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人类步入歧途的前因后果

火烧 2010-04-23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人类从原始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分析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背后的代价,反思人类文明走向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按:虽然写完这篇小文只有区区数天时间,但得出这个结论则有一个至少长达十余年的思考过程。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愿意为改变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我们的世界,历经数千年的人肉试验而没有迈向光明,毫无疑问,她正在走向一条死胡同。我们这样自相残杀到底还要经过多少岁月?我们每个人难道不值得好好反思吗

……   

 

 

一 人类产生、运动的过程:

地质学的研究和对于考古发现的研究认为:

地球形成于50亿年前,那时的地球一片荒芜,没有任何生命。在几十亿年的宇宙运动作用下,渐渐进化出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和动物界;

直到6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地球才开始热闹起来,包括现生动物几乎所有类群祖先在内的大量多细胞生物突然出现;

大约2.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由于板块运动,地球上所有大陆合并在一起形成泛大陆,导致足有一半的海洋生物灭绝——同时也为更高级的生命进入历史舞台留下空间;

距今7000万年前,白垩纪大灭绝毁灭了25%的动物纲,尤其是恐龙及其同类,哺乳动物开始占统治地位;

距今3000万年前,类似于猴子的动物开始繁衍,同时地球板块不断运动逐渐接近今天的面貌;

距今500万年前,类人猿出现,这也是早期的原始人类——南方古猿;

从南方古猿到直立人再到智人,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年代。南方古猿从来没有离开过非洲,直立人则跨越了欧洲和亚洲,智人分别在6万年前、2.5万年前到达了澳大利亚、美洲大陆。

直到1.2万年前,农业生产逐渐在地球上发展起来,人类才真正开始主宰他们自己的命运。

农业生产——由于人类特有的劳动能力和智慧赖以养活自己的手段,一旦出现,地球立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人口剧增。公元前10000年,世界人口400万;公元前5000年,500万;公元前3000年,1400万;公元前500年,1亿。

其次,社会组织的变化。从狩猎采集时的不断迁徙到开始择地而居,村庄出现,城市出现,进而国家出现。

再次,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出现了语言文字,出现了更高级的生产工具,出现了劳动分化,出现了宗教信仰。

 

二 人类一步步走入歧路

人类步入了歧途,并不是说人类没有任何进步。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数千年来,人类在科技文化方面确实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步,正是因为这些进步,使人类逐渐了解到一个完全无知的世界,并且因为这些认识的积累使我们能够对于世界不断有新的思考。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进步,是建立在无尽的痛苦和牺牲之上的。

 

阶层(阶级)的分化

在狩猎采集时代,人们依靠相互团结的力量来获得食品。那时候人人平等,根据男女、年龄特点分工合作,不断迁徙寻找食物。农业生产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着落,甚至有了剩余产品。人们在空闲之余,因为生产生活的需要渐渐发明了制陶业、冶金业、纺织业。

在早期,人们劳动分工,但又互相合作,交换彼此所需要的物品。随着时间推移,专业化的劳作者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的人们身边掌握的资源越来越悬殊,加之不同的地域条件、有差异的生长发育使得人们的地位发生变化,有的人开始不用劳动也可以生存,有的人只需少量劳动就可以获得生活的必需品,而大部分人则需通过辛勤劳作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最初的以物易物到强迫奴役他人劳动来获取果实,到如今,人们的虽然分工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无不是当初分工的变异和延伸,无不是一种劳动对于另外一种劳动的隐形剥削,只是以前的剥削(如奴隶制)更为明显,如今的剥削穿上了隐蔽、合法的外衣罢了。

国家(民族)的形成

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灾难体现无比明显的过程。从村庄、市场、再到城镇,人们在不同的聚居地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与传统,因为不同的自然条件造成发展速度的不一样,发展慢的地区的人们如游牧部落发现丰富的可食用资源后,便凭借强取硬夺的方式来获得生活必需品。被抢夺的人们不可能束手待毙,他们势必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来应对。

这样,在不断的侵略与反抗之中,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国家(地区)。国家的形成促进各地的发展逐渐接近平衡。而稳固的组织形式又促使人口膨胀造成生存压力,人们不是通过组织有效的生产来满足需要,而是采取简单残酷的军事打击手段以迅速解决困难。如此反复,人类的发展历程无不是在战争的冲突中走过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强有力的、专业的军队,形成了彼此敌视、互相仇恨的民族对立情绪。

从人类社会的形成到现在,人类之间的争抢与战斗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当时的部落之间、城镇之间的冲突还是现代的军事国防,人们的劳动成果就在这种敌对状态下不断积累,又不断消失殆尽。可以说,国家(民族)的割据分裂正是造成人类陷入万劫不复深渊的根本原因。

货币(金融)的本质

最初劳动剩余产品只是通过小范围的交换来各取所需,基本能够体现劳动量的大小。随着阶层分化与国家形成,无论是产品的种类还是交换的地域都急剧扩大。为了方便快捷,人们因此用贝壳以及金属物等漂亮或者耐用的小物品来作为交换的中间物。而国家为了更有效进行组织管理和税收缴纳,便统一了货币。

货币的统一和渐渐全球化的贸易使得人们热切地追逐。因为拥有货币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一切,久而久之,货币被简单地等同于所谓财富,这样也促使金融行业及金融秩序的催生。金融业的繁衍使得全球贸易空前增加,同样,在它的所有时期,也是所谓的发达国家剥削其他弱小国家的最有效方法。

当人们采取各种手段疯狂地攫取它时,势必导致对农业生产的忽视——往往就是金融危机产生和政治动荡的深刻原因。因为,一旦人们开始舍本逐末,金融或者货币就不可能站稳脚跟。金融或者货币,它的本质只是国家强权力的体现,只是人剥削人的一个工具。

宗教(信仰)的麻醉

在人类发展的整个历程中,科学与理性是缓慢发展的。在长久的农业转变过程中,自然条件或好或坏,使得人们完全依赖于靠天吃饭。人们祈求老天保佑以获得丰收,对于自然现象的恐惧与崇拜促使他们相信有神的存在,并且逐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并没有解决人类的苦难,反而产生了一个不劳而获的群体。宗教与政治争权夺利,两者最后各有所获,而且不打不相识,臭味相投互相利用。只有当自然科学的滚滚洪流实在无法阻挡时,人类才真正体现了他们还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

事实上,宗教信仰的毒害是如此之深,使得人们的理性思考往往甘拜下风。人们不是凭借自己的大脑来解决问题,却寄希望于神灵来挽救世界。然而,我们可以看出哪次科学的进步或者地球上的灾难是上帝主宰的呢?要么是宇宙空间给我们带来灾难,要么是少数人的努力使人类免于愧对有智慧生物这一称号。上帝从来也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我们只能依靠自己。

 

三 人类步入歧途的原因

纵观整个人类走过的路程,我们完全可以说:人类一直是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行走。如果人类一开始就在相互团结友爱的基础上向前迈进——毫无疑问,我们今天拥有的就是自由、平等和光明。

从人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我们从来就只是宇宙空间作用产生的所有生物物种的一种而已。这种生物因为独特的成长过程因而具有了劳动能力以及智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人类一直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行走。

因为,人类有了劳动能力,就可以生产生活所需;有智慧,可以解决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既然如此,缘何人类即使从农业生产产生以后,还会一直都养不活自己,并且处于一种相互敌对的状态呢?回顾历史,我们一直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发展,受着自然的引导,而没有充分发挥利用他们的智慧。

当然,也并不是说人类是主动要走人歧途的,一些客观因素制约着人类的前进步伐:

一是外部原因。宇宙空间的力量不是一下就诞生了人类,也不是一下就形成了地球。宇宙空间在不停地运动,它的运动是必然的,而我们人类只是宇宙运动形成的产物,因此,人类的成长必然要受到它的制约,包括人类的大脑也是缓慢进展的。同样,地球表面的形状以及气候差异使得不同地方的人群进展速度各不相同,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交流手段互不相同,人们在一个相对隔绝的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当人们进入一个融合的过程时,势必产生诸多的矛盾与困难。

二是内部原因。即人类本身也是万千生物世界的一个类别,所有生物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生存和生存舒适的本能。在相对知识匮乏、科技低下的情况下,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相对极其恶劣,当他们的生存受到威胁时,很自然就会进入一个你死我活的状态。而寻求舒适的本能则会使人们追求不劳而获,从而产生了人剥削人的情景。同时,人类与其它生物的不同是具有思想,他们在衣食无忧的条件下会发明各种娱乐活动以满足欲望需要和刺激身体感官,这种欲望的满足往往建立在他人苦痛的基础上,并且由于角色互换的可能,人们追求享受和刺激的欲望没有止境而形成恶性循环,更加促使人类走上互相对立的道路而不能自拔。

 

四 人类是否能够走出歧途

人们一谈到和平共处,就喜欢用生存竞争来反驳,认为适者生存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引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人很少能够理解正确。

自然选择虽然指的是所有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剔除不适应生物、产生适应生物,但如果把作为具有智慧的人类混为一谈则是我们后人的牵强附会了。首先,达尔文只是博物学家而非人类学家,他研究的是生物进化的理论,只是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人类起源的结论;其次,如果人类也必须通过生存竞争才能繁衍下去的话,那么,我们不是与动物没有任何区别了吗?难道,如果人类一开始就团结友爱了,人类就不会发明语言文字,不会发现天体奥秘,不会发明铁器和电灯了吗?

也有的人一谈起目前社会在倒退的观点时,就一句话:难道要我们回到原始社会吗,或者说要过小农经济的生活吗?其实,原始社会也好,小农经济也罢,它们都只是我们后人给予当时社会形态的名词而已。关于社会形态的分类这里不多说,我只想说一句:人们生存到底需要什么条件?所谓小农经济根本就是一个误导。没有经济,我们可不可以生活?当然可以。但是没有农业,我们可不可以生活?所以,我们寻求事物的答案,只有从本源上去查找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当然,几千年来,我们就是一步一步这样走过来的。俗话说的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马上踏上一条人类和谐相处的道路也是不可能的。

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首先,人们要逐渐可以接受新的观点。正确的行动取决于正确的思想,我们如果老是抱着顽抗到底的态度,认为哪个民族就是优等民族,哪个国家一定能够战胜其它国家,那么,我们就甭谈过上美好生活,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只能一代代跟着受苦受难了。没有哪一个民族愿意接受强权压制,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永久强盛下去。更何况,我们其实本来就是共同的祖先,只是不同的环境才分化出了几个人种。在宇宙空间的巨大力量面前,我们不过是几片尘埃而已,转眼间就可以灰飞烟灭。

其次,要有现实的鲜活事例摆在人们眼前。事实胜于雄辩,没有哪个人的嘴巴可以让所有人都闭上嘴巴。其实早在180年前,罗伯特·欧文先生的新和谐公社曾经有过很好的尝试和努力,但在当时工业化刚刚得到发展的繁盛时代,人们关注的目光更多的只是金钱和利润,既没有得到哪个政府支持,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予他多少帮助。而在目前世界秩序穷途末路的情况下,尝试走上一条全新秩序的道路应该已经具备。

还是借用一位先人的话来作为结尾吧:

你能看到的过去有多远,你能预知的未来就有多远。

参考资料

《新全球史》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一版

《自达尔文以来》斯蒂芬·杰·古尔德著       海南出版社     2008年12月第一版

《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