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差序格局与精英策略

火烧 2009-06-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探讨差序格局对社会阶层固化的影响,分析精英阶层通过政策巩固优势,教育与资源分配不均,以及资本运作加剧贫富差距,呼吁改革以维护人民利益。

      毛泽东时代的扁平化管理,调动人民政治的积极性,追求崇高成为社会主流。经济改革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出发点是想解决人民得实惠问题,初衷是好的,但政治的积极性即参与管理公共事务成为多余的事,人们不再追求崇高,甚至拒绝崇高。伴随着改革的推进,尤其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全面推进市场化以来,社会利益分配急剧拉开档次,在追求小康的宏伟目标下,人们你追我赶,景象一片繁忙,有些忙得富起来,有些人则忙得失去了饭碗。历史时期社会的三六九等,又卷土重来,政治地位也大大地拉开档次。每个人都已脱离自己所在的人民群体为荣。在此新形势下,各种承认和固化差序格局的政策也纷纷出台,比如高校职称由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在在此基础上又分十三等,让教师有忙不完的梯子去爬,真正教书的本职业务却成了向上爬的累赘。教育质量全面下滑大势更加不可逆转。而物质层面的改进上,更是拉开档次,从外显的住房面积、工资收入、津贴数额等等全面挂钩,让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教育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也概莫能外,目前我们的千万富豪以上的有82.5万人,这些人基本在政治上处于强势地位,并且还在加强。从社会公共资源的占有上,诸如银行信贷、孩子教育就业、住房医疗、旅游、吃穿住行都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级,尽管我们不称之为资产阶级,但其生活方式已经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他们多年来以所谓资本运作买空卖空而自鸣得意。这从股市、地产、企业兼并等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所谓企业家利用资本劳动的价值已经远远地高于了弱势群体生产劳动的价值。今天这已经不叫剥削,而叫资本运作。还美其名曰我们处于资本运作的时代。这种两极分化尽管政府出台差序格局缩小,但限定范围其实还是弱势群体范围内,对那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基本没有什么约束力。这种差序格局反而助长了获利精英们进行差距收入合法化的政策制定依据。人民政府出台的惠民政策反成了惠商政策,这从贷款落入谁家之手就明显感觉到。

     这种差序格局其实正在逐步堵塞可以动员民众监督的道路,民主监督正在因为差序格局的全面落实而成为美丽的许诺。改变差序格局是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突破口,在一个拥有三亿多网民的中国,推行扁平化管理时机已经成熟。一大部分公务人员都可以下岗了,让被称为黑领阶层的人从新变为人民的一员。否则就是人为造就又一批富裕阶层的通道,并且是与人民为敌的通道。

     从中央到地方甚至村委会,在互联网全面来临的时代完全可以裁去80%的无作为官员。让这部分人走到人民中间,带动人民监督需要监督的群体。吏治问题及新阶层财富的全面回流弱势群体问题是阻挡共享改革成果的两座大山。这也是压在人民头上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大山的真正前身。之所以后三座大山难搬,就是前面两个大山以隐身的形式阻挡着。

     这种差序格局是精英维护自己利益的重大策略,人民没有能力反压迫,因为人民被层级不同的分配隔开了彼此的心灵。人民没有能力执行民主监督,因为差序格局的存在,也将民众隔绝于应得信息之外。加之封建时代官员欺上瞒下的一贯策略在差序格局弥补下更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出,政府所用的办法还是封建时代派监察御史巡游策略来监督,但历史已经表明收效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官员再没有四书五经熏陶的价值取向支配,已经没有道德底线,这是不是少数来自本利益阶层力量监督能解决的。目前唯一还可以对抗差序格局的就是文革动员群众监督还许有出路,否则是难以抗衡差序格局的。这是拒绝人民监督的最厉害的策略。而人民在没有政府支持动员下,绝不会起来行使螳臂当车的监督权利的。

     社会主义民主,只有全社会总动员,才能真正落实人民民主。人民的政府只有动员人民才能保证人民政府的名实相符。而关键就是大公无私精神价值取向的弘扬,否则在自私自利观念支配下,还会出现文革时期的动乱。以前的那场演习,正在差序格局的策略逼迫下走向前台!人民回归历史主导地位已经不可避免!是必然、必须、必要。是应然走向实然的必由之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