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皓,你在做什么吗?
评石华宁--伍皓对吗?
来博联时间不长,经历却是有趣的--与一些民运分子有了正面的交锋。这个对立的一个付作用就是认识了另一位博主石华宁先生--本来,网上行为之一就是踏着国际歌的节拍寻找朋友。通过阅读石华宁先生的博客,我又了解了"扔‘五毛',羞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事件,而这一切又归结为一个问题:伍皓,你在做什么吗?这却是一类思考了--符合我的《随感录》的本义。
在博联,有一位女社友为我定性为偏"左"分子,很有意思,不知道她看过我的主要的文章没有,居然有这样的定评。
我是主张中道的,几年前开始写作一篇题名《中道论》的长篇,在民粹社会主义、民本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之间有一个寻觅。这是一篇不打算发表的文章,所以放在自己建立的一个深山老林式的博客里。在这里只有两篇文章,还有一篇就是《读罗尔斯的"正义论"》。有时候想想这两个主题,记下一些随感,只是我自己的事情,几年下来都很安静。不料近来Google把它们翻了出来,又有人把其中的一篇转到论坛上,于是我只能在博客的文章标题上加以说明--,这是一个"未定稿"--连草稿都不是。
这样写着,于是就引出了一个话题:何谓"中"?
从形态学说,"中"是振荡曲线;从目的论说,"中"是一个追求;从控制论说,"中"是未发。以中国传统文化之《易》言之,"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这里"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振荡形态;"继之者善"就是追求;"成之者性"之性在程朱理学中就是"文化",是人与社会的内在而未发。
一、从形态学说,"中"是振荡曲线:
关于社会的振荡形态,在《别了汉唐》一文中,笔者归纳了三种:
其一,中国封建时代的"有德者居天下",这是一类血与火交集的选举制度,每一次振荡必然是社会大众大量地死亡--人口锐减。元人有一句极为悲壮的诉说: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别了汉唐》就是以史家认为的中国史上的盛世为例,说明这种振荡对社会的破坏。
其二、西方式的民主。一种由强势者操盘,充满尔虞我诈的选举方式。而最终的行为仍然只能决定于社会本身,当社会文化无法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当政客们行为不端,社会迅速陷入混乱。
有些人告诉说,世界上有122个国家实行民主制度;但是我告诉他,只有盎格鲁-萨克逊文明系统为世界推举出两个超级大国,而其它文明之中的绝大多数国家却处于衰败或混乱状态中,同时两个超级大国一直在扮演压迫者和掠夺者的角色,一直在从事战争的事业。
另外,这种资产阶级的政客体制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而言,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俄罗斯的民意党人,或者是现代中国的"民运"分子,不受社会大众支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仅仅只是扰乱社会的一些煽动者--不管他们的意愿如何。
其三、现代中国的和谐论。
现代中国的和谐论包括三部分:文革、一相情愿的和谐、薄熙来在重庆的反腐打黑。
就振荡的幅度而言,这是一个振幅逐渐递减的振荡。很可喜的是文革带来的生产力的损害在薄熙来的重庆政治中没有出现,据有关报道,重庆一季度GDP的升幅跃居全国第三,达于19%以上。应对社会内在的振荡规律,中国也许有了新的方法。
二、 "中"而未发是体制内的有效控制
"中"而未发是体制内的有效控制,如果已发--也就是体制的突破,也就无法控制了,或只能求助于更高形态的控制,例如以武力控制混乱。
现代中国的振荡,即文革、一相情愿的和谐、薄熙来在重庆的反腐打黑,三类基本上都是体制内的振荡,或者说它始终没有超越共产党的控制。
但是,89事件就是在体制之外发生的,是以苏东波事件为背景的,是在美国人福山认为文明终结的时期,是海外反华势力全力支持之下发生的。严格地说,它并不是中国内部的问题,与08年西方借藏独问题向北京奥运会发难的事件在性质上是相同的,或者说它是对中国政治的颠复。
对于这种事件性质的错误判定导致决策的失误,石华宁先生在回顾历史后这样写到:
"当年,胡耀邦就是如此,到西藏宣扬高度自治,纵容分裂势力,结果发生暴乱。还有那个姓赵的总书记,以为宽容就是开明,宽容就是文明。结果对方并不因你的宽容而收敛,而是因你的宽容更狂妄。坏人,是因为好人太好,被骄惯成坏人的。混乱,不是因为你不宽容,而是因为你把纵容当成了宽容。
邓小平一再告诫,两手都要硬,但两任书记的那一手都硬不起来。一个导致西藏出事,一个导致北京出事。"
其实不只是邓小平如此告诫,毛泽东在文革中就一直教导高级干部要看《水浒传》,要避免出现宋江式的人物。中国领袖对于继承人的选择实际上有一个非常明白的特点,就是意志的强毅。
对于现代中国,由于有别于西方文化的文化,有别于西方体制的体制,有别于西方发展速度的速度,必然要受到西方--尤其是美国处心积虑的挑衅。而在中国发展第五纵队,从堡垒内部摧毁中国,显然是西方最以为是的手法。
而这一切,对于中国领导者的意志,中国政府对付"民运"--第五纵队的政策,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虽然"民运"--第五纵队根本得不到中国老百姓的支持,但是,如果"民运"问题处理不好,例如采用强力控制,则很容易引发西方势力对中国的再制裁,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大破坏。
对"民运",最佳的方法就是控制其在未萌发时,就是实现于"中"而未发。而这种控制主要的方式就是平峰填谷,或者叫做擒贼擒王。
三、伍皓对吗?
石华宁先生评论伍皓事件,认为:"今天这个事情说明,那一手还是硬不起来,而且已经公开的向一个省级的宣传部的副长挑战了。"
荒唐的是,扔钱风波发生后,潇湘晨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当事人伍皓。
潇湘晨报问:"你怎么看向你扔钱的行为?"
伍皓答:"我觉得这很正常。这是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越来越开放的国家。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是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行为还是不能成为常态,公众还是不需要的。"
伍皓能够忍辱负重,伍皓或者不是沽名钓誉,可是伍皓是否知道,他的行为是在怂恿中国"民运"情绪的发生和扩张。伍皓闪开了,下一个迎接这种挑战的人是谁?如果下一个还是逃兵,这个共和国将由谁来保护?
石华宁先生很忧心地关注这件事情,他写到:
在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演讲前,向其扔"五毛"羞辱他的三个人,分别叫王仲夏、苏雨桐,莫之许。 这三个人是干什么的呢?经检索发现,此三人均是西方民主斗士,均在2008年一份要求将中国分裂成联邦制的的文件上签过字。王仲夏的一篇文章《许志永探访黑监狱回顾》,自述其民运生涯;莫之许是89人物,09年试图发起64运动20周年纪念活动,被北京市公安局抄家传唤等等。
为了避免中国再度发生难以控制的震荡,石华宁先生的忧心是一个公民应该有的忧心。
四、结束语:
我们不可能劝告民运分子们住手,因为他们操纵于国外反华势力手中。中国的命运则把握于中国人手中,如果再一次发生民运动乱,中国的工人和农民将走上街头迎接挑战。
壶公评论写于10-04 于麒麟山麓
附:谁扔"五毛",羞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作者: 石华宁 | 2010年04月23日 13:43 | 栏目: 学术 (71) 点击 | (5) 评论 | 本文地址: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在人民大学演讲时,被人扔"五毛"羞辱。这是不寻常的举动,他说明中国的右派势力已经公开的向现在的政治体制挑战了,而且是公开的侮辱,什么都不怕。也说明,宽容就是纵容,已经纵容到可以容忍向自己开炮了。
被羞辱而不觉羞辱,被推倒而不觉被推。如此纵容的结果,就是纵容推倒自己。
这个扔钱羞辱宣传部长的人,听说叫王仲夏。经检索,其以往的言论多是配合支持海外的民运分子,是一个疑似的民运分子。轮子被专政,没有这个胆。民运敢公开的跳出来,因为很宽容。
当年,胡耀邦就是如此,到西藏宣扬高度自治,纵容分裂势力,结果发生暴乱。还有那个姓赵的总书记,以为宽容就是开明,宽容就是文明。结果对方并不因你的宽容而收敛,而是因你的宽容更狂妄。
坏人,是因为好人太好,被骄惯成坏人的。混乱,不是因为你不宽容,而是因为你把纵容当成了宽容。
邓小平一再告诫,两手都要硬,但两任书记的那一手都硬不起来。一个导致西藏出事,一个导致北京出事。今天这个事情说明,那一手还是硬不起来,而且已经公开的向一个省级的宣传部的副长挑战了。
不要拿西方类似的情况,把这样的事情不当回事。在西方,这样的事是常有的,没什么了不起。但在中国,过去从没有过这样的事,因此这是不寻常的。在西方,即使扔鸡蛋,也不意味着就发生颜色革命。但在中国,这意味着一种势力,已经开始公开的叫板了。
在西方,被扔鸡蛋,表达的是对演讲人的不满。而在中国被扔"五毛",代表的不是对演讲者本人的不满,而针对的是中国政治不满。王仲夏是在伍皓正式演讲前,就扔"五毛"羞辱,显然这不是针对他演讲的内容,而是针对他的身份。而且是早有准备的,根本无关他演讲的内容和观点。
伍皓是云南人,也不可能是因工作原因而被羞辱。这个民运分子公开羞辱伍皓,不是因为伍皓的演讲内容,不是因为对其工作不满,唯一的原因是,他是宣传部副部长。要羞辱的是宣传部副部长,是宣传部。是为了制造政治事件,而不是为了表达对伍皓本人的不满。
另:
编者按:4月22日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思科网真演播室,参加一次演讲会。开讲前夕,三名青年把一堆五角钱纸币扔向这位官员的头顶。扔钱风波在网上引起热议。当事双方都表示扔钱行为是正常的表达意见的方式。不过,伍皓希望"不成为常态"。
红网长沙4月22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周至美 耿红仁 曾鸣)22日下午2点,中国人民大学思科网真演播室,主持人对来访嘉宾伍皓进行简短介绍后,伍皓走向演讲台,坐上了演讲席。
没等他开口说上几句,一名年约25岁的青年男子从台下走上前去,掏出一叠人民币朝伍皓扔去,并对伍皓大喊:"伍皓,五毛!"随即扬长而去。
据成都全搜索记者报道,扔钱男子姓王,自称是人大毕业生,中午专门从银行兑换了总额30元共60张面值五毛钱的人民币,"以便向伍皓先生‘致敬'"。伍皓在演讲进行到中途时,举着桌上的一张五毛钱,镇静地说,这就是刚才网民的抗议。
22日下午,潇湘晨报记者注意到,伍皓演讲遭三名网友扔五角钱纸币抗议的消息,在各大网站论坛、贴吧、博客及微博上不断热传,引起不少网友热议,有说涉嫌人身攻击的,有说一场行为艺术的,当然也有人称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这场面在国际上很常见,官员还有被砸鸡蛋、扔鞋子的,"咱这是很文明了"。
22日晚上,伍皓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了一条消息,对自己被扔钱一事进行了调侃:"有媒体问我会不会向扔钱给我的人跨省,我说,有这个必要吗?我还觉得真是好兆头呢,我一直清贫,好不容易才被钱砸中一次。看来以后有财发了,呵呵。"
2009年,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成功把全国的注意力引到了云南。从省委宣传部主动组织"躲猫猫真相调查团",到"小学生卖淫案"亲自上网回帖,再到要求慎用"不明真相"等词汇、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和媒体义务监督员等举措,伍皓以宣传部官员的身份,通过"新闻新政",尝试推动党和政府的信息公开与透明,这一努力值得赞叹。
网友意见:"伍皓被扔钱是他的荣耀"
网友"xiaojuzi":不喜欢朝伍皓扔五毛钱的行为,辱骂不是战斗,欺负人、逞能,不算本事,说不好听是哗众取宠。
网友"孙亚菲":抗议的权利。这样表达一下何尝不可?
网友"仇美枝":作为具有现代意识的官员,伍皓被扔是他的荣耀。这个道理类似于:一个有可能被证伪的命题才有可能是真命题。同样,一个能被扔的官员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官。
网友"五岳散人":没觉得散点五毛的真钱或者几百亿的冥钱,就算是对伍皓之流的侮辱。
网友闾丘露薇:看看施瓦辛格,被扔了鸡蛋还能开玩笑,这样会得选票,不过如果没有选票,就只能靠人的度量。
网友杨锦麟:他(伍皓)其实并不坏,颇有理性和理智,我注意到他在现场遭遇突发状况的神情,还算镇定。
另外:
当事人伍皓:是正常表达意见的方式,但希望不成为常态
扔钱风波发生后,潇湘晨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当事人伍皓。
潇湘晨报:你怎么看向你扔钱的行为?
伍皓:我觉得这很正常。这是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越来越开放的国家。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是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行为还是不能成为常态,公众还是不需要的。
潇湘晨报:你当时的反应是什么?
伍皓:一笑置之,这件事情没有影响到我的演讲。我记得一共进行了两个半小时,其中有一个多小时和学生交流互动。还有学生要签名,很多提问,学生也没有当回事。
潇湘晨报:你当时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伍皓:主要是"通过善待、善用媒体,达到善管媒体的目的"。我们在云南首先发起了网络发言人制度,这个还被电视台评选为影响时代力量的十大事件之一。
潇湘晨报:你怎么看向你扔钱的人?
伍皓:我至今不知道他们这种举动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我尊重他们,也尊重他们的行为。
潇湘晨报:有网友想问,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导致出现跨省抓捕?
伍皓:不会的,我们本身就在追求社会沟通,不断尝试透明公开,所以不存在跨省的问题。
潇湘晨报:如果今天扔钱的人演讲的时候,给你一个机会,你会不会扔五毛钱给他们?
伍皓:那倒不至于,我素质没有那么低。
潇湘晨报:有人说你很高调,所以才会出现有人向你扔钱。
伍皓:做事情就要高调,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做人必须要低调。
人民大学主办方:"他们肯定是有预谋的"
中国人民大学扔钱风波之后,潇湘晨报记者电话专访了当时演讲的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雷蔚真。
潇湘晨报:扔钱时你在现场吗?
雷蔚真:我是这个活动的主持人。这是一个学术交流活动,一个沙龙。当时正好听说伍皓先生在北京进修,我们就邀请他来与我们师生做一个交流。发生这事的时候,我正好往后台走,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有学生告诉我出现了这件事,等我回去看,已经结束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