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人类社会向组织化程度愈来愈高的方向发展是不可逆的

火烧 2009-06-23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人类社会向组织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是不可逆的,强调社会组织化程度提升对生产力和文明进步的关键作用,分析奴隶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过程,指出组织化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趋势。

人类社会向组织化程度愈来愈高的方向发展是不可逆的

——也谈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

水生

   

政经人生网友在强国论坛发了一篇《略论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异化》的文章,认为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给我们的一个认识误区,就是“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提出一个观点是,“社会形态的进步,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形态与经济形态两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并不总能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形态与经济形态的必然进步。换言之,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但可能存在社会政治形态的退步,也存在社会经济形态的退步。这就是社会形态历史演变过程的异化。”笔者对此持有异议。  

   

关于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历来就有不同的区分方法。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生产方式还是社会结构等各个角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社会形态来进行区分。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农耕社会、游牧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氏族社会、群居社会、社群社会、消费社会等等,但从总的发展趋势看,人类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是从原始的无组织状态向有组织状态,组织化程度低向组织化程度高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在笔者看来,人类社会比动物世界要进步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其组织化程度要远远高于动物世界,这也是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适应、利用和征服自然界的最主要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形态的这个发展趋势是单向的,也是不可逆的。尽管在局部和短期的人类社会中可能发生“异化”和“复辟”,但总体上看,人类社会形态向组织化程度愈来愈高的方向发展是必然的,也是不可能倒退的。

   

如果从人类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这个角度看,人类社会形态中的“奴隶社会”无疑是比“原始社会”更加进步的。因为,“社会组织化”最初级的形式就是“社会分工”的产生。这种“社会分工”与“家族分工”不同,已开始摆脱了氏族和部落这种最初级组织形式的桎梏,无疑就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形成。最早的“社会化分工”其实就是“社会化管理”行为的产生,也就是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社会分工,这使人类社会对人力资源和其它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已大大超出了原始社会的范围,从而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此,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动物界的单体或群居进化到了组织家庭,发展到组织氏族、部落,再发展到组成国家,其社会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社会在经济领域的组织化程度一直停留在小生产阶段,也就是停留在农奴主、地主或庄园主和农奴、农民共生的小农经济阶段,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政治(民族国家)、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只是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在经济领域的组织化程度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无论是在生产、流通、金融和服务领域,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带入一个或多个有组织的社会组织中去。由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在经济领域日益需要加强分工和合作,其社会组织化程度也是愈来愈高。而人类社会在经济领域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也会促使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也正是出于这一思考,笔者认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显然将束缚人类社会组织化程度的继续提高,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这种社会形态下,其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将明显能高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社会。出于这一基本认识,笔者始终坚定地认为,人类社会必将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组织形态。

2009年6月23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