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简评余杰等四个人兼谈个人体会

火烧 2011-04-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简评余杰、韩寒、茅于轼与贺卫方,指出其知识储备不足,学科积淀浅,偏激自视过高,且对中国国情理解不深,推崇西方理论,存在反社会倾向,引发对北大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思。

简评四个人兼谈个人体会  

一、    简评  

1.关于余杰  

05年读研期间,有人向我推荐余杰。当时去杏园租书屋把余杰已出版的所有“大作”通看了一遍。除其中有一本个人觉得实在是“余郎才尽”的故作高深之作看得粗糙些,其余都比较认真地读了。比如《铁屋的呐喊》、《香草山》等等。主要感觉:其一,其人具有很重的叛逆心理(具反社会倾向),对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判断是“人吃人”并对中国历史深恶痛绝。其二,其人智商较高,想是从小受人关注惯了,故自视亦甚高。其三,其人可能因所学专业之故,所读之书主要是文学与史学类(其中又主要是外国文学),对外国文学比如梭罗的《瓦尔登湖》尤其推崇,看不出其对中国文学的造诣深浅,我个人判断其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战略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积淀甚少,准确地说少得可怜。  

因此,那时有个下午有位同学和我在林荫道散步时问我对余的看法,我说:余被称为“北大才子”,如果北大只有这样的“才子”,那我对北大将会非常失望。另外,余太偏激且自视过高,问题是他的学科积淀太窄太浅,他其实并没有足以自傲的“本钱”,他今后很容易走向反社会反国家的极端。  

时隔六年,冷眼看看其人的所作所为,回想当日之言,在肯定自己当时判断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哀:为北大,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  

2.关于韩寒  

据我的观察,从知识储备到认识方法,韩寒与余杰真的没有大的区别。  

基本判断:如果没有奇迹出现,余杰的今天就是韩寒的明天。请读者 诸 君验看。  

3.关于茅于轼与贺卫方之比较  

共同点:其一,都读过一些书,都对某些问题进行过一些思考(尽管不全面),都在某一学科有一定影响,都有一些“Fans”,都自以为真理在手。其二,都不懂中国国情(这是最致命的),都奉西方理论为圭臬,都拿西方的东西来照套在中国身上。其三,两人都因自己在学科领域里边的一点影响而沾沾自喜,但与上述两人相同,此二人涉及的学科领域都很窄,综合学术积淀同样甚少。但要命的是,此二人却自以为自己是“救世主”,自己把自己弄到道德的“制高点”上俯视“众生”。  

不同点:两人从世界观到方法论,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在细节上,似乎还是微有区别:茅看待某些问题,有时似乎的确是水平有限?是老年人的思维定势?也许。个人感觉,贺则从骨子里信奉西方的人权、民主、自由、法治等等价值观,认为中国必须照搬。(本来准备详细点比较,遗憾的是感冒得厉害,暂时想到这儿就说到这儿吧。)  

二、我想说的话  

我想对余杰说:你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你不了解乡土中国,不了解底层民众疾苦,你了解的一点知识主要是文学,你享受了北大这样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结果成为了一个西方利用来反华的工具,你━━令中国蒙羞。我真的觉得你不适合再呆在中国的土地上了!  

我想对韩寒说,凭你一篇《独裁者无内政》,就可以断定你根本不懂国际政治。中国13家央企光在利比亚的已签合同金额就高达188亿美元,其后续利益高达上千亿、甚至几千亿,其石油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方轰炸利比亚,其重要意图之一就是把中国挤压出来,经常飚车的作为80后的你━━明白吗?况且,卡扎菲实行全国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全球有多少国家可以做到?人家是不是独裁,裁判权在利比亚人民手中,你没有任何裁判资格,西方也没有这个资格,你懂不?  

我想对茅于轼说,我完全尊重你的人格,但我既不高看也不轻视你,我只是平等的看待你。关于中国造航母的事,看来你是不支持的。我想如果是在建国初,你反对中国造原子弹的理由其实更加“充分”(造原子弹干什么呀?这玩意儿又不能真正使用,你再造敢跟美国叫板吗?还特别“烧钱”,与其造这个不中用的东东,不如多买几架战斗机、多造几艘船。)。你的结论:我反对用我纳的税造原子弹。看看,多“给力”!!!是吧?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争夺海洋资源已经事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你我子孙后代的生存,而海上力量是争夺海洋资源的物质基础,航母是海上力量的支撑和体现。这玩意儿哪怕再花钱,也不得不造。 茅 先生,你愿意来了解吗?  

我想对贺卫方说,据我了解,在你们很多专业学法律的人看来,你们一向虽瞧不起中国的法律的,你们认为中国没有法治传统,只有美国的法律才是最值得推崇的,你们甚至恨不得把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照搬到中国来,对吧?你在公开信中谈法治理想,不知道你是否了解“理想”的实质是什么?理想,实质上就是奋斗目标。也就是说,是现在还没有实现,还需要经过大家的共同奋斗才可能实现(也许根本不可能完全实现)。理想的法治社会,是怎样的状态呢?那就是:一切人都依法行事,没有违法行为的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在你们很推崇的美国实现了吗?其实我真的很想知道,你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有没有考虑一下自己所持的立场。当你在为文强案的程序问题感到“不安”时,你可曾想到因文强的包庇而逝去的那些冤魂?另外,你的公开信是否反对重庆打黑,有人为你辩护。个人觉得,只要是比较正常的人,就能从你的信中读出你反对重庆“唱红打黑”的意思来。我想问的是:重庆警方称准备像“打黑除恶”样严打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按你的说法,这也是“运动式”的,这也可能造成你说的法庭“中立性”不够,这也可能造成一些人被判死刑,可能你同样会对那些人抱以同情吧?我感到深深好奇的是:如果你的妻子或儿女被黑社会打杀了,或被劣质食品药品毒害了,你还会在这儿“理性”的侃侃而谈“秩序与自由存在内在紧张”吗?很多时候,从管理者的角度,秩序是第一价值追求,而从旁观者的角度,你在高喊自由。角度不同,思考问题必然不同,如果你是管理者,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反对这反对那了,你明白吗? 贺书生 先生?  

三、    个人体会  

1.虽然我现在不是中共党员,但我真的想对大家说: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庞大无比的家庭的家长,作为中国这艘超级巨轮的舵手,中国共产党尽管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实事求是地说已经干得不错了。在这个问题问题上求全责备是非理性的或别有所图的。  

2.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上百年历程,在集中创造上百年、几百年财富的同时,也集中了上百年、几百年的矛盾,这难道不是正常的吗?解决这么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时间,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知识界也好,管理层也好,在这个问题上急不得,急必犯错。  

3.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都必须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和根本依据,否则就只能是王明式的夸夸其谈。清谈误国呀,书生们!  

4.哪怕是所谓的“普世价值”,中国也绝不能照搬。民主也好,法治也罢,绝不可能只有一种标准和模式。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使命,是要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独特内涵的一系列价值来,而不是跪倒在西方的“十字架”下顶礼膜拜。  

5.看待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积淀,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来“玩”政治的。  

6.一个人说什么固然重要,但站在哪个立场上说话更重要。  

7.这个社会从来不缺乏批评者,而社会最需要的是能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  

我真的对中国知识界感到担心。中国的知识分子,现在要么麻木不仁,要么牢骚满腹,却缺乏对中国国情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入了解(他们也不想去了解),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根本拿不出有见地的方案(他们认为这是官员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而绝口不提知识分子的责任)。很多人仅仅读了某学科领域的几本书,就自以为天下尽在掌中,可以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悲乎!  

真诚地希望众位网友能全面、理性地分析问题!则中国幸甚!  

                 2011年4月27日 于重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