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由“刁民论”的戾气看“替谁说话”的傲气

火烧 2009-06-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刁民论’与‘替谁说话’背后官员的傲气与戾气,揭示其对百姓利益的伤害,引发对政府与民众关系的反思。

由“刁民论”的戾气看“替谁说话”的傲气  

   

2008年6月,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出席“增城市公园化战略研讨会”时表示,对待“刁民”政府要“硬气”,不要被“刁民”挟持。此论一出,立即引发网上的声讨浪潮。今天,郑州规划局副局长那句“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百姓说话”的惊天雷语,更是激怒了亿万网民,就连《人民日报》都罕见地发了评论。  

其实,“刁民论”的横空而出,反映了某些官员观念上的癫狂,体现的是一种轻慢百姓的戾气;“替谁说话”的荒唐质问,更是体现了某些官员思想上的混乱,张扬的是一种无视百姓的傲气。它们都是一个模子中倒出的渣滓!  

去年,笔者曾经写了篇题为《从毛主席的“人民万岁”看龙永图的“刁民论”》的博文。文中指出:“值得警惕的是,有“刁民”观念的不止龙永图一个人,在官场上,持有这种观念的还大有人在,“刁民”论还有很大的市场”。逯军一句话,再次证实了笔者的这个判断与客观现实无差异。  

如果逯军不是象龙永图那样,把老百姓也看成是“刁民”,他怎么会产生“替谁说话”的质问?如果逯军不是象龙永图那样,把老百姓也看成是“刁民”,他怎么会向记者发出弄权的威胁?如果逯军不是象龙永图那样,把老百姓也看成是“刁民”,他怎么会堂而皇之地挑战党的宗旨?如果逯军不是象龙永图那样,把老百姓也看成是“刁民”,他怎么会公然割裂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逯军不是象龙永图那样,把老百姓也看成是“刁民”,某些职能部门怎么会和利益集团沆瀣一气?如果逯军不是象龙永图那样,把老百姓也看成是“刁民”,又怎么会有郑州市委组织部的“个人言论自由”之说呢?  

正因为“刁民论”在官场上有广泛的市场,所以,才有了百姓利益不断受到非法侵害而一直得不到纠正的现象;正因为“刁民论”在官场上有广泛的市场,所以,才使许多的官员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危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正因为“刁民论”在官场上有广泛的市场,所以,才让99%的上访者无端地变成了“精神病”;正因为“刁民论”在官场上有广泛的市场,所以,才有了“廉租房不能修厕所”的政策导向;正因为“刁民论”在官场上有广泛的市场,所以,才有了“公开房地产成本等于公开老婆胸脯”的奇谈怪论;正因为“刁民论”在官场上有广泛的市场,所以,才有了城管野蛮执法的乱象叠生;正因为“刁民论”在官场上有广泛的市场,所以,才产生了连绵不断的群体性恶性事件包括网络群体性事件……  

逯军的“替谁说话”与龙永图的“刁民论”, 虽然具体的指向不同,但二者的语义完全一致,没有本质上的任何差异,如出一辙,异曲同工。  

无论是龙永图的“刁民论”也好,还是逯军的“替谁说话”也罢,都是权力放纵的结果。权力,一旦成为某些人欺压百姓的拐杖,他们就可以睥睨天下,就可以雄视寰宇,就可以统治一切。我是老子权在手,万千“刁民”咋奈何?天马行空任纵横,方圆只凭拐杖说!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权力的狂放与滥用?是什么因素诱发官员对百姓的悍戾与傲慢?我就是不说,大家心里想必也一定亮堂得很,完全用不着我在这里“摇唇鼓舌”,对吧?  

改革开放固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也确实产生了一些无法回避的负面作用,也确实“特色”出了一些失去本色的人。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完全乱了,宗旨观念完全没有了,当初的理想信仰完全抛弃了,即使偶尔也喊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之类的漂亮口号,那纯粹只是为了某种需要,纯粹只是一种做秀!至于说这样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到底占多大的比例,其实就是象数学题1+1=2那样简单而直白!  

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而且正成为官场的一种“意识流”。要不为什么会有许多网友说“逯军说出了一个天大的真话” 呢?这言论或许可能过激了一点,但却蕴涵着许多不好直言的深意,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如果再不采取正本清源的断然措施,不难预料,在不久的未来,将导致更加动荡的社会矛盾,将诱发更加激烈的官民冲突,科学发展也将全部落空,逯军副局长的“替谁说话”,或许真的会一语成谶。我想,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发生吧?!   

   

欢迎博友光临强国网:http://www.lnxv.com/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