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生活将推动民智开启
艰难的生活将推动民智开启
1919年6月8日革命先贤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政论刊物《每周评论》上发出战斗性的宣言: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个地方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看到这样的宣言,让我对这位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伟人的神往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他也说出了一个国家的变革往往会伴随着人民为改变艰难处境而做出激烈的行为,甚至勇于献出宝贵的生命。
日前,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在付出上百条人命的代价发动政变后,临时政府领袖奥通巴耶娃不忘第一时间争取民意,宣布政府将把水费、电费和取暖费等公共服务费率降低50%。而为了迎合求新求变的国民,奥通巴耶娃更宣布,新政府将推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其中包括准备在半年之内对国家宪法、选举法和政党法进行修改,以符合民主发展的需求。
无论这一次反对派有多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大批的百姓在这次政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临时政府的一系列致力于减轻人民生活负担的政策,也会多少反映出吉国百姓的经济和政治的诉求。
这不由让我们会联想到一些现实,我国目前社会正处于改革的一个重要时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全国两会期间,温总理要“让人民活的更幸福和有尊严”着实让草民激动了一番,而“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更让我们心存希望;但现实是如此的残酷和富有戏剧性,温总理说再多令我们或感动或憧憬的话,不如现实力量的冲击;一系列关乎民生的公共事件发生使温总理话黯然失色。拆迁自焚,煤矿灾难,有害疫苗,西南大旱,这些事件显示公民的基本物权和生命权得不到保障,官员恃权嚣张,官商勾结掠夺民生,民生疾苦无法得到足够的反映和重视。时间永是流失,悲剧不断发生,诸多事件是网民的狂欢和媒体的喧闹。但是傲慢的依旧是权力,幸福的依旧是那些享受着纳税人钱财的政府工作人员。(参考《节后基层官员职位调整岂能妨碍公共服务》一文)
大量的群体事件的发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严重的两极分化,使得官员和相关既得利益团体和百姓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率和三高(高房价、高教育支出、高医疗费用)把百姓推向生活艰难的境地;二是艰难的生活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击碎了百姓奋斗的梦想,击碎了政府对百姓做出的一个个美好的承诺,一再出现的大量群体事件让越来越多的百姓相信,想要通过政府机关达到表达愿望的途径已经彻底被堵死了,不得已经大家去上街游行,堵政府的门。既得利益团体把人民推得越来越远,关系已经无法调和,仇富和仇穷针锋相对。这种社会现实,将会极大地开启百姓的民智,目前各种政治诉求流传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为民意奔走呼号的代表,国家如果继续漠视这些诉求,不针对对社会现实做出实质的改变,未来将是极危险的,那将是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景象。
另外一个现实是,近年来我们的执法系统出现了一些离奇死亡事件,有“躲猫猫”死、“做恶梦”死、“睡姿不对死”、“发狂死”、“喝开水死”、“上厕所死”、“激动死”、“自然死”等,说明我国的执法公信力已经走入一条死路,监狱已经成为杀害善良百姓的“黑监狱”,而不是对坏人进行改造的地方,如果不做出改变,将彻底使善良的百姓惧怕和不信任政府的任何政策和行为,并且做出与政府意愿相反的事。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将毕生奉献给种族平等事业,他曾因致力于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而在狱中度过27年,获释后当选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向朋友们说过,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监狱里学会了控制情绪,这样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里的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这里,我没有赞扬监狱的意思,那个地方我们谁都不想进去,更别说会有可能“被离奇死”。而从监狱里取得的成就再大,也有辛酸和血泪的一面。陈独秀先生把研究室和监狱并列起来,有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一个意思是说他要坚持宣扬共产主义思想的决心,不惜牺牲自己;另一方面是要向马克思学习,把探索中国自己的共产主义道路进行到底。而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许多人根本不会去投身于研究事业,更不要提政治思想的研究。百姓只会实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选择对自己合适的“主义”。(参考《我本良庸》之“监狱与研究室”)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