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还得抓多少市长才能遏制住腐败?

火烧 2009-06-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如何通过抓市长遏制腐败,分析当前监督机制的不足,指出内部监督效果有限,网络和媒体监督也存在局限,强调需完善监督体系以有效反腐。

捞鱼什么地方最好?鱼塘里,因为这里一般不让捞,鱼多得是。随便撒点馒头末、面包渣,然后用网一兜,呵呵,发财了。  

党政机关就像个鱼塘,这里面的鱼可是不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鱼,原因一样,也是平时不让捞。有人说,不是这么回事,不是有纪检、监察、检察机关么,他们的主要工作不是捞鱼么,怎么会不让捞呢?道理很简单,这些机关没有一个是独立的。检察机关独立于政府,但独立于党委吗?如果党委的一把手不同意他去捞,他敢捞吗?再退一步,检察机关真地能完全独立于政府吗?他们的办公经费哪来的?还不是来自于政府财政部门?政府一把手的话他们真敢不考虑?  

然而这些分析还是表面上的,腐败之鱼层出不穷的根子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对腐败之鱼缺乏有效的监督。依靠内部监督或几乎等同于内部监督的监督,效用微乎其微。最要命的是,党政机关已经形成了一种培养奴才的机制与奴才式的思维习惯。这话很难听,然而是千真万确的实话。党政机关的一把手往讲台上一坐,只要张嘴,必然是重要讲话,往办公桌后一坐,只要写字,必然是重要批示。下级干部只有理解和坚决贯彻落实的份儿。不要说普通下级干部,就是副职,也很少敢提出不同意见。不是有“八个副县长不顶一个正县长”的说法吗?对于需要立即做出决定的紧急事项,一把手拍板没有问题,因为行政效率优先。而对一些并不紧急且关系本地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仍然只有一把手说了算,这就是个很大问题。副职对一把手无法进行监督,普通工作人员更无法对本单位领导进行监督。  

监督各机关最卖力且不计报酬的,现在就数网民了。如果不是在网上,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通民众对机关的监督也要大打折扣。但网民的监督效力也非常有限。前段时间发生的那个案子,恐怕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会感觉到这里面有问题,网络舆论更是铺天盖地,但效果如何,大家也看到了。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甚至还有网民指其为舆论干涉司法,真是笑话。不是也有贪官通过网络监督被揪出来了么?这是不假,但已经有人发现了网络监督的弱点,比如:持续性差,本身并不具有多大效力等,并且在利用这一点达到他们的目的。不仅如此,禁止网民进行监督的地方立法也已经出来了。所以网络监督的路子也是越走越窄了。  

媒体舆论监督的效果如何呢?这一点大家也明白。媒体多数控制在党政机关手里,其监督效力的发挥也受很大限制。虽然近年来发展了异地舆论监督的方式,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离社会民众反腐呼声所要求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再说了,不监督本地,却跑去监督外地,这从经济角度考虑,也是不划算的,无端地增加了成本。  

内部监督基本归于无效,网络监督的效力越来越弱,媒体监督发挥作用有限,那么官员腐败不腐败,主要就依靠自己的道德与良知了。从已发的腐败案来看,这非常不可靠。从现实情况来看,也很成问题。某些官员作决定根本不考虑民意,这就说明他们对群众没有爱心,也没有责任心。  

深圳又一位市长下马,我很心痛,但却一点也不稀奇。正如本文开头所言,如果认真查一查,要捉出这种市长来决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我们的反腐工作总不能长期依靠捉市长来开展吧?建立监督长效机制,已经喊了N年了,成效呢?我们的监督机制表现得既无“效”也谈不上什么“长”。难道我们就这么一直喊下去?靠“喊”把腐败“喊”下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已经几鼓了?严肃的文件、讲话被视作忽悠,这难道也怪群众?如果我们靠这种“喊”与“捉市长”相结合的方法反腐,那么我们还得捉多少市长?  

我的意见,既然网络监督这种方式最管用,那么还应从这里着手。首先放开对网络监督的所有限制,让网民说话;其次,对网民普遍且一致反映或怀疑的问题,坚决一查到底。如果怠于调查,直接追究负责调查机关负责人的责任。贪官应当追究责任,负责查处的机关如果玩忽职守,同样追究责任。不能姑息的不只是贪官,还有反腐机关。  

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依靠内部监督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及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的因素,难以发挥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与案件无涉的网络监督的作用。不然,反腐的路恐怕不比两万五千里长征短。然而目前严峻的腐败形势,很难说还允许我们走那么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