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重读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

火烧 2011-04-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重读茅盾《白杨礼赞》,解析其中普通与不平凡的矛盾,赞美白杨树象征人民群众,体现民族希望与力量,呼应当前社会现实。

有趣得很,今天重读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结果就发现茅盾先生在其中有一个“矛盾”——  

矛盾先生说: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句话就很矛盾,因为普通就是平凡,平凡不就是普通,两者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说白杨树既普通又不普通,这是不是很矛盾呢?  

然而茅盾先生就是高手,就是大手笔,硬是把不可能办成的事给办成了,硬是把矛盾得很的两个东西给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茅盾先生的笔下白杨树的“普通”只是指的树本身,而白杨树的“不平凡”则是指的树的品格,当然这个品格是人格化的,指的是坚强不屈、努力向上的广大人民群众。所以说,茅盾先生的确是一位处理矛盾的高手。  

另外,之所以要推崇茅盾先生,还在于他的这篇文章没有赞美权贵、精英,他赞美的是草根阶层——人民群众,而且他是“礼赞”,一边敬礼一边赞美——“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当时“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国民党,或者如汪精卫一样卖国投敌,或者如蒋介石一样消极抗日,在此危难之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站了出来,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力军,他们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 “扫荡”,巩固并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茅盾正是从白杨树的形象联想到当时中国的现实,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这正是他礼赞白杨树的原因。  

联想到当今修正主义上台和汉奸势力当道,他们对内剥削和压迫人民,对外则韬光养晦,一味廉价出卖国家资源和民族利益,中华民族重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此时,能拯救中华民族的必然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因为这个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这个民族是人民的民族,人民群众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只有他们最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汉奸买办们则是不在乎这个的,他们在卖完了一切、榨光了一切、直到他们觉得无油水可捞的时候,他们就会回到他们的“祖国”——美国去了。  

对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对人民群众的态度,茅盾先生与毛主席是高度一致的,他的《白杨礼赞》与毛主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以及“人民万岁”有异曲同工之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