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水浒》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作者:线性拓扑结构
2011年9月7日 12:50
现在,《水浒》正在火热播放中,我是每天晚上都要看。《水浒》的教训可谓百条千条,但,最杯具的一条是什么?———六个字:“路线决定一切”。
古时候有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你上哪儿去呀!”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他说:“没关系,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谁都知道:他的马越好,车夫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离楚国就越远了。
(一)宋江的路线是什么?
宋江就像坐在马车上的那个人(当然,与其类似的人还很多,在本文后面,我一一举例说明),他的目标是好的:为阶级兄弟们谋一个好的前程,报效祖国,造福人民,扬名建功,青史留名。但他的路线或者说方向完全错了:他把希望寄托在腐朽堕落的封建统治阶级身上,一心想招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其结果108人除武松等少数竭力反对招安的壮士幸存外,其余的人都被毒酒毒死———楚国没到得,车主、车夫半路全摔死了。
(二)“不反皇帝”的根本路线是完全错误的
毛主席说过:“〈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们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在宋江的眼里,天子是好的,值得信任依托的,坏得只是天子手下的人,如像“腐败铁三角”———高俅、蔡京、童贯之流。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国有句古话:“上梁不正下梁歪”,正是因为皇帝身不正,所以才有了高、蔡、童等所谓奸臣,如果“圣上”真的英明神武,高、蔡、童还有藏身之处?举例说明:坏蛋高俅本来只是东京街上一个踢足球的市井无赖,靠踢球胡个嘴,只因为足球踢的好,就被大官“发掘”、被皇帝重用。
历史上, 宋朝的武器装备、经济高度发达,它的灭亡只是因为政治上极其腐败。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洋、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地区总计58个国家通商。南宋初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南移,从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先进的火器如霹雳炮、火炮、飞火枪等,当火药兵器在中国战场上大显神威之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对火药尚一无所知———这样强大的国家却被落后的外民族所灭,封建统治者最高领导皇帝要负总责。
(三)梁山好汉应该树立怎样的路线才正确?
1939年12月,毛主席说:“只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没有先进的政党,因而这种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得不到如同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样,使当时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就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一样,双方势同水火,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像宋江那样搞“阶级斗争熄灭论”,受害的只能是弱势群体工农。
梁山好汉应该树立怎样的路线才正确?一句话:彻底打倒反动封建统治。
斗争不是错,妥协要老命!
历史上犯了这样的重大错误仅仅只是宋江一人吗?远远不止。
1、 明末大将吴三桂、尚可喜、耿进忠也犯了类似错误,企图利用清兵,结果反成为满人的臣民;
2、抗战之前的蒋介石也犯了同样错误,听任日本侵略东北,想利用日本消灭地方军阀和中国共产党,结果被日本赶到了重庆;
3、抗战期间的汪精卫也犯下同样错误,搞“曲线救国”,认贼作父,国家没救成,自己倒成了最大的汉奸;
4、毛主席逝世后,一些人力图淡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线,搞“不争论”,搞“阶级斗争熄灭论”,以拜金建设为中心,结果导致共产党腐败严重泛滥,黄赌毒危害严重,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的经济殖民地,目前已面临政权丧失的致命危险。
历史无数次以血泪证明:“路线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