一”又代表什么呢?
  世界上的事怕就怕代表。


  2009、6、2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