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三朵小红花》观后感

火烧 2015-07-05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三朵小红花》电影中,小英勇敢正义,保护朋友,展现红领巾精神。影片揭示现代家教问题,引发对儿童保护与教育的思考。

  这几天看了一部电影,是广西彩调剧团1965年摄制,由谢添导演、傅锦华等主演的电影《三朵小红花》,故事梗概是:六一儿童节这天,少先队员小英收到校外辅导员陈爷爷的礼物——三把扫帚,小英蹦蹦跳跳的邀请好友小雷和小图共同去打扫少年宫。小图本打算去,但被表舅王得利给叫走了。王得利是一个摊贩,他囤积了一批旧书在家,以做好事的名义哄骗小图帮、帮助自己去卖,答应事成后奖励小图一把小手枪,此事被小雷及小英发现,两人苦口婆心相劝小雷,并揭发了王得利。

  我觉得这部电影里塑造得最成功的是小英,一开场,穿着白衣蓝裙、头上别着蝴蝶结的小英拿着扫把又唱又跳,一下给了我一种清新的感觉,用当下的形容就是很萌,忽然想起曾经看过的很多60年代电影,里面的女性几乎及朴素、清纯于一身,相比现在流行的各种模特,要本色的多。还有她唱的歌曲《小扫把》活泼俏皮,就在刚才我写这段文字时,嘴里仍在哼着这首歌。

  小英最可贵的,还是她一心保护朋友的品质。

  当王得利斯四处寻找小雷,与小英在少年宫门口相遇,询问小图下落,小英针锋相对,坚决反对王得利利用小图的行为,王得利威逼不成,拿出一个冰棒想要贿赂小英,但小英伸手将冰棒打落在地,用脚一踩,冷面快口怒斥王得利:“我问你是什么人,敢来玷污红领巾。你睁大眼睛看一看,这是红旗的一角革命的心。”

  说真的,我看到这里,内心对小英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前几天在网上看见一个新闻说,一个女子在公交车上被猥亵,在报警等待警察时居然遭遇乘客的埋怨,嚷嚷什么:”你俩下车解决。“如果他们能看到这部电影,他们都应该在小英面前低下头来,不过估计他们没看过这电影。

  想起前一些网站、报纸上接二连三的幼女被侵害案件,除了少数极其凶残的犯罪分子之外,多数人渣都是以小恩小惠相诱,很多无知的孩子就在糖衣炮弹之中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如果他们动能有小英这样坚强的意志力,很多悲剧根本不会发生。

  连着两天了,小英唱《小扫把》的情景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占据,不得不说,小英的扮演者演技很好,可能她在现实中也是一个很可爱的小萝莉吧,这“勾魂”的小丫头。

  另外,这部电影对现代家教也有很大的启示。

  剧中小图的母亲用物质刺激的方式督促小图的学习,对其的学习成绩明码标价,考80分给八分钱,考100分给一毛钱(说到这些钱,怕有90后网友看不懂,先给解释下。那时候的钱虽少,但东西相对来说较便宜,我母亲读书时,买一碗凉粉也才8分钱),导致了小图什么事都喜欢要报酬的毛病,因此才会走上弯路。

  最好在满足儿童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之外,不要给太多的零花钱,更不要将零花钱与取得良好成绩挂钩,以免孩子养成为了好处而做事的习惯。其实,孩子面对一些困难,自己能够通过智慧将它克服,这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就在昨天晚上,我因为母亲身体劳累,提出帮她洗碗,母亲说等会散步时给我买冰棒,鼓励一下我,这时,我想起小图母亲的做法,看来母亲的思维跟小图的母亲差不多:孩子做好了功课,劳动的好,自然要鼓励鼓励。而且小图母亲的“鼓励鼓励”都成了口头禅了。我母亲也是从小就用钱来奖励我做家务,导致了我什么事都讲好处、要报酬,直到最近才纠正过来。

  从曾经接触的银幕女孩翠翠、刘三姐、小英,再到现实生活中的大黑洞女孩、以及聋哑妇女,她们共同在我心里组成了一个纯净的角落,她们也给我的创作带来很大的灵感,我的一些作品里,很多女孩大都集美丽、善良、调皮于一身,我很欣赏这一类孩子,希望能再次遇到这样可爱的孩子。

  记得我是7岁加入的少先队,但我和周围的少先队员都没有什么较大的作为,所做过的不过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一次敬老院,之后就只是天天被检查红领巾,我就更不用说,联系到我曾经看过的关于60年代少先队员的小说,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的少先队员跟那时的少先队员比起来,根本差了好大一截,只出来了一个林浩。

  关键是那个时代对孩子的正义行为很多人都抱着支持态度。记得剧中小图妈妈刚听说有人卖坏书的情况,第一句话就是:“小英,你赶紧带阿姨去检举他。”陈爷爷更是帮助他们的强大后盾,

  仅仅在几个月前,一个初中生因为自行车道被占,翻出手机拍摄轿车,被车主给骂成了读书读傻了;短篇小说《寻找英雄》中,两个演员假扮歹徒与受害者,没有一个成人伸出援手,一个小学生大叫抓坏人,最终被父亲打了一巴掌。

  还是社会风气的问题,如果能够树立邪不压正这样的观念,思想觉悟的提高指日可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