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文人释义

火烧 2010-05-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文人对历史事件的扭曲解读,如南泥湾生产运动被污为环保灾难,殖民论忽略印度等案例,以及中国劳工被剥削却被颂扬为致富之路,批判文人误导与历史误读。

        亲爱的读者,看了这个题目,你不要以为我是在为“文人”注释,我没这才气,更没这份闲心。我要说的是这三十年来,那些自称或尊称为“文人”的人,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独到的,精工的说词,也就是这几十年来的“文人”的说教与宏论微观,也就是:“文人”是怎样来教育我们这些“文盲”的。

     很多年前读到过一篇文章,宏篇大论了一番延安时期,在毛泽东主席“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开展生产运动,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那可都是我们家乡的子弟兵,椐老人们讲,当时每个人就一身薄单衣,由于南泥湾都是荆棘灌木,很容易损坏衣服,战士们全是男的,也没什么可避讳的,干脆赤身裸体开垦,很多战士被荆棘刮得鲜血淋漓。)民族存亡的时节,内外封锁的根据地,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坚持抗战,开展生产自救,本是无任如何也是一种壮举。那一首歌已是家喻户晓——“陕北的好江南”!然而到了这个“文人”的笔下,巨笔峰转,说:如今的陕北水土流失严重,主要的责任就是当年毛泽东对环保的无知,错误地发动了这场生产运动,乱砍滥伐,破坏了原始生态所造成的恶果。记得我当时看完宏文,瞠目结舌,气闭于胸,好长时间缓了气,拍案而起:好伟大的环保人士!好厉害的“文人”!!笔能弑人,由此而知!!!鲁迅说:我已出离了我的愤怒。(此文收藏了很久,可惜弄丢了,要不然读者可奇文共赏)

       读了此文不久,就读了当时很有名的“中国要殖民三百年”之类的“文人”之“警世醒言”,理由是,这个地球许多殖民地比我们“富有”,其中最好的例子,引述最多的是那时的港澳。在我们“文盲”的眼中,那已是理想的天国了。但有一点,精明,伟大,高瞻的“文人”绝不提到已殖民了三百年的印度,还有早已“自绝”于“文人文明”的印地安人,及菲律宾与马来西亚等等。(同样此样文章也收藏过,正因为有这样的影子,我才前些日子写了《我的港台朋友们》)。中国人在“文人”的眼中太无知,但“文人”不知,如今的中国人,至少大绝多数人还能看懂世界地图。“文人”们似乎忘了,这已不是一个天圆地方的时代。

      还有一“文人”的文章,写的是清未,大量的中国劳工,被卖被骗到国外的凄惨境况,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卖“猪仔”。但作者另有高论:如果不是卖“猪仔”,今天不会有这么多富有的华侨。“文人”在文中很是感激涕零于帝国主子们那时的伟大壮举,是这样的主子给了中国人的一条“生路”,造就了富裕的神,中国人的榜样。这个“文人”确是独眼识金,不信鬼,我想那些成千成万客死他乡的先人们,如果有鬼的话,这个“文人”一定被那些“鬼们”纠缠叫冤而死!!中国劳工在帝国主义的压榨下是怎样的命运?这个妙笔生花有“文人”一概不管。几条漏网之鱼或几个幸运之神的富庶,使他跪叩朝圣。然而,如果他有幸呤听,我想,即便是那些富庶了的人们,也不会原谅或赞同他的奉承之意。

    再后来读到或听到这样的“文人”启蒙释义就越来越多了,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起来,档次也越来越高了,并且可堂而皇之地载于各大刊物,甚至是党政一类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版面。如今网络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文人”释义教诲,以致于一些80,90后如沐春风,如得真经,恍然大悟,蜂拥朝圣。我忽然想起,有一次我跟我孩子开玩笑:我问:太阳从哪出来。答:东方。错,如果当初人们把东方称为西方,不就是从西方出来吗?为什么哪个方向一定要叫东方,而不能叫西方呢?孩子呆立许久,愤怒地说:爸爸无赖!!!孩子很天真,然而,这个世界却是无赖的很合理,很堂皇!!

       请听:千百万驱逐离职的失业者可释义为“下岗”,而无权无职无话语资格的人可释义为“弱势群体”,国营私有盗卖盗买可释义“改制重组”,圈地强拆可释义“开发土地”,国家人民的银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资金投放,可释义为“注资,输血”。卖身为娼可释义为“性工作者”,俨然是一项“社会工作”了,全人类反对卖淫,倒成了剥夺那些女人们的“工作权利”而似乎有罪可追究,文人们可谓是“彻底解放妇女”了。“穷人买不起房是应该”,是多么地合理。“牺牲一代人是必须的代价”,是多么的肯定。“绝大多数人的暴政”,是多么有逻辑性。还有那些“负增长”,“灰色,黑色收入”,“利益输送”。。。。。。等等无一而终。

      试问:我们一千年的文明原来如此?古老的汉文字原来如此?可叹我们这些白话文盲,总是似懂非懂地看他们的文字,如入云驾雾般晕晕哉不知所云了。如今文人的章义与文人词汇的妙用,可谓除陈布新,别开天地。刚开读古汉语时,我们都在老师的反复解说下,弄懂了一些晦涩的字词,而如今,又有谁能教诲我们去识别理解这样的新汉语呢?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造句时代,我们的后人若干年后,看现时的文人文采,一定是如我们慨叹《论语》的精辟,而慨叹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