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和《歼十出击》里的神秘信息
《兵临城下》和《歼十出击》里的神秘信息
司马平邦
现在,就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的桑金地区,北约联军的英军陆军第三步枪营的600名士兵正被一名塔利班神枪手设下的死亡陷阱命中,这位神秘的塔利班神枪手5个月来已经连续狙杀了7名英国士兵,上月,一名特地派来狙杀他的英国狙击手也被其击毙。
好莱坞2001年出品的电影《兵临城下》曾表现过这样的一幕,裘德·洛曾饰演一位前苏联红军神枪手瓦西里·扎伊采夫――这是位高加索猎人的后代,射狼练就的童子功让他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成为德国军官的恶梦,瓦西里的伟大射绩史上确有其事,也因其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射杀了众多德国军官而被奉为苏联英雄,至今他用的狙击枪还保存在俄罗斯的军事博物馆里,很明显,电影里,德军派出最顶尖的神枪手科尼格少校和他一决高下的段落是电影的戏剧性加工,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再有意义的故事其实也毫无意义,瓦西里也根本不会在意那些死在他枪下的人都是谁,而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那样一场百万大会战中,也不可能给两位俄德神枪手留下足够安静和独立的空间较量枪法――不过,我真没想到现在,在今天北约与塔利班的战场上,《兵临城下》里的较量被从银幕搬到了现实中,英军特地派来狙杀这位塔利班神枪手的神枪手也被他狙杀,这似乎是那部电影都没想到的另一个意义吧。
更巧合的是饰演瓦西里的裘德·洛是出生于伦敦的英国演员,在真实的阿富汗战争中,他的同胞却成为被狙杀者,看来英国人只有演伪英雄的本事,而没有做真英雄的本事,这是对英国人的莫大讽刺呢,还是对现代战争的莫大讽刺?
《兵临城下》里还演到,由于瓦西里的最后狙杀成功,大大提升了苏联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士气,也给了黑暗中的苏联人民以巨大鼓舞,为当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奠定基础――我想,现在的英国人可能正在祈祷他们伟大的电影明星裘德·洛曾经主演的那部电影里发生的事千万不要也发生在现实中,那位神秘的塔利班瓦西里了事迹千万不要成为扭转阿富汗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电影里的瓦西里,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射杀了几十名德国军官,而现实中的这位塔利班神枪手现才杀死7名英国士兵,所以,现在看来这样的扭转时刻为时尚早。
而当年是苏联军队自己对瓦西里的射绩大加夸耀,现在,倒是轮到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报章在替“塔利班的瓦西里”鼓吹了,但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位塔利班神枪手的真实身份和容颜怎样,这才是更可怕的。
又看到一则军事消息,说最近一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出动了3架歼10战机,在中日争端最敏感的钓鱼岛附近海域强行拦截了两架企图飞往钓鱼岛的日本军队的F-2战机,报道里说,这两架F-2战机从冲绳基地起飞,企图飞往钓鱼岛附近,目的不详,而中国3架歼10战机,亦不知从何处起飞,突然临空,截住F-2战机的去路,逼迫后者悻悻而回。
中日两国的战机空中相遇,且针锋相对,所幸,都还比较克制,日机被拦截后没有敢做太多敌意举动,直接返回冲绳基地,而中方也只把日机的行为看成是到钓鱼岛宣示主权,但这又让人担心钓鱼岛问题一日不解决,中日之间就一日有起冲突的可能。
众所周知,钓鱼岛列岛系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3个小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海拔约362米。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岛上长期无人居住。地图上,钓鱼岛离中国大陆的距离,要比其离日本冲绳近一些。
其实,关于上述消息的危机等级,可能一般的老百姓或者就是那些自认资深的发烧军事迷都不可以完全了解,以前常听说“擦枪起火”,这样的事在东海,在中国与日本的空军之间有没有可能有,或者有没有发生过,我们在正常的新闻中根本无从查知。
1999年南海撞机事件中,中国的空军英雄王伟架驶歼8Ⅱ战机拦截美国间谍机,被撞失事,当时在侧的王伟僚机据说就已经几乎启动开火装置,只是最后没有得到地面命令,没有射出那颗导弹罢了。
不过此事亦被许多中国网友拿来指责中国空军的飞行员行事太中规中矩而缺少血性,如果自己在天上一定不在乎地面指令独自己开火,云云。
倒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刚刚拿到电影局“龙标”将在今年夏天上映的那部被传来传去传得神乎其神的传奇军事电影《歼十出击》可以在这方面为观众和军事迷们解决一些军方发言的正常渠道从不肯正面公布的细节,比如,现在的中国空军战机在天上与敌对国战机的对峙中会不会开火,以及都怎样开火的问题。
《歼十出击》里有一情节,师长岳天龙(王斑饰)和副师长印双虎(李光洁饰)地面命令指挥正在带弹训练的两架歼10飞机拦截越过东海或台湾海峡分界线的敌国飞机,电影故意模糊了对方飞机的身份和双方发生对峙的地点,只说是敌方飞机在中国领空边界处绕来绕去,鼠头鬼脑,歼10飞机多次做出正式警告和严重的攻击动作,对方仍不肯返身,这时,地面的空军师长岳天龙凶狠地下令:开火!
一个“开火”的口令不只令电影中的两具不知名方面的飞机逃蹿而去,跟在它们身后的是中国空军王牌战鹰愤怒的火舌――虽然,现在可以被称为“和平年代”,但这部电影还是用它曲折的方式透露了和平年代的中国空军保卫祖国领空时所面临的严重境况,对于来犯之敌机,只用轰岛群的方式不是凑效的,最管用的还是“开火”这两个字。
也就是说,即使在这样天天歌舞升平的年代,战争的危险仍然“真的”实实在在地存在,而且解除这样的危险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开火”。
看着这部大有深意的《歼十出击》,再看看那些天飞上新闻头条的这样那样的边境对峙新闻,才能看到那些温吞新闻包含的尖锐信息,不寒而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