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社会福利之我见
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度,在逆民心。
-----题记
清楚的记得,“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2010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这是美好的愿景,更是庄严的承诺。这足以说明,我们不再是像若干年前单纯的抢速度,而是已经把尊严问题,把如何生活得更加幸福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亿5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30年来,一直坚信:“压倒一切的是稳定,发展才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而且原来以为发展起来,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即所谓的“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现在却是经济是发展了,但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腐败、官僚主义盛行,贫富两极分化,群体事件频发,国家认同被削弱,价值观的日益空洞化、执政党执政的基础在流失,以及改革正当性在民间受到的挑战。最现实可见的是:已经成年的80后已经成了房奴,又有老岭化的重负。外加培养下一代的孩奴,时刻都会成为亲人病痛下的医奴!
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虽然发展了,可是我们国家和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成堆,贫困面加大,贫富不均,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呈极端化。因此,这给我们的社会福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我看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积累相当丰厚的财力,不仅已经具备解决全民养老、失业、教育与医疗问题的条件,且已是让人民真正意义上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的时候。但中国的钱更多的消耗在不透明、无底洞式行政成本浪费及太多的无效、规模巨大的投资上。农民工的户籍、城市人的住房、看病、就业、上学、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待着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以回应群众的期待、追求公平与正义。因此,我认为,一个国家能否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能力问题和经济问题,而主要是国家意愿和政府意志的问题。这意味着,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政治意愿够不够的问题,况且我们现在完全有经济能力。
今天,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福利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是渐进而缓慢的,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至今并未出现。而且现行的福利制度存在很多不适应我国福利事业发展的问题,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使得我国的福利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如:福利制度覆盖面积小、福利水平不均衡。而且福利机构的腐败是另一个制约福利事业发展的问题。
社会福利基本水平和经济发展的不对等,城镇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与农村社会福利失衡,就业形式多样化。。。。。使我国现阶段社会福利面临一系列挑战。而且,非制度化特征十分明显,整个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具有明显的应急特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个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结构性缺陷,社会保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普遍受惠的改革时代已经过去,利益分割的发展时代已经到来。单纯依靠经济增长乃至GDP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仅不能自动地解决社会问题,而且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与不和谐。共同贫穷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也正在成为历史,而促使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公平与协调发展长期被忽略,这种状况正在损害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通过社会保障及相关政策的安排来化解已经出现的差距、矛盾、冲突和解决好新的民生问题,显然已经成为这—时代的重大任务。
    我认为,中国已走到这样一个时期,没有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将难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才能理顺分配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可以说,推进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不仅是以人为本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完善政府社会保障的基础平台,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完善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提高市场主体依据政策信息自主决策能力。同时,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创新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全民性制度福利.其重点是以普惠制的形式给予群众基本医疗、教育、基本养老和生活保障.而这些以现阶段国力来看,是完全能够做到的。我相信中国未来的社会福利制度一定会大有作为。。。。。。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