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虚伪的美国感恩节,和真正感人肺腑的东方情怀、新中国力量——谨以此文纪念毛岸英烈士壮烈牺牲71周年

火烧 2021-11-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48
文章对比美国感恩节背后的残酷历史与东方情怀及新中国力量,纪念毛岸英烈士牺牲71周年,揭露感恩节真实面貌,弘扬东方精神。

  今天是美国感恩节。

  是的,这些年我们某些“世界公民”们在这个时候总会恰着他们外国同类的老招开始搞所谓营造节庆氛围。

  最终如他们所愿带动了整个商业链条,各大超市商场和购物网站纷纷跟风入场,开始了各种促销活动,陷入这些场瓜分金钱和利益的狂欢。

  这些资本家的套路其实早已经不新鲜了,可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有些疑惑,那就是感恩节为什么前面要加个美国?

  不错,这个所谓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的感恩节,其实并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像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等节日那样,是普遍的西方国家的节日。

  这个所谓的感恩节,只是美国人的节日而已。

  Thanksgiving is an American symbol, 感恩节是典型的美国文化象征。

  那么这个听起来很“美好”的节日是怎么产生的呢?

  美国人对感恩节的定义是:主要是为了表达对上帝的感恩,当清教徒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祝福的时候,他们没有忘记这是上帝的恩典,这是上帝的眷顾,所以特别的为了献上感谢,所以有了感恩节。

  可这些好听的话语,其背后的真相却是真正的血淋淋到令人不忍直视的悲惨世界,那是要比法国人雨果笔下描写的经典著作《悲惨世界》里还要悲惨无比的惨痛遭遇。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上满载着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来到了所谓的美洲新大陆。

  而在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身单力薄地他们,切身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就在这样的第一个冬天里,饥寒交迫的他们最后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

  正当那些艰难挺过地剩下的人,在面对残酷的现实觉得自己可能无法再迎接未来的曙光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这些朝不保夕的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来教授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如何种植玉米、南瓜。

  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这些残存下来移民们,也是后来美国建国的基础源头,他们终于渐渐获得了丰收,真正的开始安身立命下来。

  在这些欢庆丰收的日子里,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为了感谢无私帮助他们的印第安人,便邀请了他们一起来参加庆祝节日。

  故事到这,那可能又是一个可以在睡前给孩子讲的入睡童话。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得在童话前面加上两个字:黑暗,黑暗童话,是大人听着都心渗着慌的恐怖童谣。

  残酷的是这个黑暗童话,曾经真实在这个世界上发生过的,是比我们平常所看到、听见的故事还要冷酷、惨烈百倍更多。

  在送走了印第安客人后,这些“外乡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冷了下来。在油灯昏黄的夜晚里,围在一起商量制定了一个令人毛发悚立的所谓“印第安人头皮悬赏制度”,而这个制度后来还以英国女王陛下的名义确定为所谓的“合法”的制度。

  是的,这群“外乡人”不仅不思知恩图报,更别谈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是转身就将屠刀残酷无情地挥向了曾经在他们濒临死亡、崩溃边缘时无私伸出手里来帮助他们的朋友,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印第安人。

  仗着背后英国源源不断输入的先进武器,一场流遍了美洲大陆的人间血色惨剧就这样有预谋有组织地,以有心算无心开始了。

  一直到美国正式建国时,《独立宣言》最重要的起草者、后来的杰斐逊总统,在这份令如今美国人自豪的,代表着所谓最纯正的美国精神的《独立宣言》里,却让人们赫然醒目的写着这样一句话:英国人对印第安人太好了!

  其实经过这些年惨无人道地大屠杀,原本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印第安人还能卷缩在西部苟活,可美国政府从建国那天起,就立即命令军队向西开进。

  从美国建国的十三个州到现在的美国每一寸国土上,美国人继续对印第安人进行了明目张胆大屠杀。

  据美国某些还有良知的学者统计推算,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美国的印地安人总人口在3000万至1亿之间。

  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印第安人只剩下不到80万人!可在隔壁国土面积要小得多,经济水平更差得多的墨西哥却还有1000多万印第安人。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骇人听闻、无法想象地种族灭绝式的超级大屠杀。

  这就是所谓美国人的“感恩”。

  在不忘记擦洗枪口和刀锋上还残存滴落地血迹,脚下踏着无尽还未来得及合眼、眼神中依稀可见遍布着绝望和不解的尸体,一边举着从恩人手里抢掠来的火鸡,一边摸着挂在那肥胖地腰间上沾满鲜血地金银珠宝。

  最后还缓缓眯起眼睛,双手交叉胸前,轻声祷告一句“阿门”,站在恩人家改造的教堂大厅中间求主保佑自己“虔诚善良”的灵魂,并且“由衷的感恩”他们的救命恩人——印第安人。

  这就是所谓的美国人的文明精神、耀眼灯塔。的确很“耀眼”,毕竟小白和很多人一样有个“毛病”晕血,受不了这刺鼻的味。  

2.jpg

  1927年,在蒋汪二人接连发动政变,大肆屠杀革命群众,轰轰烈烈地国民大革命宣告潦草落幕。其中惨遭打击的中共,随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并且经过一路波折起伏,最后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成功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虽然在经过三湾改编后,并且当时在军事上井冈山斗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党的领导层对当时斗争的性质以及方向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也因此对接下来的井冈山斗争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必须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继而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升华和总结,好用以日后的斗争中能做出正确的指导。

  所以,在1928年11月25日,也就是93年前的今天。当时身为中共红军第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写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总结了自1927年下半年到1928年井冈山根据地等斗争经验,即那篇广为人知的经典著作《井冈山的斗争》。

  今天的人们常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其根本是在于因为有了这些宝贵的思想理论和斗争经验,才有了后来中国革命的生机勃勃和伟大胜利。

  此时,才刚刚踏上艰苦卓绝却注定伟大灿烂的革命道路的毛泽东,深感前路漫漫虽有坎坷,未来却必定光明。

  可尽管从投身革命的第一天起,就早已将个人安危幸福置之度外。

  但面临一而再、再而三面临挚爱亲友壮烈牺牲先行一步,乃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候,他又真正的能承受了多少这般打击?也未免太过悲苦。  

3.jpg

  也就在这样又一个普通常态地激动难眠的夜晚,此时满怀壮心、正当英姿勃发的毛泽东写下了这篇为后来中国革命指导正确路线的日子。

  在岁月悄然流逝,转眼已过二十二载时。新中国虽然已经成立了,老蒋的国民党反动派也仓皇渡海逃到了台湾岛上岌岌可危。

  但既然走上了真正革命的道路,又怎么可能那么简单?

  如今,随着二战的谢幕,早已经事实上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现在名面也快速接替取代了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不过,这个头号强国在软硬兼施、威逼恐吓收拾不了新中国,让他当老蒋的替代者、乖乖成为它新的代理人后,便和当初对待它的恩人印第安人一样,露出了伪善背后凶恶的真面目,悍然发动了对华全面封锁和各种制裁。

  最后,在1950年时,更是堂而皇之纠合所谓“联合国军”介入朝鲜内战,最可恶的是不仅公然挑衅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还肆无忌惮地轰炸我国与朝鲜接壤地边境地带,一如既往地仗持武力轰炸我国边境城市丹东。

  因此,在连番警告被自以为是的美国置若罔闻、直接无视后,在毛主席号召下,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开入了朝鲜战场。

  而在这条长长队伍当中,有着一个单薄的年轻背影,他正如二十二年前在那井冈山上灯火下满怀热情的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却要多些温润细腻。

  1922年10月24日,在他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却不在他们母子身边,正带领着工人们维权。

  父母为了革命事业而奔走,他们几个兄弟便跟着父母居无定所,童年就在四处奔波中度过。

  到了8岁的时候,因为反动派的围剿抓捕跟着母亲杨开慧一起坐牢,小小年纪亲身经历了母亲的牺牲,更是亲眼目睹了母亲受刑之后的遍体鳞伤。

  在母亲牺牲后,叔叔毛泽民把他们兄弟接到了上海的大同幼稚园。

  可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又因为党组织遭到破坏,三兄弟就开始流落到街头,饱受人间苦难。

  他作为大哥,自觉得要照顾好两个弟弟。可他本来就还只是个孩子,在千年未有之乱世里又怎么可能平安无事?

  在流落街头后,为了生存和尊严,尽管他如何拼尽力气却总是遍体鳞伤,二弟也被打伤了头部,留下此后一生病疾缠身折磨,而三弟岸龙更是从此失散。

  主客观上来说,这都不是他的责任,可他对此此后一生却十分自责,对弟弟倍加呵护,兄弟俩感情深厚。在上战场之前,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弟弟,百般叮嘱岳母和未婚妻一定要多照顾他。

  再后来,党组织渐渐稳定后,在叔叔毛泽民辛苦寻找和党组织的帮助下,终于在一座破庙的一群流浪儿童中找到了两兄弟。

  随后在组织安排下他们同许多其他党员的孩子一样去了莫斯科,在异国他乡的苏联又取了个俄文名字谢廖沙,几乎没人知道他们是毛泽东的儿子。

  在苏联的日子里,他并没有因为安稳而懈怠,而是更加勤奋好学,先后担任了少先队的大队长、儿童院的团支部书记和区里的团委委员等。

  后来他的苏联同学在回忆时,更是对他很赞不绝口,“我只想说一点,这是我最最珍惜的回忆——毛岸英是一位珍视亲情和友情的典范。他几乎是一位完美的东方男性。”

  面对苏联正在进行地惨烈的卫国战争,他虽然一向拒绝加入苏联国籍,却主动给斯大林写信要求上前线战斗。

  在几番找苏军将领再三请求下,最终获得批准入了伍。并且进入士官学校学习,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军政大学。

  正式参加了对德国反法西斯的反击作战,在战斗中表现优异,随后被任命为坦克连的指导员,获授中尉军衔。

  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斯大林在检阅功勋部队之余,接见了他并赠一把手枪表示褒奖。

  到了1946年1月,已23岁的他终于回到了阔别18年之久的父亲身边。

  初回国的他很洋气,穿着苏军呢子制服和马靴,会跳交谊舞,还懂俄语、英语、德语

  多年未见的父亲,刚见面便提醒他:不要“显摆”自己,喝过“洋墨水”,还要学会“接地气”。

  年轻的他并没有普通人那般气盛,而是默默回去后穿起了大裤裆的棉裤,深入当时的西北根据地基层,虚心地向老革命、老同志请教问题。

  一边和劳动人民们共同努力干活种地,参加土改工作队,一边还抽时间翻译出版了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等马列主义著作。

  在北平和平解放后,全国开始商量筹备建国大典,因为时间紧迫的关系,为了中央领导们能安全快速进北京城,他更是和战士们为了扫雷,一起手挽着手“趟雷”。

  在新中国成立后,再很多人想借着家里的光要份好工作、显本事,和许多亲朋故友找上门来时,他却默默地进入了工厂。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或许他会如以前一样,在这家机器工厂依然干的很好吧?

  可惜没有如果,这个一生饱受苦难却谦虚温和善良的年轻人,和当初毅然决然地参加苏联卫国战争一样,这次他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再次踏上了战场。

  精通俄语、英语的他,被授任司令部的翻译兼秘书工作职位,但在一边翻译外文资料和收听外电广播的闲余,有着深厚排雷经验的他还时常主动参加排雷。

  和战友们排雷工作时,他曾对战友认真说道,“如果被击中了,死的时候也要站着倒下,死出个人样来。”

  在某次到一位朝鲜大娘家翻译资料时,大娘的丈夫和儿子都上前线了,在他的照顾和体贴相处下,因此大娘更是将他当亲儿子相待。

  而有天朝鲜大娘家突然失火了,他只身披上条棉被,洒上点水就直接冲进了火海,在背出老人后,得知屋里还有个孩子,没有一丝犹豫便再次冲了进去。

  也所幸他的当机立断,从而没有浪费宝贵的时间,因为在他刚抱着孩子跑出来的片刻,在越来越汹涌的火势下房子彻底塌了下来。

  类似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且常看到他那坚实的身影。

  直到1950年11月25日,在井冈山上那个激动难眠的夜晚的22年后,也是71年前的今天,志愿军司令部遭受美军空袭、飞机轰炸,这个年轻人为了保护地图,就这样生命之花凋零在了这场轰炸后的火灾中。

  还要面临未来沉重作战任务的志愿军只好先就此将其就地掩埋。

  后来抗美援朝胜利后,志愿军司令部来要把他的坟迁到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时。

  曾经那个和相处他如亲生母子一般的朝鲜老大娘却坚决不让迁走。大娘说坟里埋的是她儿子,她和家人要世世代代为她儿子守墓。

  在几番沟通无效后,实在没办法了,一位志愿军首长才不得不告诉大娘,说:这里掩埋的是毛主席的儿子。

  这位朝鲜老大娘,这才不再阻拦志愿军迁移,并朝着北京方向深深地三鞠躬。

  而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直到抗美援朝胜利后,很多人都提议要把岸英接回祖国安葬,毛主席却坚决不同意。

  与此同时,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同志也发来电报:岸英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希望他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接受了。一直到后来再有人多次提议要接回岸英时,毛主席才肯透露心扉,“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他应该和他的战友们埋在一起。”

  也正因为此,便再也没人提起接回岸英的,而直到去世毛主席也没能去朝鲜看过,只是一个人留着岸英的衣物默默思念。

  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那晚,工作人员都走后,已经白发点头的毛主席独自一人走到卧室的衣柜前,打开柜门,双手缓缓取出毛岸英留下的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一件一件地把衣物放在床边,折叠好、压平,又小心翼翼地放进那只随身携带的旧皮箱中,锁上。  

4.jpg

  在承受着丧子悲痛的同时,毛主席怕岸英的未婚妻刘思齐一时接受不了岸英牺牲的消息而伤心欲绝。

  因为毛岸英并没有告诉刘思齐自己将要去朝鲜战争,而是跟刘思齐说有出差的工作,时间会长一些,去工作的地方通信不好,可能写不了信,让刘思齐不要担心,耐心多等待些时日。

  刘思齐很想知道毛岸英的“出差”工作地点在哪,去多长时间,于是便追问他。

  但是毛岸英却始终没有告诉她具体要干什么去、去哪里,只是一边安抚一边嘱咐她,自己不在的日子里,平时要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上心,多去中南海看看爸爸,替他照顾好弟弟毛岸青。

  刘思齐当时内心虽然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太对,但是她也从心底里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不会为了私事而耽误工作的,所以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所以,在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便暂时隐瞒了消息。直到1952年,刘思齐偶然间看到了一张毛岸英身穿朝鲜志愿军军装,她一下子就明白了毛岸英所谓的“出差”,原来是去了朝鲜战场。

  在这之后,她便天天盼望战争能早点胜利,志愿军们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样她也能见到自己的丈夫了。

  1953年7月,随着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签署,志愿军们相继回国。刘思齐高兴极了,以为终于可以和丈夫毛岸英见面了。

  可等到最后,刘思齐还是不见毛岸英回来,她内心开始焦急起来,于是她去向部队人员打听,结果大家都欲言又止。

  她深知是有什么事情,心急如焚地来到了中南海,问毛主席:“爸爸,岸英为什么还没回来,是不是他在那边遇到什么事情了呀?”

  毛主席听完愣了一下,然后掐灭了手中的烟,缓了一会儿才跟刘思齐说:

  “孩子,岸英已经牺牲了。我知道你们俩的感情很深,亲人的离别很痛苦。当年和你们的开慧妈妈离别后,没想到3年后就传来了她离开的消息。还有你们的泽民叔叔、泽覃叔叔、泽建姑姑......”

  刘思齐经受这个巨大打击,顿时正如毛主席之前所料悲痛欲绝,泪如泉滴、泣不成声;就这样,毛主席和刘思齐谈了整整4个多小时,直到后来周总理和邓颖超进来一起安慰开导,刘思齐的情绪才慢慢有所缓和。

  后来,在刘思齐去朝鲜时,毛主席却还要在忍受这份莫大的悲痛下,仍然叮嘱她自己去,不要打扰朝方,朝鲜艰难。

  毛岸英牺牲后,各种志愿军名册都没有他的名字,直到40年之后在妻子刘思齐的寻找过问之下,才补发了岸英同志的抚恤金——人民币320元。

  而就是在这种伟大无私的情操下,这些年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妖魔鬼怪在那肆无忌惮地造谣、侮辱毛岸英同志。

  比如前不久,因为造谣侮辱志愿军烈士的恶臭公知中被刑拘的罗昌平,之前就经常有此下流无耻的行径。(具体大家可阅读我之前的一篇文章:罗昌平:侮辱志愿军英烈?这只不过是我多年来拿手的跳梁“狂欢”罢了)  

5.jpg

  以及在上个月24日,在毛岸英烈士诞辰99周年这天,“江苏联通”官方微博再次发了一条“姜蛋炒饭”这些恶臭公知的低级老造谣侮辱梗的微博,更是引发了网民的集体愤怒。  

6.jpg

  因为就在前一天,“江苏联通”官微发了一条一模一样的微博;不仅如此,这个菜谱的配方也很奇葩——四碗隔夜饭、一根香肠、两个鸡蛋,连起来刚好是四、一、二……这样的举动和种种“巧合”,怎能不让广大网友猜测和愤怒?

  事后,倒是有第三方出来解释,称“江苏联通”的官方微博系外包运营,“两个小女孩交班发重了,24日值班人发现被骂后赶紧删除,发现23日也有再删。”“警方调查没有发现恶意”等等。

  不过这些老掉牙的字眼,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熟的不能再熟了。就先不论这些,就江苏联通解释说什么正常每天发些食谱而已简直是撒谎都不带打草稿的,因为小白去看了一下他们账号,根本没这回事,一年到头几乎都没发过啥所谓食谱,除了业务营销就是节日广告,真的糊弄人都不走心?简直无耻。

  其实,刚开始小白的确对这些妖魔鬼怪那是个极大不痛快,不过后来却慢慢“想通”了。

  因为这些妖魔鬼怪心中一直向往的那个所谓“灯塔”,似乎恨不得马上就能与其融为一体的“灯塔”一直不就是这一副德行嘛?

  当年,他们是怎么对待恩人的,如今这些妖魔鬼怪就是如何学习和继承的,只能说那真是一模一样,以及变本加厉。

  所以,对于这些妖魔鬼怪,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其实,正如他所说: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而石三伢子、二十八画生和谢廖沙,还有无数为了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牺牲的先烈们。

  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注定永远闪耀着不朽的璀璨光芒,指引着广大后来者们大步昂首、高歌前行。

  谨以此文纪念毛岸英烈士壮烈牺牲71周年以及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