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局着眼应对美台军售
从全局着眼应对美台军售
邱 波
鼓弄已久的新一波美台军售消息又浮上台面。由国会议员、军工集团以及媒体所共同掀起的美对台军售大合唱,已然使渐趋平稳的中美关系再度陷入难以预估的不确定状态。虽然世人还无法知悉奥巴马究竟是为F—16A/B升级,还是直接出售F—16C/D,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即新一波的对台军售恐怕难以避免。正因为美国可能采行的路径必定损害中国核心利益,因此,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记者会上对此表达了坚决反对的立场,并根据售台武器的危害性和“八一七公报”原则性而敦促美国停止售台武器,以免影响中美合作的大局。
由此也就构成了这样一个问题:“中美合作的大局”究竟是如何定性的?如果合作一方的核心利益总是遭到合作另一方的实质性损害,这种所谓的“合作大局”还应该怎样维系?
不被“忽悠”是关键
毫无疑问,为防止美对台军售而扰乱渐趋和缓的台海情势,中国政府早已进行过多种交涉类的努力;至少,国台办主任王毅在对美的访问中便清晰表达了反对售台武器的坚定立场。然而,最新情态显示,不论中国在关乎美国利益的问题上作出多少负责任表现,美国利用台海问题而阻遏中国崛起的既有规划却不会有任何改变;事实上,必定会发生的新一波对台军售事件的危害性仅仅是又开了个头而已,随着美最新型滨海战斗舰正式部署在南海海域,其之于未来路向的影响,实际上很有可能使刚刚展示光明前景的两岸情势再度遭遇重挫。
将对台军售与美南海做派作关联性展望,显然会遭遇质疑,但需要强调的是,对美南海做派感到担忧并非是笔者的杯弓蛇影或杞人忧天,而是源自台湾国防部副部长杨杨念祖日前就购买武器意向所发表的极端言论。不是吗,杨念祖说:假如台湾落入大陆之手,“美国会立即丧失在这个区域至为关键的利益”,这不是明显突出了要将台湾与美国绑在一起以共同阻遏中国崛起的战略思考吗?笔者将对台军售与美南海做派作关联性剖析,显然没有任何问题。不错,虽然拜登在访华后发表了赞美中国的文章,但如果将赞美与损害作一对比,世人就应该有这样一种体察:赞美是“忽悠”人的,而害人(也就是害中国)则是实实在在的。
软中带硬是优选
由此所构成的问题是,面对必将来临的对台军售风暴,中该如何应对呢?其实,早在军售传闻发作之初,中国应对之声就不绝于耳;不论是媒体还是网民,均已表达过自己的不同主张。然而,不论是相对强硬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向美国的潜在对手出售武器”之激烈选项,还是相对温和的“可以中止中美军事交流”之软性方略,实际上都无法推动自身目标的实现。在中国已先后对关于伊核问题和朝核问题的联合国决议表达支持立场的情况下,却又要对它们提供武器装备,这不是自打耳光吗?!如果情态果真如此呈现,这对中国际形象会造成怎样的冲击呢?同样,温和派的主张也不会有任何效果。事态很清楚,如果美国对台军售的过程完成后又提出恢复中美军事交流,中方又该如何应对呢?如果拒绝,则很容易被定性为不负责任;相反,如果又接受恢复中美军事交流,那这次停止又有什么意义呢?
正因为业已存在的现实困境尚找不到恰当有效的应对方略,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政府既不可过度强硬同时也无须过度疲软;或者换句话说,应该软中带硬。具体而言便是:姜瑜所重申的“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对台售武,这一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国敦促美方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817公报》的原则,停止售台武器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中美关系大局”之原则立场应该继续坚持,也就是表现现象层面的疲软;但在关乎美国根本利益的问题上,中国则应以或拒绝或否决的强硬表现而展示自己的基本原则立场。
美国人应该能够意识到,不论以中国所拥有的实力,还是所享有的安理会资格,只要愿意对所有牵涉美国利益的相关事态均采取或拒绝或否决的强硬举措,美国的相关目标几乎都没有得以实现的任何可能;坦率而言,这种针对美对台售武而采行的应对方略则既不会催生激烈风暴,同时又可以对美国构成实质性震撼。可以不夸张地说,如果中国能将自己曾经支持的美国目标予以逆转,由此而令美台海政策发生改变,却也并非异想天开、想入非非。
作者为资深评论员
作者:邱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